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9例无痛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探讨。结果209例患者均穿刺成功,术后121例血尿、133例血便、3例发热、2例尿潴留,无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前列腺脓肿、败血症、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利多卡因乳膏、利多卡因胶浆和有效护理措施,能保证前列腺穿刺活检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增加患者的舒适感,患者愿意再次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

  • 标签: 无痛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护理
  • 简介:摘要颅内病变立体定向活检是获取颅内病变病理组织的最佳方式。对颅内病变,特别是多发深部、功能区病灶需要明确诊断才可进一步治疗者(如放化疗、靶向治疗等),应当首选进行立体定向活检手术,在明确病理的基础上,再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这对于了解疾病发生机制、进行个体化诊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共识专家组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联合国内从事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的相关专家,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及经验,围绕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有框架/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步骤、技术要点、中、术后注意事项、特殊区域病变的活检技术、提高活检的阳性率措施及颅内出血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内容编写了本共识,旨在促进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手术在我国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开展,进一步提高我国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整体诊疗水平。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立体定向 颅内病变活检术 神经外科机器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气压弹道碎石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我科2013年5月~2015年5月122例肾结石患者行经皮镜气压弹道碎石,通过术前健康宣教、术后一般护理、管道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出院指导。结果患者康复效果好。结论经皮镜取石术后恰当、合理的护理,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肾结石钬激光碎石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31例肾结石病人经皮镜钬激光碎石的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31例患者中除3例出血,3例高热,5例尿漏外,无其他并发症。结石总清除率87.09%。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结论术前精心准备和及时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加强管道护理,注意尿液变化等是病人顺利康复的保证。

  • 标签: 经皮肾镜 钬激光碎石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腋窝逆行淋巴示踪技术(ARM)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精准定位前哨淋巴结((SLN)和ARM淋巴结在腋窝的解剖分区。方法将亚甲蓝染色法示踪SLN技术与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法ARM相结合,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术前临床分期为T1-2N0M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中收集并记录患者资料,并通过具体的试验数据,分析肋间臂神经(ICBN)的解剖学定位及学形态与腋窝淋巴结的解剖关系,精准定位SLN和ARM淋巴结在腋窝的解剖分区。结果35例患者,2例因SLN有转移癌被排除。33例纳入数据分析。3例ICBN位于距腋静脉下缘0~2.0 cm(9.09%)(ARM区),27例位于2.0~4.0 cm(81.82%)(SLN区),3例ICBN位于>4.0 cm(9.09%)(前门哨区)。在距离腋静脉下缘0~2.0 cm区域内,5例找到1~2枚ARM淋巴结;在2.0~4.0 cm区域内,33例均找到SLN,其中4例各发现1枚重合淋巴结;在>4.0 cm区域内均未找到ARM淋巴结和重合淋巴结,3例找到1~2枚SLN。结论ICBN个体差异大,形体各异,距离腋静脉下缘的距离不等。腋静脉以下的腋窝区域可分成3个区域;距离腋静脉下缘2.0 cm的位置可作为ARM淋巴结和SLN的分界线,且SLN和ARM淋巴结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合率。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组织活检 荧光抗体技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期护理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饮食、活动指导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提供规范、系统的护理,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腹腔镜下肿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肾肿瘤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多通道经皮镜碎石(PCNL)与单通道经皮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ECIRS)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多通道PCNL及单通道ECIRS治疗的鹿角形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手术体位均为斜跨位(即斜仰卧-截石位),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两组均常规留置F6双J管与造瘘管。术后24 h及术后1个月复查腹部平片(KUB)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评估结石清除率(SFR),无结石残留或残留碎片<4 mm视为结石清除。比较分析两组的SFR、手术时间、中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5例患者,女70例,男65例,平均年龄50.8岁。其中74例行多通道PCNL,61例行单通道ECIRS。PCNL组肾结石长径为(58.5±11.4)mm,ECIRS组结石长径为(57.7±11.6)mm(P=0.658)。两组术后24 h的SFR(81.1% 比 80.3%)与术后1个月的SFR(91.9%比9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NL组对比ECIRS组需更长的手术时间[M(Q1,Q3)为130(100,171)比105(90,135)min,P=0.015]。PCNL组的Clavien-Dindo 2级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18.92%比1.64%,P<0.01),且住院时间长于ECIRS组[M(Q1,Q3)为8(7,9)比6(5,8)d,P<0.01]。结论斜跨位多通道PCNL和单通道ECIRS处理鹿角形肾结石均安全有效,两种手术方法的SFR相当,ECIRS组具有更低的术后并发症率、更短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鹿角形肾结石 斜跨位 多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对肾结石患者使用经皮镜取石与经输尿管软镜取石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7月到2019年1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取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中抽取出130例,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即对照组(n=65,经皮镜取石)与实验组(n=65,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情况、相关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各项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经皮镜取石而言,对肾结石患者采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的结石清除率较低,但其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且并发症更少,患者可及早出院,两种手术方式各具优势,具体选择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主。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管置入造瘘两种不同肾脏尿液引流方式用于缓解小婴儿重度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5月间河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3个月重度肾积水患儿40例,其中20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管置入(S组),另外20例则采用造瘘(N组),观察两组患儿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S组与N组术前积水程度,皮质厚度[(1.87±0.66)mm,(1.89±0.53)mm]以及术后6个月皮质厚度[(4.47±1.32)mm,(3.90±1.10)mm],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时肾盂前后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式均可有效缓解尿路梗阻,可作为小婴儿重度肾积水Ⅰ期治疗的选择方案,其中经尿道输尿管支架管置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耗时短,术后患儿恢复快,体表无创伤便于护理以及有概率免除后期离断成形手术可能,相较而言更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肾造口术,经皮 输尿管支架管 小婴儿 重度肾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创经皮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鹿角形肾结石患者88例,抽签法分观察组(微创经皮)与对照组(传统开放手术)各44例,比较手术指标、并发症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并发症率与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鹿角形肾结石患者采用微创经皮治疗能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中出血量且减少并发症,避免疾病复发,值得推荐。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术 鹿角形肾结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近年来国际肾脏病和急救医学界趋向将其改称为急性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1]。目前已发现许多新的生物学标志物来协助诊断和评估它,其中损伤分子-1(Kidneyinjurymolecule-1,KIM-1)可迅速、灵敏、特异地反映AKI的损伤及修复过程,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将KIM-1在AKI的早期诊断及修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损伤分子-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镜超声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方法自2008年5月到2009年7月在我院接受经皮镜超声弹道碎石手术治疗的118例患者,127侧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术后护理保持造瘘管通畅及并发症的观察尤为重要。结论经皮镜超声弹道碎石简便、安全、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碎石疗效高。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经皮肾镜 超声弹道碎石术 围手术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