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得到不同比例的Mg和Ni均匀分布的氢氧化物沉淀,再以此为核,用Co(OH)2进行包覆,得到前驱体,和LiOH.H2O混合均匀后,经过高温煅烧得到不同镁含量的LiNi0.92-xMgxCo0.08O2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比例Mg2+掺杂对包埋镍酸锂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量x为0.005时,其1C放电比容量高达183.7mAh/g,循环100次的容量保持率为97.60%,循环性能较佳。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镍酸锂 Mg掺杂 循环性能
  • 简介:据有色金属杂志2005年第2期报导,2004年全球精炼供应量为52149吨,消费量为48936吨,供大于求,过剩3213吨,过剩率达6.6%。其中中国产量迅猛增加,是世界供大于求的主要因素。2004年中国产量为8900吨,比2003年几乎翻了一倍,占世界总产量的17%,成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国.预计2005年中国精炼产量将超过芬兰而居世界第一。

  • 标签: 2005年 供大于求 世界 2004年 2003年 有色金属
  • 简介:研究了多种消解试剂对LiCoO2样品的消解情况。并通过电位返滴定和EDTA配位返滴定分析了消解后的溶液中的价态及含量。结果表明,用浓盐酸并加热至微沸能完全消解LiCoO2样品。消解机理主要是将LiCoO2还原为Co^2+,离解成Co^2+占次要地位。EDTA配位返滴定测得LiCoO2消解液中的回收率可达(99.40±3.96)%。

  • 标签: LICOO2 CO 浓盐酸 电位返滴定 EDTA配位返滴定 锂离子电池
  • 简介:近期,东旭光电董秘龚昕表示,“烯王”石墨烯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电池已在共享电动单车上进行了小批量应用,该产品未来亦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

  • 标签: 单车 共享 烯基 石墨 光电 锂电池
  • 简介:富锂锰正极材料Li2MnO3·LiMO2具有高达300mAh/g的理论容量,并且电压能够达到4.5V,从而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具有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正极材料,但是该材料的循环性能以及倍率性能尚不能达到应用要求。本文从机理、合成方法以及材料改性方面综述了富锂锰正极材料的现状,并且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富锂锰基正极材料 能量密度 研究进展
  • 简介:处理非线性和电弧炉电极调节系统的时变特性,内模控制器的设计。该控制器由两个RBF神经网络,用来确定控制对象和它的逆,以消除稳态误差,让输出跟踪输入。中心向量和网络的形状参数进行在线调节,从而加快了收敛速度,提高了抗干扰能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内模控制 RBF神经网络 在线调整 非线性时变
  • 简介:研究了在碱性锌锰电池负极中添加新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乙氧基磺甜菜碱(DESB)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乙氧基磺甜菜碱能有效降低电池贮存后的内阻,减少电池高温贮存后的析气量,提高电池的贮存性能和安全性能,加入量为相当锌粉重量的0.1%时电池贮存性能最佳。

  • 标签: 碱性锌锰电池 十二烷基乙氧基磺基甜菜碱(DESB) 析气量 性能
  • 简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是解决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安全性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聚合物聚丙烯腈(PAN)耐热性高且电化学稳定性好,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骨架组分。本文首先指出了PAN为基体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主要存在的问题;接着综述了几种当前存在的基于PAN的凝胶聚合物改性的制备方法,包括聚合物基质改性法、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改性法、离子液体改性法和制膜工艺改性法等,并对PAN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聚丙烯腈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制备方法 改性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