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获得性下垂的病因、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眼科就诊的176例(312只眼)获得性下垂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获得性下垂的人口学特点、病因组成、临床特征、手术方法及术后效果。结果患者中男性59例(33.5%),女性117例(66.5%),年龄(64±7)岁。双眼下垂136例,单眼下垂40例。获得性下垂的病因分布为腱膜性下垂145例(82.4%),神经源性下垂17例(9.6%),肌源性下垂10例(5.7%),外伤后上下垂4例(2.3%)。获得性下垂的临床特征依病因不同存在显著差别。152例(279只眼)行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2.1%(140/152)。手术术式包括提肌腱膜手术148例(275只眼),额肌瓣悬吊手术2例(2只眼),结膜-Müller肌切除术2例(2只眼)。结论获得性下垂多发生于老年人,女性比例高,双眼发病多于单眼发病。腱膜性下垂是获得性下垂中最常见的病因。根据临床特征明确病因诊断进行治疗,多数患者手术效果良好。(中华眼科杂志,2021,57:844-849)

  • 标签: 眼睑下垂 回顾性研究 获得性上睑下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入路应用Onyx-18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DAVF。术后即刻栓塞效果采用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后即刻DSA结果显示,15例患者的DAVF均达完全栓塞。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发生一过性反射性心动过缓2例(包括1例术中再出血的患者),其余12例患者无术中不良反应。1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12例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仅1例患者的DAVF于术后14 d复发,再次经岩下窦入路手术达到完全栓塞,其余11例无复发;其余3例患者仅行临床随访,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症状,但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入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DAVF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动静脉瘘 海绵窦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静脉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入路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海绵窦区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入路应用Onyx-18胶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DAVF。术后即刻栓塞效果采用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术后即刻DSA结果显示,15例患者的DAVF均达完全栓塞。术中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发生一过性反射性心动过缓2例(包括1例术中再出血的患者),其余12例患者无术中不良反应。15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其中12例患者术前的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仅1例患者的DAVF于术后14 d复发,再次经岩下窦入路手术达到完全栓塞,其余11例无复发;其余3例患者仅行临床随访,2例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症状,但其他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采用股静脉-面静脉-眼静脉入路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海绵窦区DAVF的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动静脉瘘 海绵窦 血管内手术 治疗结果 静脉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