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根据中国气象局与加拿大环境科技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关于“双方开展全球积雪雪水当量产品的算法改进合作研究,特别是中国区域雪水当量产品的算法改进;北极冰盖多源遥感观测能力建设”的协议,应加拿大环境科学技术局气候研究处代理处长AnneWalker邀请,武胜利于2016年8月20日至9月10日在加拿大环境科学技术局以及加拿大环境气象局冰中心开展合作研究工作。

  • 标签: 加拿大 环境 中国气象局 科技合作 算法改进 雪水当量
  • 简介:干旱是威胁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随着气候变暖,近年来干旱对中国南方地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了清楚地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农业干旱的演变规律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以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为研究对象引入安全种植指数、农业水资源承载力饱和度等概念来探讨干旱对南方农业及其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区域正处在气温显著上升阶段,变暖明显,蒸散增加。尽管农业干旱频率减小,但其危害程度显著增大(尤其是西南地区),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危害的主要作物为南方双季晚稻和西南冬小麦。从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西南地区水资源饱和程度高,用水压力较大,近年干旱高发均与水资源不足、分布不匀关系密切。综合考虑研究区域水资源、作物耗水、干旱风险以及种植习惯等因素,建议西南区在保持当前种植规模不变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水稻种植、增加玉米面积,或减少冬小麦种植;江南和华南区,保持早稻种植规模或适当扩大,缩减晚稻规模,可改种玉米、豆类或薯类等耗水少的作物。

  • 标签: 双季稻 农业干旱 水分利用效率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饱和度 种植结构
  • 简介:1农业气候资源与农业气象灾害1.1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CAMM)初始版本的构建从机理过程(作物生长过程、区域特色过程)、构造方法(插拔式建模、数据同化)和应用方式(实时运转、互联网)等方面确定了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的基本框架.明确了模式的基本功能、产品类型和内容.初步完成了模式基础网格、种植区、作物生长、发育、土壤等22种参数或变量初值的区域化.建立了小麦发育初值对温度的非线性响应和品种改良模式、冬小麦株高变化模式.形成了中国农业气象(小麦)模式(CAMM)的初始版本.(马玉平)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生态环境 作物生长过程 农业气候资源 非线性响应 冬小麦
  • 简介:1概况第2届农业与气候变化会议(2^ndAgrieultureandClimateChangeConference)于2017年3月26-28日在西班牙锡切斯(近巴塞罗纳)举行。来自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墨西哥、印度、西班牙、瑞典、尼日利亚、肯尼亚等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逾200位农业与气候变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就当前气候变化与农业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农业研究 国际组织 会议总结 巴塞罗纳 澳大利亚
  • 简介:2010年第1期审读报告一.天气气候栏目的开篇之作-《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气候冻土环境变化的响应》是一篇有创意的论文.作者利用最新的气候冻土环境演变和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演替的观测事实,综合揭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气象 青海 生态系统演替 天气气候 观测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