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学术不端行为是指违反学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国际上一般用来指捏造数据(fabrica.tion)、窜改数据(falsification)和剽窃(plagiarism)三种行为。但是一稿多投、侵占学术成果、伪造学术履历等行为也可包括进去。学术不端行为在世界各国、各个历史时期都曾经发生过,但是像中国当前这样如此泛滥,严重到被称为学术腐败地步,却是罕见。这不仅表现在违反者众多、发生频繁,各个科研机构都时有发现,而且表现在涉及了从院士、教授、副教授、讲师到研究生、本科生各个层面。由于目前中国缺乏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方面的教育,科技工作者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发生不端行为,经常是由于对学术规范、学术道德缺乏了解,认识不足造成。因此,对科技工作者进行学术规范、学术道德教育,防患于未然,是遏制学术腐败、保证中国学术研究能够健康发展一个重要措施。早在2007年,中国科协就发布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本刊重温此规范,以期在我刊营造一种健康学术研究氛围,由于版面限制,我刊陆续将规范全文刊出。

  • 标签: 科技工作者 道德规范 科学 学术规范 中国科协 学术道德
  • 简介:目的探讨脂多糖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瓦勒变性早期髓鞘碎片清除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和脂多糖LPS组(20只),LPS组及模型组横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假手术组仅游离出坐骨神经,然后关闭切口。LPS组大鼠在神经断端显微注射LPS(2g/L)1μL,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术后1.5、24h和7d取术侧坐骨神经。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坐骨神经中白介素1β(IL-1β)mRNA、单核细胞趋蛋白-1(MCP-1)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坐骨神经中CD68+巨噬细胞表达;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坐骨神经脱髓鞘程度;LFB染色观察坐骨神经髓鞘变化;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价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1.5h模型组IL-1βmRNA和MCP-1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1.5hLPS组IL-1βmRNA和MCP-1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01)。术后24h模型组IL-1βmRNA和MCP-1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24hLPS组IL-1βmRNA和MCP-1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1)。免疫荧光可见,与模型组相比,术后7dLPS组中CD68+细胞表达显著上调(P〈0.05)。术后7d坐骨神经HE染色可见,LPS组坐骨神经断端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许旺细胞增殖活跃,模型组神经断端炎性细胞和许旺细胞较少。术后7d坐骨神经ORO染色可见,与模型组相比,LPS组断端远侧脱髓鞘程度较高。术后7d坐骨神经LFB染色可见,模型组和LPS组坐骨神经断端均出现脱髓鞘反应,但与模型组相比,LPS组神经断端残余髓鞘碎片明显减少(P〈0.05)。SFI显示,与模型组相比,LPS组大鼠在术后10、20、30、40和50d分别不同程度升高,术后20d明显增高,差异�

  • 标签: 周围神经 瓦勒变性 脂多糖 髓鞘碎片
  • 简介:目的观察硝酸甘油(glyceryltrinitrate,GTN)经消化道吸收分解代谢机理.方法以实验兔为动物模型,应用电生理监测仪动态检测血压,血气分析仪检测高铁血红蛋白(MetH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色法检测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果GTN经消化道吸收后代谢产生亚硝酸盐,实验动物血压、红细胞GSH降低,MetHb、ALT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机体内GTN分解代谢过程中可消耗还原性巯基和产生亚硝酸盐,对血红蛋白和肝脏功能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硝酸甘油 消化道 吸收 动物 代谢 一氧化氮
  • 简介:目的研究骨内局部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对大鼠心梗血管新生和心功能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模型组和骨内注射辛伐他汀组(n=12)。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24h实验组左胫骨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0.5mg,4周后分别通过小动物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局部血管新生情况。结果超声心动图结果表明心肌梗死4周左心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骨内注射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未见明显改善;TTC染色发现骨内注射辛伐他汀组心肌梗死面积未见明显减少;免疫荧光染色显示,骨内注射辛伐他汀组心肌血管密度没有显著增加。结论大鼠心梗24h骨内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0.5mg),心肌梗死面积、血管新生及心脏功能无显著改善。

  • 标签: 骨内注射 辛伐他汀 血管新生 心肌梗死 内皮祖细胞
  • 简介:目的为探讨热应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采用局部热应激处理诱导热休克蛋白质(HSP70)表达,检测了HSP70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时NOS活力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热应激预处理组与非预处理组,对比观察两组动物肝脏缺血再灌注0、4、8、12、24h期间内肝脏HSP70表达、NOS活力及血清乳酸脱氢酶(1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与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热应激预处理组HSP70表达水平均比非预处理组同一时间点高,而NOS活力及血清LDH活性较非预处理组低。与非预处理组比较,经热应激预处理肝组织损伤较轻。结论热应激预处理诱导产生热休克蛋白70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NO产生,从而降低大量自由基对肝脏损害。

