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印尼独立后,政府和人民在反对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的长期斗争中,在对外贸易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变革,使对外贸易的性质、特点和规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集中表现在:(一)采取果断措施,注意改革旧贸易体制,维护民族利益,为发展独立自主的对外贸易创造条件;(二)奉行多边贸易的方针,改变市场结构,发展互

  • 标签: 出口商品 市场结构 贸易体制 贸易关系 进出口贸易 工业制成品
  • 简介:欧盟作为一个强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贸易政策对世界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文章着重对欧盟的主要贸易政策-关税同盟理论、共同关税政策、反倾销与反补贴、农产品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优惠政策等进行评价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欧盟贸易政策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 标签: 欧盟 对外贸易政策 中国 影响 关税同盟 共同关税政策
  • 简介:<正>国际贸易市场不景气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萧条正在对印度尼西亚的对外贸易产生不良影响。这个国家的出口增长率由一九八○至八一年度(财政年度,从四月一日起)的百分之二十四点五下降为一九八一至八二年度的百分之六点六,出口值为二百三十七亿一

  • 标签: 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市场 出口增长率 出口值 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萧条
  • 简介:2008年是俄远东对外贸易经历了十年持续增长后贸易额出现萎缩的一年。2009年受国际经贸形势的影响,中俄贸易出现了十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远东地区对外贸易额也开始下滑,上半年其对贸易额下降了14个百分点,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 标签: 俄罗斯远东地区 对外贸易 关税政策
  • 简介:<正>新加坡一九八一年的对外贸易总值为一千零二十五亿新元,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十。如果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则实质增长百分之八。这是自一九七五年以来新加坡对外贸易增长率最低的一年。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欧美经济衰退导至世界贸易停滞不前,一九八一年世界贸易下降百分之一,如剔除物价上涨和汇率因素,实际降幅更大。(二)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加强,限制与影响了新加坡的出口。

  • 标签: 对外贸易 新加坡 世界贸易 通货膨胀 欧美经济 物价上涨
  • 简介:长期以来,外贸在远东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辅助作用,同国外市场的贸易联系仅仅补充了地区之间的交流,同时远东的出口额已超过了其他一些大经济区,远东的个别出口品种在国家创汇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80年代后期,原木出口占全苏木材出口的40%左右,鱼占26.5%,鱼罐头占22.3%,但外贸对远东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还是有限的.直至90年代初期,远东经济的出口定向仍保持在以对本地区原材料部门的粗放性发展集中投资为基础,这有利于出口的稳定增长.

  • 标签: 俄罗斯远东 外贸易 滨海边疆区 外资企业 哈巴罗夫斯克 远东地区
  • 简介:孟加拉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贸易自由化改革,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调整进出口政策、逐步放松进口商品数量限制、大幅降低关税以及大力促进商品出口等。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济发展稳步增长、商品出口大幅增加、成衣业崛起。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出口商品结构较为传统和单一、出口市场高度集中在欧盟和北关。因此,孟加拉国应继续深化改革,在“三个多元化”上多下功夫,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标签: 孟加拉国 对外贸易自由化 改革 成绩
  • 简介:1997年泰国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4%。系自1957年(该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为-1.6%)以来,隔了40年后再次出现的经济负增长。1998年的预测经济增长率为-4.0%—5.5%,预计将进一步衰退(根据1998年5月26日经泰国政府同意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意向书)。

  • 标签: 泰国 按美元计算 进口贸易额 日本贸易振兴会 进口额 白皮书
  • 简介: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对外贸易迅猛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外贸大省。截至2007年年底,福建省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达5018.16亿美元(居全国第七位),其中出口总额2929.07亿美元,进口总额2089.09亿美元。随着外贸的稳定发展,其对福建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不断凸显。2007年全省进出口总值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61.25%,出口总值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53.67%。“以外贸为增长引擎”的战略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地贯彻和实施。

