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网络结帮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新动向。青少年网络帮派名目繁多,组织结构比较严密,结伙从事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抢劫等犯罪活动,社会危害性大。由于心理、生理等因素,结群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大特点,而网络虚拟社会管理不力和青少年成长教育的缺位是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的重要因素。预防青少年网络结帮犯罪,应净化网络环境,加强对青少年成长时期的教育,加强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网络社区组织和文化建设。

  • 标签: 预防青少年犯罪 网络结帮 犯罪预防
  • 简介: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脑及网络发展极为迅速,青少年的余暇活动有所转变。在众多的青少年新兴玩意中,上网行为是愈来愈普遍。然而,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同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或家长,我们见到很多青少年盲目地沉迷于传媒资讯及网络行为,情况令人忧心。本文尝试与读者一起探讨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行为的现象,并尝试探索一些有效对策及讨论家长应有的角色。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成瘾 辅导
  • 简介:4月5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规定社会各方面应当为校车通行提供便利,协助保障校车通行安全。遇交通拥堵时,交通警察应当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运载学生,可以在公共交通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共交通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

  • 标签: 安全管理条例 校车 保障 交通车辆 温家宝总理 国务院令
  • 简介:罹患重病,花季少女向死神叫板2001年8月中旬,正读初二的黄妮超连续数日小腿肿痛。伴有鲜红色的斑疹出现。妈妈林梅香赶紧带着她来到镇医院。“有可能是红斑狼疮,我们这里医疗条件有限,还是到大医院确诊一下吧.越快越好!”老医生的话让妮超的妈妈陷入了痛苦。

  • 标签: 女大学生 网络 日记 2001年 医疗条件 医院
  • 简介:近日,人民日报头版刊文:《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指出开放的中国需要文明法治健康的网络环境。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青少年群体已经成为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为了深入研究网络新媒体环境下舆论传播的特征,探索针对性的青少年工作的对策,芡青团北京市委于今年11月启动了《网络新媒体传播特征与青少年工作对策研究》课题,现将阶段性成果分享如下:前期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电话和问卷调查,累计对企业、农村、社区、高校、中学、社团、志愿者等领域的6000余名青年进行的电话访谈,通过团市委网站、CNNIC网站、八通网、望京网等社区网对18461名青年网友进行了网络调杏。二是深访网络名人和意见领袖。

  • 标签: 青少年工作 网络环境 传播特征 新媒体 电话访谈 青少年群体
  • 简介:公安部指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统一行动,成功破获全国首例特大网络吸贩毒案。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犯罪嫌疑人中大多数为青少年。据专案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涉案人员以18岁到35岁为主,占到了70%,年龄最小的仅有15岁。

  • 标签: 涉案人员 青少年 贩毒案 公安部 大网络 犯罪嫌疑人
  • 简介:为进一步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提高师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江津二中于2012年3月22日下午在学校大操场举行了法制安全报告会。江津区青少年维权岗的负责人、江津区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李素梅检察官为全校近5000名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法制知识课。报告会由胡才富副校长主持。

  • 标签: 法制意识 江津区 报告会 安全 自我保护能力 违法犯罪行为
  • 简介:目前,国际安全与世界秩序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在地区与世界的角色定位、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安全环境,以及未来中国外交应该是更加积极进取还是继续韬光养晦等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 标签: 中国角色 世界秩序 国际安全 秩序调整 安全环境 韬光养晦
  • 简介:本文对海淀区人民法院从2007年至2010年办理的未成年人案件中随机抽样的100件案件为样本,结合了其他一些真实案例,分析了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从互联网有害信息、互联网的交友通信功能、上网条件与上网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来看,认为网络上的色情、暴力等内容,网络交友通讯功能以及上网环境等不良因素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重要因素。为此,应通过强化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加强互联网信息过滤分级管理、建设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相适应的专门网络、加强互联网立法和以法治网的力度等措施,加强对未成年人和网络的管理。

  • 标签: 互联网 有害信息 交友通信 网吧 未成年人犯罪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