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国内外骨折张力水泡预防和处理的研究现状;正确识别骨折水泡的高危因素,概述抬高、制动和固定患肢等8种预防措施;总结保留完整水泡、抽吸水泡-保留泡皮、去除泡皮、负压伤口疗法4种处理方法,并对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阐述,以期为临床构建骨折张力水泡的预防和处理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骨折 危险处理 综述 张力性水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右旋旋糖酐对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后患者发生皮肤瘙痒和血管危象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于2015年1月-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行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手术患者共184例,其中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肝素钠抗凝治疗患者97例,为对照组;未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患者87例,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仅以含肝素钠0.625万U的生理盐水(NS)500 ml静脉滴注抗凝,其它一般治疗和护理均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吻合术后指体或皮瓣的成活率及皮肤瘙痒和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6.0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进行血管吻合术后,指体或皮瓣的成活率分别为88.66%和8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分别为22.68%和11.4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瘙痒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但在血管危象的发生率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术后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会增加患者皮肤瘙痒的几率,但对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且对成活率无影响。所以,低分子右旋糖酐可能无需作为血管吻合术后的常规用药。

  • 标签: 低分子右旋糖酐 皮肤瘙痒 血管危象 血管吻合术 显微外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