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特睦格图是蒙古族近代史上著名的翻译、蒙古文铅字印刷技术的发明人。他发明了蒙古文的铅字印刷技术、创办了蒙文书社,翻译、编辑出版了很多历史文化书籍和教科书。这对蒙古民族的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 标签: 特睦格图 翻译家 出版家 历史贡献
  • 简介:《白碎金》和《碎金》是敦煌遗书中重要的字书。本文以都春文主编的《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三卷)对《白碎金》的校笺本和朱凤玉著《敦煌写本(碎金〉研究》对《碎金》的校笺本为依据,对照莫藏和法藏敦煌字书,同时参考张涌泉主编的《敦煌经部文献舍集》(第七册)对《字宝》(即《碎金》)的校记,探讨《白碎金》与《碎金》比较研究的意义。论文还指出了《白碎金》和《碎金》校笺中的一些错误,并对个别词语进行了孝释。

  • 标签: 敦煌字书 《白家碎金》 《碎金》 比较研究
  • 简介:上孙寨汉墓群是1973年发掘清理的。当年,省物资局储运公司木材仓库需在该墓群部分范围内修建仓库,为配合此基建工程,省文物考古部门对仓库院内的古墓葬及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发掘,仓库外亦作了零星的发掘。截止1981年止,共发掘汉墓葬182座。此外,在该墓地还发掘了汉以前卡约文化、辛店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遗存。

  • 标签: 墓群 孙家寨 族属 卡约 辛店文化 马家窑文化
  • 简介:作者系上海大学人类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乡村地权的研究,既在田野中做历史研究,又在档案中做田野工作,试图以社会理论的想象力整合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三门学科,在知识论的意义上迈向一种开放的整体社会科学。

  • 标签: 博士生导师 林权 出版 上海大学 历史研究 田野工作
  • 简介:相思湖畔走出来的小说──黄佩华凡一平1983年秋,菽静的桂西北山地走出一位青年。他的出走使一条秀丽、幽怨、悲怆的江河在十年后反复奔流、贯穿在一部书里。这条江的名字叫驮娘江,这部书的名字叫《南方女族》。出走的青年是书的著者,也是驮娘江的儿子。驮娘江流...

  • 标签: 小说家 广西文学 作家 广西民族学院 少数民族文学 中篇小说
  • 简介:毛南民间文化凿石采玉人──蒙荣过伟蒙荣小时家境贫寒,他是怀揣红薯当午饭到十余里外的山村学校读完小学,后来又一面放牛一面复习功课考上初中,再后依靠公费读完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的。读中学时,读的看到的文章没有一篇是毛南人写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便萌生了要...

  • 标签: 民间文化 文学史 民间文学 民间宗教 京族民间故事 玉人
  • 简介:本文从存在意义角度剖析的主题指向:空寂、徒劳、幻灭.论述了作品的内在联系为川端康成以岛村为使者进行的三重人生境界体验:一是岛村形象,概括了日本社会转型期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与思想矛盾;二是驹子形象,刻苦追求但"徒劳",寓意了生存的悲哀;三是叶子,它是川端康成处女崇拜的典型,其美与死亡代表了生命的悲剧美与理想的幻灭感.

  • 标签: 《雪国》 川端康成 岛村 驹子 人物形象 叶子
  • 简介:<正>在这里我要谈谈,史诗演唱葛德胜.谈什么通常要有一个题目,我就以"史诗绝唱"为题目吧.有了题目,我就想到这么几句话……史诗,绝了!绝了!笔头早把口头替代.史诗歌手,绝了!绝了!已经传到最后一代.不!不!绝唱不绝!不是还有录相,还有录音带?形象呵,千古恒在,恒在.……回声呵,万载澎湃,澎湃……这几句话聊当小序,聊当题解."史诗绝唱"从绝字说——史诗绝了!"我们通常所谓史诗,是指一个民族在它的幼年阶段,即从野蛮进入文明阶段,用诗歌体裁所记录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的长篇创作.——有些古老的民族的史诗,是在早期奴隶社会阶段开始形成的."(杨宪益《奥德冬记·译本序》)赫哲史诗反映了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社会生活.这个社会不再回来了,也就没有再产生史诗的土壤了.史诗歌手绝了!

  • 标签: 史诗 赫哲族 伊玛堪 赫哲语 奴隶社会 歌手
  • 简介:本文基于WebofScience检索平台,以中英两1999-2011年在生物学科领域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对中英学者历年的发文量和被引量,中、英国际合作的发文量和被引量进行了统计,为了更全面的了解中英两的合作情况,还分别对中国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五个国家历年合作发文量与被引量进行了计量学统计,通过对比,特别针对中英之间在生物领域的合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给出了结论和合作建议。

  • 标签: 文献计量学 国际合作 生物 引用分析 对比分析
  • 简介:利用国外博、硕士论文数据库PQDT,对美国和加拿大地区系统科学领域的博士论文进行收集,将获取的论文分别按照各年文献量、学位授予单位、学科、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以期反映美国和加拿大系统科学领域博士学位论文的历史、现状、重点研究领域等。

  • 标签: 系统科学 PQDT 文献计量 美国 加拿大
  • 简介:何土司是明朝在西北最早敕封的土司之一,其家族历经明清两朝,雄居西北达561年,对西北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而神崇拜对于这个家族的凝聚和延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历史人类学的视域下解读何土司家族的神崇拜,探究处于族群边缘的何土司家族的认同危机。

  • 标签: 何土司家族 家神崇拜 家族记忆 二悖现象
  • 简介:在微观民族志视野中考察大渡河上游梭坡地方群体探访'东女'遗址、以乡土行走实现地方的过程,不仅旨在揭示其背后地方历史、族群记忆与社区塑造的错综关联,也尝试在'藏彝走廊'道、路、行、径、迹的多元空间实践中重新理解'地方'的价值意义。与此同时,将'行走'重置于身体、地方与日常生活领域,既是对'道路'定义与边界的必要反思,也为当前道路研究日益趋向区域、跨域与流动的宏观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

  • 标签: 藏彝走廊 东女国 梭坡 微观民族志
  • 简介:国际合作研究不仅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的科研投资,而且能够产生具有轰动效应的创新型结果。该报告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国及其主要合作伙伴在临床及相关医疗保健领域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主要国家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其中特别对比分析了中英两的发文量和被引量,为两今后的合作给出了结论和建议。

  • 标签: 英国 中国 临床及相关医疗保健 国际合作 文献计量
  • 简介:如果说鲁迅的《狂人日记》可以作为启蒙时期对现代性"吁求"的喻示,那么莫言的《酒》则可看作是现代性某种"后果"的喻示。二者不约而同地选取"吃"、"饮食"作为比拟历史、审视当下的切入口,暗含了一种有意无意的文化心机,聚焦了后发国家最为敏感的民族心理区域。由《狂人日记》到《酒》所象征的现代性无效和失败的后果,究其根源,首先来自于现代性本身的逻辑悖论,也昭示了这种悖论在进入中国历史文化语境中时,与传统文化的自我束缚属性实现了某种媾和,并与传统文化所特有的"酱缸效应"合谋促成了对现代性局限的放大和效果的抵消、分解。

  • 标签: 《狂人日记》 《酒国》 饮食 现代性 传统 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