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由筹资型国债向调控型国债转变邓淑莲我国央行定于今年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自此结束了国债作为单一筹资手段的历史,国债逐步由筹资型向调控型转变。这一转变将使国债成为重要的政策工具,从而必然在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运行中发挥更大作用。但国债转型并非易事,尤其在我国...

  • 标签: 国债发行规模 公开市场业务 短期债券 准公共产品 财政收入 期限结构
  • 简介:采用经济学规范研究方法,沿袭了模型阐释国债规模测量的主流研究路径——当前价值的借款约束模型和国债自然规模模型,从宏观和微观、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剖析了决定一国国债规模的关键要素,关注了不同模型下的均衡结果,获得了国债功能变迁下测量国债规模的组合模型。研究表明,在制度变迁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国债功能有显著的变化。国债功能的变迁是国债规模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理论上,现今的国债规模测量存在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交替呈现的基本特征。而在动态分析框架下,国债规模的测量受到宏观和微观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对理论模型结果进行了操作性解释,为实证研究搭建了必要的实施框架。研究认为,进一步地探寻测量国债规模组合模型的微观基础,是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 标签: 国债规模 功能变迁 模型阐释 测量模型
  • 简介:我国自1994年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已经经历了8个年头.2002年2月21日,我国第九次全面下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使得人们的视线再次转向与市场利率紧密相关的国债市场.

  • 标签: 国债 国债市场 问题 对策
  • 简介:维护国债市场规范运作的基础是国债的法制建设.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国债市场既符合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利益,也是国债法立法的根本目标.在国债法的立法中,应当以诚信、公开、公正、公平为原则,建立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并对现有的国债交易制度和监管制度加以调整,完善国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监督.

  • 标签: 国债 国债一级自营商 国债监管
  • 简介:浅析我国国债市场吉伍玫近几年来,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尤其是1994年下半年以来的国债交易市场,陡然增温,成了证券市场中的超级明星。在今年短短儿个月里、国债市场的单日成交金额从几十、上百亿元骤然激增为2月23日的8539.93亿元(含恶性透...

  • 标签: 国债市场 发行国债 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 财政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 简介:1998年8月.我国发行了1000亿元专项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水毁工程建设,但是在使用中,却发生了挪用、工程开工后要求追加投资、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专项国债的使用效益。本文从分析国债的运行效益入手,说明国债使用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国债管理,提高国债使用效益原则和对策。

  • 标签: 国债 国债政策 使用效益 财政赤字
  • 简介: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价1998年,我国经济面临十分严峻的局面:一是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到1997年经济增速下降为8.5%,同1992年14.1%的增长高峰相比,年均下滑1.1个百分点。二是国内需求不足,买方市场已经形成,许多企业生产经营十分困难。三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为我国产品出口带来极大困难。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 标签: 国债政策 中国 财政政策 债务管理 国债规模指标
  • 简介: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已进入了信息时代。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更加丰富,传播也更加快捷。任何一项工作,只有掌握了信息,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对市场经济来讲,信息即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报刊图书是商品,因而生产报刊图书的报社、杂志社、出版社更需...

  • 标签: 资料室 出版单位 图书馆统计 成语词典 报刊图书出版 新闻出版
  • 简介:近年来我国实施的以国债投资为重点的积极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暴露了其固有的弊病,可持续性有所减弱。其一,虽然当前国债投资并未产生挤出效应,但从长远看挤出效应不可避免;其二,近年来,国债发行规模和余额的急剧增加,某些指标超过了国际警戒线;其三,国债越来越多的用于消费性支出和使用的低效益造成了财政运行的高风险。为此,应继续增加国债投资,适度调整国债使用方向;加强与货币政策的配合,逐步推出结构性减税计划。

  • 标签: 国债 国债政策 财政政策 可持续性
  • 简介:一旦"政"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人走"只是为其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不应只考虑如何限制"人走政",而应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新政的成功率。近年来,对地方政府创新中"人走政"的分析,集中在地方领导视创新为"政绩锦标赛",因创新带有领导者个人色彩,在地方官员周期性调动下,导致人在政在,"人走政"。然而,这只是一种表层原因。从政策过程的角度看,"人走政"实际上是一种政策选择和淘汰过程。如果一项创新得到了民众、地方和中央政府的一致支持,就不会人走政

  • 标签: 政息 走政
  • 简介: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不仅将亚洲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拖入严重衰退的困境之中,也使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面对新的形势,我国政府于1998年作出了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借以扩大国内的有效需求的决策.到1998年底,我国共发行了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今年又计划再发行1500亿元.

  • 标签: 不能放松 功不可没结构调整 国债投资
  • 简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战略决策。四年来,我国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方面,通过连续不断的增发国债,扩大内需,不但成功地化解了亚洲金融危机,而且有效地应对了世界经济减缓的冲击,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势头。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财政加大了国债资金在西部的投入力度,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建设投资有了资金上的保证。

  • 标签: 国债资金管理 财政政策 财政资金 财政管理
  • 简介:中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是导致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增加的直接原因。由于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其中美元又占了绝大多数,因此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美国国债仍会是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国可以通过增加在海外资源方面的战略性投资,来逐步减少外汇储备。同时,中国应通过扩大内需,从根本上控制已经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加。

  • 标签: 中国外汇储备 投资 美国国债
  • 简介:<正>《政治与法律》1991年第4期所载《论要约》一文,读后受到很大启发。但是,对该文所持的“要约是一种条件的法律行为”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意见.“法律行为”一词,最早是1805年由德国法学家贺古在其所著的《日耳曼普通法》一文中提出来的,用以概括一切合法的民事行为。以后,德国学者萨维尼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法律行为理

  • 标签: 非法律行为 要约生效 意思表示 法律效果 受要约人 行为人
  • 简介:建立市场化法制化风险防范体系,是维护我国债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切实防范债券市场风险的现实需求。市场化是法制化的前提和基础,法制化是市场化的发展和保障,我国债券市场建立市场化法制化风险防范体系,就是要将债券市场风险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嵌入到债券市场法律制度之中,并以完善的风险防范规则体系为债券市场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处置提供制度保障。构建这一体系的核心问题在于协调债券市场风险防范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并按照市场化与法制化相结合的基本逻辑,明确制度构建中的价值旨向和基本原则,建立符合风险治理现代化要求的债券市场法律制度体系。

  • 标签: 债券市场 风险防范 市场化 法制化 政府与市场
  • 简介:合同相时性原则是契约法的基本原则。它曾经严格限定了契约责任的范围。随着合同相对性原则被突破,对第三人的保护力度得以加强。无论是德国法上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合同还是美国商法典中的利益第三人担责任,都扩大了合同对第三人的保护效力,从而使合同对第三人的保护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如何界定第三人的范围以及我国是否应该引如此制度也将在此文中予以论述。

  • 标签: 附保护第三人作用之合同 合同相对性 诚实信用原则 第三人
  • 简介:2002年11月3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作出宣判:“被告人徐长春犯贪污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挪用公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此时,徐长春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自己只有33岁呀,牢狱中的日子将会很漫长。自己一直梦想着能够出人头地,梦想用金钱

  • 标签: 宁夏 中宁县 国债 徐长春 贪污罪 挪用公款罪
  • 简介:新《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检察机关的创新之举,该制度在刚推出时引发了学界和舆论的争议。笔者从我国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非议的原因。在肯定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同时,认为实践中该制度的伦理色彩过于浓重,应重塑其价值,即主要体现为实用性、观察性、有限性。最后,通过评析新刑诉法的相关规定,阐述制度完善之策。

  • 标签: 新刑诉法 附条件不起诉 非议 价值重塑 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