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价值论与伦理学研究》由湖北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国际价值研究学会共同编辑,以价值论和伦理学前沿问题为研究旨趣,刊载价值论和伦理学原理以及中西伦理思想史、现代生活的价值或伦理反思方面的文章。集刊注重发表理论伦理学方面的文章,以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发表中西价值论与伦理学思想史方面的文章。

  • 标签: 价值论 伦理学研究
  • 简介:<正>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妇女倾向于寻求比她们年轻的男子作为理想配偶。这种“大妇夫”被视为一种冒险或怪现象。然而,这种奇异的结合并非世间少见。据美国国家健康中心统计,美国每年就有二百万对大妇夫的婚姻,其百分率已从1970年的

  • 标签: 婚姻观 男子 百分率 生理
  • 简介: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三中,亚里士多德对“不自愿”行动的两个条件受强迫和无知一重新加以了界定,由此推进了古代哲学对于道德责任问题的认识与探讨。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少数极端情况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受强迫”而做出的不自愿行动,多数混合性的行动尽管也受到外部压力,但是仍然可以归于自愿行动的范畴,行动者需要为此类行动负责。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区分不自愿的行动与非自愿的行动、出于无知的行动和处于无知的行动,亚里士多德将自愿性的焦点从柏拉图所强调的“真知识”转向行动者对于具体环境的把握与判断,并进一步转向行动者的品格。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成功地避免了柏拉图理论中存在的不对称问题,在继续捍卫知识对于行动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前提下,也要求行动者同样为自己的美德与恶行以及品格的形成负责。这一观点不仅更加符合日常道德直观,同时也为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 标签: 亚里士多德 道德责任 自愿 无知 决定 品格
  • 简介:"正义"是古希腊伦理学和政治学的重要概念。经历了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需要面对智者的新正义观,即《理想国》第一中色拉叙马霍斯的"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不断追问,并从中发现了色拉叙马霍斯的内在矛盾:正义的人总吃亏。这种矛盾不仅是雅典现实,更是新、旧伦理观之间的冲突:"正义"究竟能否为人带来幸福?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成为《理想国》之后的正义城邦与灵魂学说的先声。

  • 标签: 正义 理想国 苏格拉底 色拉叙马霍斯
  • 简介:格劳孔在《理想国》第二中对苏格拉底提出系统的挑战,这个挑战本身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几乎所有的西方伦理学思想都可以在此找到渊源。对这一挑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比研究包括契约论、功利主义、康德伦理学在内的伦理学思想。而格劳孔更像是一个标记,他的出场方式和他与阿德曼托斯和柏拉图的关系和苏格拉底对前两者的态度都显示,我们不应轻易忽视。格劳孔,不仅仅是书中苏格拉底的同行者,与苏格拉底一起探讨问题。更是柏拉图的代言人,让柏拉图可以以一个隐身的作者的身份,与苏格拉底一起共同解决古希腊的伦理问题。

  • 标签: 格劳孔 古各斯戒指 道德运气
  • 简介:美国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年轻的现代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现代世界最年轻强势的帝国,而且近乎施蒂纳意义上的那个"唯一者"。一个基于"五湖四海"的多民族移民——甚至,最初还只是被放逐的败落者或流放者——所组成的年轻国家,建国不足两百年便能够取大英"日不落帝国"而代之,成为现代世界头号帝国,这本身便是一个国际政治的奇迹,其间必有诸多耐人寻味之处。

  • 标签: 伦理学研究 唯一者 伦理思想 施蒂纳 政治价值 国际政治
  • 简介:锡教授与艾伦·吉伯德教授近期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一次学术对话,双方就规范表达主义的研究对象与理论依据、元伦理学与应用伦理学的对接、道德资本与道德作用的发挥机制等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

  • 标签: 王小锡 艾伦·吉伯德 道德资本 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