  • 标签: 热休克蛋白质70 一氧化氮 再灌注损伤 肝脏
  • 简介:目前有大量证据表明早期不良发育环境对成年期增加代谢性疾病易感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另外,随着人们对中枢胰岛素抵抗认识增加,中枢对调控外周葡萄糖稳态起着极其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研究表明这可能是一种表观遗传学机制。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没有DNA序列变化情况下,引起基因表达可遗传性改变。它能特异性地调节相关组织基因表达,从而诱导物质代谢长期改变。本文着重探讨早期发育环境对成年期糖代谢影响中枢调控作用表观遗传学机制。

  • 标签: 中枢调控 早期发育环境 糖代谢
  • 简介:为了研究禽流感H5N1病毒在各个器官增殖和病理变化,在生物安全实验室,我们将禽流感H5N1病毒通过尾静脉接种BALB/C小鼠。结果小鼠在不经过适应情况下,直接感染发病,甚至死亡。在观察7天内,感染小鼠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呼吸急促,体温、体重下降。尸检表现肺出血,心外膜坏死以及肝脏坏死。组织病理检查表现心、肝、肺等多器官病变。肺病变伴有纤维弥漫性肺泡损伤;心肌外膜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坏死;肝细胞大量坏死,淋巴细胞浸润。心、肝坏死病变在H5N1禽流感病毒相关研究中未见报道。经过对各个组织器官病毒载量检测,未发现病毒在各个病变组织中复制。免疫组检测,各个组织中也未检出阳性细胞反应。因此,我们认为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多个器官组织损伤,甚至死亡,不是病毒在器官复制,而可能是病毒感染小鼠,产生炎症细胞因子高度表达,损伤多个器官组织所致。

  • 标签: 禽流感H5N1病毒 BALB/C小鼠 尾静脉接种 多器官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疾病模型小鼠可遗传生物学特性,建立品系标准维持方法.方法选用FVB/TgN、MRL/Mpj和SAMP1/Ka三个疾病模型小鼠品系作为代表性实验对象,通过测定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法,找出三个品系相对于各自对照品系不同特征,并建立了标准检测指标作为维持方法依据.结果MRL/Mpj生长曲线相对于对照品系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VB/TgN、MRL/Mpj、SAMP1/Ka等三个品系RAPD图谱在阳性引物及扩增出条带方面均不一致;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个体之间表型不完全相同;行为学试验更从多方面直观地显示了各品系不同特征.结论人类疾病模型小鼠除了用常规检测方法外,还应建立各品系在生长曲线、RAPD、同工酶电泳、行为学试验等方面的特殊检测方法,及时检测模型小鼠品系独特性状并作为保种依据,以避免遗传漂变发生.

  • 标签: 疾病模型 标准化 人类 同工酶电泳 生长曲线 RAPD图谱
  • 简介:目的建立缺血性心肌纤维小鼠模型并探讨其胶原沉积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予以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0mg/kg,每天2次,连续10d。对照组同法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体表心电图,45d处死小鼠,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心脏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脏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免疫组染色分析心、肝、肾组织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实验组小鼠室性心律失常增多,心率加快(P〈0.05);心脏胶原沉积较多,MMP-9、TIMP-1、LN表达上调(P〈0.05),肝、肾组织LN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异丙肾上腺素能制备缺血性心肌纤维小鼠模型,其机制与MMP-TIMP失衡有关。

  • 标签: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纤维化 小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明小鼠两种促性腺激素受体(FSHr、LHr)在卵巢位置分布,揭示促性腺激素(GTH)调节卵巢机制及与卵泡发育分化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ABC法对小鼠卵巢FSHr、LHr分别进行定位染色,结合图像分析系统处理分析阳性切片。结果①FS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GC、TC、卵母细胞及间质细胞。随卵泡发育,FSHr、LHr阳性细胞数量呈增长趋势,卵泡早期与中期之间阳性细胞数量差异显著,平均吸光度变化差异不显著。②LHr阳性物质主要见于卵泡TC、间质细胞、GC、卵母细胞,阳性物质着色以卵泡中、晚期较强,阳性细胞数量以卵泡中期与晚期之间差异显著。平均吸光度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卵泡颗粒细胞、膜细胞上受体是接受促性腺激素主要调节部位,受体数量与卵泡大小和发育程度有一定正相关。

