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什么叫应所住而生其心?【原文】“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牛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标签: 量子 人生 佛法 菩提 菩萨
  • 简介:新疆吐鲁番市亚尔卡孜乡巷清真寺阿不都热衣木毛拉是一位年逾古稀的维吾尔族老人,他曾多次参加过地、市和乡举办的普法学习班,系统学习了《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婚姻法》等十多个法律法规,

  • 标签: 卡孜乡 热衣 系统学习 亚尔 新疆吐鲁番市 阿不都
  • 简介:现代日本社会存在着寺院、神社、教会等多种形式的宗教,而这些宗教的成立及其活动都将接受日本法律的制约和保护.简言之,一所寺院如需展开正常的宗教活动,首先在法律上必须接受作为"宗教法人"的核准并获取"法人"资格,其次此寺院必须在寺院规章中注明其为受法律保护及约束的"宗教法人".以下将简述日本宗教法人之现状.

  • 标签: 宗教法人 日本宗教 法人现状
  • 简介:近年来,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对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一些人呼吁应赋予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以便宗教活动场所对内规范管理、对外理顺关系。赋予宗教活动场所法人资格,需要在充分认识存在困难的基础上,适度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做法,充分考虑我国宗教活动场所的实际情况,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法人资格 专家学者
  • 简介:近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会同民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事项的通知》。根据《通知》,从2019年4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宗教活动场所可以申请办理法人登记。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了解《通知》精神,国家宗教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就《通知》回答了提问。一、宗教活动场所是什么法人?答:《民法总则》第九十二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宗教活动场所,具备法人条件的.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法人资格 法人登记 登记事项 宗教教职人员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宗教局、民宗委(厅、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宗局、民政局:为了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法人登记工作,保障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现就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宗教活动场所办理法人登记,应当经所在地宗教团体同意.

  • 标签: 宗教活动场所 法人资格 法人登记 登记证书 人民政府 宗教事务条例
  • 简介:宗教合法性是现代社会及其制度分化的产物。传统社会之中,由于宗教对于一个社会价值道德体系乃至政治法律观念的普遍影响,宗教的合法性问题在中世纪之前并不存在。^①只是在现代社会的分化过程之中,宗教与政治的分离才会导致宗教合法性问题的产生。所以,宗教

  • 标签: 宗教合法性 日本 《宗教法人法》 政治 政教关系 宗教组织
  • 简介:他叫汪俊生,笔名“九华山接引居士”。九华山神光岭路边的“接引楼”,就是他的书画工艺品铺子。他的店招很特别:就这样了。

  • 标签: 九华山 居士 人生 书法 工艺品
  • 简介:本文论述近代教会团体及传教士在华的医疗活动与基督教慈善精神、传教活动以及社会改良的关系。认为治病救人效法了耶稣基督生前的济世善举,既是一种有效的传教手段,同时也是一项有利民生的慈善事业。教会举办医疗的主要目的本是以治病施药为手段,吸引中国百姓信仰基督教,但在客观上却缓解了乡村和边疆地区缺医少药的状况,推动了西方近代先进的医疗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促进了中国社会风俗的改良。

  • 标签: 近代 基督教 医疗事业
  • 简介:佛教慈济基金会于1966年在中国台湾成立,如今已迅速成长为全球性佛教慈善组织。由于两岸文化的同质性,包括慈善文化也有一定同质性。从宗教社会学角度切入,研究其慈善事业的创立及其模式运作、模式背后的慈善文化转型,具有一定典型意义。本文从其创立者证严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慈济救助的主要类型与方式、慈济个人慈善行为的内在动力等方面,概述了慈济发展史,研究了慈济运作模式的思想指导、驱动与运作机制及其成就如何取得等各个环节,从中提炼出有启发性的论点。同时,引用的相关海内外文献与调研资料相当丰富,也可供感兴趣的学者、慈善组织参考。

  • 标签: 慈济基金会证严 慈善事业 慈善文化 宗教社会学 人间佛教
  • 简介:五年来,省人大民族宗教侨务委员会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嗣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民族工作主题,依法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 标签: 履行职责 民族事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六大 科学发展观
  • 简介: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明儒释道三大精神主流之一,其因缘虽然众多,诸如佛教文化的精深、中华大地特有的大乘气象以及佛教四众弟子忘我的传教精神等等。所谓不懈的传教工作,就是我们常说的弘法利生事业,这是我们奉行的大乘菩萨道积极利他精神的主要实践项目。其中包括佛教的文化、教育、出版、环保、传播、信息、慈善事业等等。

  • 标签: 中国佛教 慈善事业 利他精神 中华文明 佛教文化 传教工作
  • 简介:民族乡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依法建立的乡级行政区域,全国有1200多个,基本地处中小城市边缘,自然环境一般较差,生产、生活相对落后,教育的发展更是滞后。扶贫先扶智,教育要先行。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搞好民族乡教育事业十分重要。

  • 标签: 中国 民族教育 教育经费 教育体制 教育质量
  • 简介:2002年6月25日,卢阿光主持代表温州市瓯海区道协和太清官,向温州市道协扶贫委员会捐赠人民币30万元整。在捐赠仪式上,陈崇杰会长代表温州市道教协会,对瓯海太清宫热心公益、扶贫济困的义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 标签: 热心 关爱 捐赠仪式 公益 弱势群体 扶贫济困
  • 简介:江苏省道教协会成立于1993年4月8日,全省开放的宫观只有五处,地方道协组织五个,住观道士58人。六年后的江苏道教事业有了新的飞跃,全省已登记开放的道观和活动点达42处,住观道士200多人。散居正一派道士登记在册的超过4000人,发证工作正在有序地进行。地方道协组织已发展到16个,还有部分县市道协组织正在筹备之中。

  • 标签: 道教事业 道士 宫观 道教协会 道观 正一派
  • 简介:佛教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为人们指示了解脱生死的涅槃大道,而且还教导人们要以出世精神作入世的事业,广作福利,以嘉惠群生。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佛教徒实践佛陀遗教,倡导“利生为事业,弘法为家务,形成中国佛教济贫救苦、广作饶益的优良传统。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发扬佛教这一优良传统,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解决佛教与社会主义相协调这一时代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佛教传入 福利事业 其他宗教 弘法 中国佛教 一切众生
  • 简介:荔波县地处贵州高原南部边陲,与广西接壤,全县总面积2431.8平方公里,辖6镇11乡(其中民族乡5个),94个村委会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16.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5l万人,占总人口的87%。荔波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串富的旅游资源,境内有樟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和梅原景区等100多个知名景点,特别是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集山、水、洞、林、湖、瀑为一体,雄奇俊美,玲珑秀丽,原始古朴、神情构成了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 标签: 体育事业 民族传统 荔波县 政府发展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