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早期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及其与体重指数(BMI)的交互作用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收集温州市2014—2016年妊娠早期首次产检的单胎足月分娩的母婴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对暴露(ALT>40 U/L)和非暴露(ALT≤40U/L)组进行1∶4匹配。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妊娠早期ALT水平对异常出生体重的影响,以及联合妊娠早期BMI的交互作用。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T>40 U/L的孕妇分娩巨大儿和大于胎龄儿(LGA)的风险是ALT≤40 U/L孕妇的1.584(95%CI 1.323~1.896)和1.292(95%CI 1.142~1.461)倍。妊娠早期ALT与BMI对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加交互作用[相对超危险度比(RERI)=2.032,95%CI 0.307~3.757;归因比(API)=0.448,95%CI 0.221~0.684;交互作用指数(S)=2.348,95%CI 1.274~4.324]。但未发现ALT与BMI对LGA的发生风险存在交互作用,也未发现妊娠早期ALT与低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的关联。结论妊娠早期ALT>40 U/L会增加高出生体重的风险,且对妊娠早期超重或肥胖孕妇的影响更明显。建议对妊娠早期肥胖孕妇加强ALT监测。

  • 标签: 丙氨酸转氨酶 异常出生体重 体重指数 交互作用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S基因突变的分子学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8年12月新诊断且完成二代测序的776例MDS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RAS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及分子学特征,并比较不同突变状态对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共52例(6.7%)患者伴有RAS基因突变,NRAS突变38例(4.9%),KRAS突变18例(2.3%),4例(0.5%)同时伴NRAS及KRAS突变,全部NRAS突变及65%的KRAS突变位于第12、13及61号密码子。RAS基因突变与PTPN11、FLT3、U2AF1、RUNX1、WT1、ETV6及NPM1突变呈显著正相关(Q<0.05),且常为亚克隆突变。伴RAS基因突变的患者中诊断为MDS伴原始细胞增多(MDS-EB)的比例(82.7%)明显高于无RAS突变患者(35.2%)(P<0.001)。与无RAS基因突变患者相比,伴RAS基因突变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明显升高[WBC:4.33(0.98~20.42)×109/L对2.71(0.61~21.17)×109/L,P<0.001;ANC:2.13(0.18~17.37)×109/L对1.12(0~16.00)×109/L,P<0.001],血小板水平明显减低[48(2~430)×109/L对62(2~694)×109/L,P=0.048],骨髓粒系比例有升高的趋势(47%对40%,P=0.085),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明显升高(7%对2%,P<0.001)。按照修订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进行预后分层,RAS基因突变患者中较高危分组(高危和极高危组)的比例显著增高(71.1%对37.9%,P<0.001)。单因素分析中,NRAS突变与更短的OS显著相关(P=0.011),经多因素校正后,NRAS突变对OS的影响失去显著性,突变基因中仅PTPN11及SETBP1为独立的不良OS因素。结论RAS基因突变常作为亚克隆发生在MDS疾病晚期且常与转录因子及信号转导相关的突变伴随发生。RAS通路相关的PTPN11突变在MDS中为独立不良预后因素。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RAS基因 突变 克隆演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中心新诊断、无红细胞输注史的321例原发性MDS患者,回顾性分析MCV水平对整体及不同骨髓原始细胞水平患者总生存(OS)期的影响。结果全部患者按照MCV水平高低分为MCV≤100 fl组(148例)和MCV>100 fl组(173例)。MCV≤100 fl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27(95%CI 19~35)个月,MCV>100 fl组患者中位OS时间为72(95%CI 5~13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亚组分析示,在骨髓原始细胞<5%的患者中,MCV≤100 fl患者的中位OS期较MCV>100 fl者显著缩短(P=0.002);而在骨髓原始细胞≥5%的患者中,MCV水平对OS的影响不显著(P=0.078)。在纳入其余临床指标及基因突变校正后,MCV≤100 fl仍为骨髓原始细胞<5%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1.890,95%CI 1.007~3.548,P=0.048)。对不同MCV水平骨髓原始细胞<5%的MDS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CV≤100 fl组患者外周血HGB高于MCV>100 fl组[90(42~153)g/L对78.5(28~146)g/L,P=0.015],IPSS-R高危/极高危组比例及IPSS-R染色体核型分组差/很差比例明显高于MCV>100 f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8%对10.8%,P=0.003;24.7%对12.9%,P=0.049)。MCV≤100 fl组患者平均基因突变数目较MCV>100 fl组多(0.988个对0.769个,P=0.064),SF3B1突变较MCV>100 fl组少见(4.7%对15.4%,P=0.018)。结论MCV≤100 fl为骨髓原始细胞<5%的MDS患者独立于基因突变及其他临床指标的预后不良因素。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平均红细胞体积 基因突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增多(RS)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S)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1年1月至2019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新诊断的255例原发性MDS-RS患者资料。129例采用一代测序、126例采用包含112个血液肿瘤相关基因的二代测序(NGS)进行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共193例(75.7%)检出SF3B1突变,其中SF3B1 K700E突变147例(76.2%)。非SF3B1基因突变较常见的有TET2(16.7%)、ASXL1(14.3%)、U2AF1(11.1%)、TP53(7.9%)、SETBP1(6.3%)和RUNX1(6.3%)。RS 5%~<15%患者SETBP1突变率显著高于RS≥15%患者(21.4%对4.5%,P=0.044),其余基因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114例NGS检出SF3B1突变的患者中,RS 5%~<15%患者SF3B1等位基因突变频率(VAF)与骨髓RS比例呈正相关(r=0.486,P=0.078);RS≥15%组SF3B1突变型患者骨髓RS比例显著高于野生型患者[40.0%(15.0%~80.0%)对25.5%(15.0%~82.0%),P<0.001],且SF3B1 VAF与骨髓RS比例呈正相关(P=0.009,rs=0.261)。全部患者SF3B1突变型与野生型年龄、ANC、PLT、平均红细胞体积、RS比例、IPSS-R染色体核型及IPSS-R预后分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F3B1突变是影响总生存(OS)时间的独立良好预后因素(HR=0.265,95% CI 0.077~0.917,P=0.036),TP53突变是独立不良预后因素(HR=6.272,95% CI 1.725~22.809,P=0.005)。根据SF3B1和TP53突变状态将MDS-RS患者分为四组:SF3B1和TP53均突变组、SF3B1和TP53均野生组、SF3B1野生伴TP53突变组及SF3B1突变伴TP53野生组,四组患者OS时间差异显著(P<0.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SF3B1突变伴TP53野生组OS时间显著长于SF3B1野生伴TP53突变组、SF3B1和TP53野生组,而与SF3B1和TP53均突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F3B1突变在MDS-RS中的发生率较高,几乎均是错义突变,以K700E突变最为常见。SF3B1突变是MDS-RS患者生存的独立良好预后因素,TP53突变是独立不良预后因素,二者联合可更精细地指导MDS-RS患者预后分层。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环状铁粒幼红细胞 SF3B1基因 突变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