  • 标签: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受体 卵泡 卵巢 小鼠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TOLL样受体下游重要信号因子TRIF与肝纤维发生发展病理机制关系。方法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低蛋白高脂饮食+酒精饮料方法复制大鼠肝纤维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在完成制备模型实验后进行取材。部分实验鼠进行心脏生理盐水和多聚甲醛灌注,取肝脏组织制备石蜡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实验;另一部分实验鼠脱颈安乐死后,取新鲜肝组织进行电镜标本制备和WesternBlot实验检测。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而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肝小叶结构明显破坏,肝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和肝纤维程度等特点明显;电镜结果也显示,肝纤维组可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现象,胞质可见明显溶解现象,在狄氏腔内,肝星状细胞细胞核溶解,血窦内皮细胞胞质、胞核皆溶解;免疫组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均显示内皮细胞、星形细胞等TRIF都有强烈高表达,并且以胞核表达为主,亦见胞质表达,而正常组呈现弱阳性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RIF蛋白表达都明显升高,呈显著性差异(P〈0.01),与形态学表达特点相一致。结论TRIF在肝纤维中表达显著增强,说明在肝纤维过程中,TOLL样受体明显激活,并且通过下游信号转导途径,在机体内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通过该现象观察,我们初步证实了TOLL样受体固有免疫信号因子TRIF在纤维化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纤维化 固有免疫 TOLL-LIKE RECEPTORS TRIF
  • 简介:类泛素蛋白SUMO在调节蛋白质稳定性和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它还能够通过对转录因子及其共调节因子修饰来调节蛋白质相互作用、蛋白亚细胞定位、蛋白质二聚及调控基因转录等。本文通过总结SUMO系统对雌激素信号通路蛋白修饰作用,以及其他乳腺癌相关蛋白修饰作用,阐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重要功能。

  • 标签: SUMO化修饰 ER信号通路 共调节因子 转录后调节 乳腺癌
  • 简介:目的口服氯化汞(HgCl2)造成大鼠肾间质纤维模型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用不同剂量HgCl2[(A组为5mg/(kg·bw)、B组为10mg/(kg·bw)、C组为20mg/(kg·bw)]给大鼠灌胃1周,观察大鼠一般状况、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法观察肾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结果模型大鼠体重下降,肾体比增加,肾功能损害和肾组织Hyp含量呈剂量依赖性升高,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肾间质胶原沉积增加,肾间质FN和α-SMA表达增强,以C组病变最重。结论20mg/(kg·bw)剂量HgCl2灌胃1周可造成大鼠肾间质纤维病变,其部分机制在于HgCl2促使肾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生成沉积。

  • 标签: 氯化汞 肾间质纤维化 模型 动物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心肌纤维(myocardialfibrosis,MF)模型,探讨其病变规律,为临床防治MF研究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方法10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2只)和伪手术组(8只),模型组进行心脏冠状动脉结扎(coronaryarteryligation,CAL),手术后第7、14、21、28、35、42、49、56天分别处死;留取心脏标本,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基本结构,定量测定心脏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心肌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1)表达。另设立伪手术组作为对照。结果与伪手术组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手术7d后心肌组织炎性反应即已严重,心肌细胞断裂,心肌胶原含量显著升高(P〈0.01),羟脯氨酸含量升高(P〈0.05),TGF-β1表达显著增高并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P〈0.01),纤维反应在第42天达到高峰,其后有好转趋势。结论CAL法能成功建立可靠心肌纤维动物模型,其机制可能与上调TGF-β1表达有关。

  • 标签: 心肌纤维化 冠状动脉结扎 大鼠模型 TGF-Β1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PS),实验室温湿度、动物固定方法和动物生理机能状态对兔发热反应影响.方法实验在能控制温湿度实验室内进行,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5?ng/kg\,2?ng/kg\,20?ng/kg\,100?ng/kg\,200?ng/kg\,2000?ng/kg)大肠埃希菌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发兔发热反应.结果随LPS注射剂量增加兔发热反应增强.表现在发热潜伏期逐渐缩短;发热高峰值逐渐增加;发热时程逐渐延长;体温反应指数逐渐加大.另外LPS注射剂量不同,动物发热曲线峰型亦不相同,小剂量LPS(0.5?ng/kg及2?ng/kg)可诱发单峰型发热反应;用量增加到20?ng/kg以上时,呈双峰型发热反应.静脉注射剂量为100~200?ng/kg时兔发热反应呈典型双峰热,且发热反应均一,是造模适宜剂量.实验结果证明实验室温度为25℃左右动物以颈部固定方法为宜.