  • 标签: 对外贸易 福建省 经济增长关系 地域结构 地区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 简介:欧盟东扩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上的一件大事,中东欧的10个候选国将被纳入欧盟的范畴,这对于欧盟现有成员和中东欧国家本身都将产生巨大影响,从而使其对外贸易地理流向发生变化。本文从欧盟对外贸易在区域内外的分配和区域外部各国问的分配两个层面对影响贸易地理流向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欧盟 对外贸易地理流向 区域内部贸易 区域外部贸易 欧洲一体化
  • 简介:1.头十一个月对外贸易逆差达四十七亿八千多万镑英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食品都依赖进口。国际市场原材料和食品价格的急剧上涨和英镑比价的大幅度下跌,使进口货价格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出口货价格的增长。据英国贸易工业部公布的数字,一九七三年十月和十一月这两个

  • 标签: 黄金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逆差 对外贸易逆差 工业原材料 市场原材料 外贸逆差
  • 简介:吉斯卡尔·德斯坦在一九七四年一月八日曾经谈到,由于石油危机,法国在一九七四年为进口石油要比往年增加三百亿法郎(约合六十亿美元)的开支,从而使法国对外贸易失去平衡。(《人民日报》1974年1月22日)

  • 标签: 石油危机 四年 德斯坦 一百六 九六 外贸逆差
  • 简介:明代后期(1567—1644年),在“倭乱”基本平定的前提下,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洋。于是,私人海外贸迅速地发展起来,“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舟余)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其贸易范围之广,“西至欧罗巴,东至日本之吕送(宋)、长岐(崎)”,具体地点有“西洋则交趾、占城、暹罗、下港、加留吧、柬埔寨、大泥、

  • 标签: 明代后期 海外贸易 福建巡抚 隆庆 资本主义萌芽 王在晋
  • 简介: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活动,基本上沿袭了明中叶以来海澄月港请给商引贩贸东西二洋的传统,因而在海外贸的结构上,仍可以东、西二洋来划分。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海内外形势的变化,明末清初的民间海外贸结构也有其自身的特色。本文拟就明末清初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的商品结构与市场结构,进行初步的考察和分析,从而来探讨这一时期民间海外贸结构的发展演变进程。

  • 标签: 海外贸易 商品结构 市场结构 英国东印度公司 商引 明中叶
  • 简介:1776年以来,美国的对外政策可分为地区主义和全球主义两个时期。通过回顾这两个时期的美国对外政策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积极入世,干预世界事务,并且对各个时期的国际关系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近年来,美国这种“积极入世型”的对外政策正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21世纪国际关系的主流将是大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美国的对外政策也将依此作出调整,从而进入全球伙伴主义时期

  • 标签: 美国 对外政策史 地区主义时期 全球主义时期
  • 简介:自俄罗斯独立以来,俄政府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外贸发展,但由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俄罗斯外贸一直没有走上合理发展的轨道,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亟待解决.俄罗斯应该调整现行外贸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借助即将入世的有利条件,改变单一的能源外贸的被动局面,促进外贸的发展.

  • 标签: 俄罗斯 外贸 政策 措施
  • 简介:德国统一后的对外政策存在摇摆和多面性的特点.除强调多边主义、推动欧洲一体化外,德国的对外政策也越来越体现出很强的地缘特色,这种更加本质性的东西来源于于它自身的定位,特别是在地缘和文化层面的定位.统一以后,德国的身份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定位已经基本成型.这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德国未来的政策走向,并进而影响大国关系全局.

  • 标签: 中欧 德国 外交战略 身份定位 中间人 对外政策
  • 简介:美国总统候选人的政策主张体现了当前美国政治精英层、智库和学术界的主流认识。两党候选人对外政策比较研究不但对今后美国对外政策走向的预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学术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奥巴马和麦凯恩政治记录及其竞选顾问团思想倾向的分析,认为两党候选人对外政策理念未摆脱各自党派的底色,奥巴马倾向于自由主义,麦凯恩则倾向于现实主义。两人在对外政策上有相同的战略目标、相似的竞选策略,分歧在于具体政策路径。在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经济、安全和民主问题上,两人分歧明显。在对华关系上,奥巴马更注重民主、人权本身,麦凯恩则更加务实。

  • 标签: 美国 总统大选 对外政策 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