  • 标签: 发热反应 LPS 内毒素 不同剂量 大肠埃希菌 诱发
  • 简介: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DX)模型在遗传学、病理学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与患者原发肿瘤具有较好相似性,药物临床反应一致性高,在肿瘤个体治疗领域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利用PDX模型开展肿瘤靶向药物筛选可有效指导临床用药。本文针对用于化疗药物筛选PDX模型评价策略进行综述,总结了建模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提出组织形态学、测序分析、特异性标志物和STR检测四种模型溯源性评价方法,综合衡量药物毒性作用、肿瘤体积变化趋势和TGD数学模型结果进行疗效评价,为PDX模型指导肿瘤个体治疗提供良好应用策略。

  • 标签: 异种移植模型 溯源性 毒性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PCOS易感基因Hmga2在子宫内膜容受性和蜕膜表达与调节。方法通过早期妊娠、延期着床与激活、人工蜕膜、卵巢类固醇激素处理等实验,利用qPCR、Westernblot技术,阐述Hmga2在子宫内膜容受性中作用。结果Hmga2随着妊娠表达量逐渐增加,着床点与非着床点相比表达量显著升高,胚胎激活组比延迟着床表达量显著增高,人工诱导蜕膜与非蜕膜比较表达显著升高,Hmga2表达与雌激素和孕激素呈正相关,体内受雌孕激素调节。结论表明Hmga2表达与小鼠早期妊娠胚胎着床过程密切相关,参与子宫内膜蜕膜过程,受活化胚泡和类固醇激素影响。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蜕膜化 胚胎 小鼠
  • 简介:目的探讨C57BL/6与ICR小鼠在博来霉素(BLM)致肺纤维过程中种属差异。方法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19只,ICR小鼠16只,分别经尾静脉一次性注射BLM150mg/kg,观察每组小鼠体重、生存率及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①C57BL/6与ICR小鼠最低体重分别发生在静脉注射处置7d和5d,最低体重分别为注射前65.46%和73.21%,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②C57BL/6与ICR小鼠生存率分别为36.84%和56.25%,两组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③C57BL/6小鼠BLM注射28d,在胸膜下及血管周围形成广泛、稳定间质纤维病理改变,而ICR小鼠肺组织未见明显纤维化形成。C57BL/6小鼠肺纤维病理评分明显高于ICR小鼠(P〈0.001)。结论BLM诱导肺纤维化作用在C57BL/6与ICR小鼠间存在着明显种属差异。C57BL/6小鼠较ICR小鼠更适于复制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动物模型。

  • 标签: 小鼠 近交C57BL/6 近交ICR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 简介:目的探究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干预下调控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kinasekinase2,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及对骨量变化、细胞成骨能力影响。方法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甲强龙组(模型组)、甲强龙+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和甲强龙+FTZ组(实验组)。分别对股骨近端松质骨进行Micro-CT检查、组织病理染色,测定Wnt3a、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提取模型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后,进行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测定成骨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CN表达;测定MEKK2、β-catenin蛋白表达;以及β-catenin/TCF转录水平。结果1)在Micro-CT中,实验组与模型组相比,前者BV/TV、Tb.Th、Tb/N等值降低,Tb/sp升高(P〈0.05)。ROI三维重建可见实验组骨小梁骨质改善,局部性修复;2)经苏木精-伊红染色中,实验组可见骨小梁密度较模型组高、骨小梁形态较好;3)实验组骨组织中Wnt3a、MEKK2、β-catenin表达较模型组增加(P〈0.05);4)GIOP大鼠模型提取BMSCs并予BMP2诱导,经FTZ含药血清(实验组)干预后,碱性磷酸酶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提示实验组成骨反应增强(P〈0.05);5)BMSCs经FTZ含药血清干预,可提高β-catenin/TCF转录活性(P〈0.05);促进β-catenin、MEKK2蛋白表达(P〈0.05)。结论FTZ通过调控MEKK2-Wnt偶联拮抗β-catenin泛素防治GIOP,从而改善微观骨性结构。

  • 标签: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 MICRO-CT BMSCS 成骨
  • 简介:目的建立大鼠肾虚自然流产模型,研究模型蜕膜细胞因子、协同刺激因子表达。方法雌性大鼠20只,雄性大鼠10只。将雌鼠与雄鼠按2∶1合笼,以阴道涂片出现大量精子为妊娠第1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服羟基脲450mg/kg,第8天灌服米非司酮3.75mg/kg,建立肾虚模型;统计饮食量、饮水量、肾、卵巢、胚胎直径指数;RT-PCR检查Th1型/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流式细胞检测协同刺激因子CD80、CD86、CD28、CTLA-4表达。结果模型组动物饮食量、饮水量、体重增加量与对照组比较,第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胚胎直径指数显著减少(P〈0.01);平均流产率显著升高(P〈0.01);TNF-α、IFN-γ表达显著升高(P〈0.05),IL-4I、L-10表达显著升高(P〈0.05);CD80、CD86、CD28、CTLA-4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灌服羟基脲与米非司酮可成功建立肾虚自然流产制模型。Th1型(TNF-αI、FN-γ)可能对妊娠有害,高表达有可能造成流产;Th2型(IL-4I、L-10)可能有利于妊娠,高表达维持妊娠。协同刺激因子CD80、CD86、CD28、CTLA-4表达与自然流产有关。

  • 标签: 大鼠 肾虚自然流产模型 蜕膜 细胞因子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