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和标准。国家赔偿主要包括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行政赔偿实行单一归责原则,即违法归责原则;司法赔偿实行二元归责原则,即有限违法归责原则兼采无过错责任原则。在实践中公安机关应注意刑事司法赔偿中的一些特殊规定,正确处理国家赔偿问题。

  • 标签: 国家赔偿 归责原则 行政赔偿 司法赔偿
  • 简介:归责原则是确立国家赔偿制度的首要问题。随着我国《国家赔偿法》的颁布和实施,有必要对此进一步探讨。一、确定归责原则的意义归责,即责任的归属。侵权法上的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的根据和标准,没有一定的归责原则,侵权责任的归属必然无序化。一定的归责原则不仅贯穿于整个侵权行为法之中,而且对各个侵权法规范起着统帅作用,是侵权立法的指导方针;一

  • 标签: 国家赔偿 侵权行为法 公务过错 法上 过错责任原则 国家补偿
  • 简介:国家赔偿作为作出违法或不当侵权行为的国家机关依法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因无受害人的主张而当然免除,有关侵权机关更应该主动承担。国家机关的主动赔偿应成为我国国家赔偿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 标签: 中国 国家赔偿 法律责任 主动赔偿原则 认定标准 被动赔偿
  • 简介:2010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赔偿法进行了修订,对包括国家赔偿程序在内的内容进行了修订,但在国家赔偿委员会的设置、赔偿程序的履行和执行程序等方面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因此,笔者建议:改善赔偿的程序,加强透明度;尽快建立申请人参与的听证制度;建立专家咨询的制度和单独的国家赔偿基金;完善国家赔偿的履行与执行程序。

  • 标签: 国家赔偿 赔偿委员会 听证制度 专家咨询
  • 简介:在限制国家权力滥用,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国家机关及公务员依法享有取得国家赔偿、行政赔偿、司法赔偿的权利上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无论从司法实践还是从社会生活来看,并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完美效果,笔者就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作一些探讨.

  • 标签: 精神 损害 赔偿
  • 简介:已经施行了15年之久的《国家赔偿法》,正显露出诸多"不适"症状:门槛高、标准低、范围窄、程序乱,等等。修改完善《国家赔偿法》,应当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扩大国家赔偿的范围;提高国家赔偿的标准,增加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取消违法确认程序,完善国家赔偿的程序规定;确立国家补偿制度。

  • 标签: 《国家赔偿法》 修改完善 归责原则 赔偿范围 赔偿标准
  • 简介:我国《国家赔偿法》在赔偿标准上一直采用的是抚慰性标准,这种标准在国家赔偿制度建立初期或许有其合理性和现实依据,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法治进程的加快,已明显失去了继续存在的基础。从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切实体现国家赔偿补偿功能的要求及理顺各类侵权赔偿的标准尺度出发,我国宜采用补偿性国家赔偿标准,并进行相应的程序调整。

  • 标签: 国家赔偿 赔偿标准 抚慰性标准 补偿性标准 程序
  • 简介:国家赔偿法》将违法作为归责原则,在理论与实践中均存在着缺陷。以违法作为归责原则,侧重于对国家行为合法性的价值评判,限制了求偿申请人的赔偿请求,降低了国家赔偿的责任标准。违法是国家赔偿责任构成之单独要件,不是归责原则。在重构我国赔偿法的归责原则时,应确立以过错原则为主,以无过错原则为辅的国家赔偿归责体系。

  • 标签: 国家赔偿归责原则 违法原则 过错原则 无过错原则
  • 简介:2001年11月17日晚7时,当在广东省东莞市打工的陈庆龙驾驶厂里的汽车经过该市常平镇桥沥检查站时,东莞市公安局常平镇分局属下治安大队的治安队员,以其“前晚曾经在该站撞伤一治安队员”为由,将陈庆龙拦下。随后,常平公安分局民警陈某将陈庆龙及其汽车一起带回常平公安分局。

  • 标签: 陈庆龙国家赔偿案 中国 公安工作 广东 《人民警察法》
  • 简介: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将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和施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改进执法工作,都

  • 标签: 赔偿义务 《国家赔偿法》 社会主义民主 法制建设 赔偿委员会 刑事赔偿
  • 简介:案例2015年8月4日,李某因涉嫌抢夺罪被某公安分局刑事拘留。在拘留期间,李某多次更改口供。同年8月11日,该公安分局向同级检察机关提请批准逮捕,8月17日,检察机关决定不予批准逮捕。次日,公安分局对李某监视居住。2015年9月28日,公安分局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016年3月18日,检察机关以该案认定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的条件决定对李某不起诉。李某恢复人身自由后,称在拘留期间遭受刑讯逼

  • 标签: 刑讯无罪释放 无罪释放申请 申请国家赔偿
  • 简介:新《国家赔偿法》在赔偿范围、赔偿标准、赔偿程序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并且历史性地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了国家赔偿范围,彰显立法的人性化理念,进一步实现了美誉为“对宪法承诺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兑现法”的价值目标。但此次法律修改并没有一步到位,在诸多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遗留问题,阻碍着立法人性化理念的深入贯彻。因此,正视与反思此次立法修改,进一步强化立法人性化理念,就需要充分贯彻结果归责原则,进一步扩大赔偿范围;完善配套法规,落实精神损害赔偿;扩大举证倒置范围,保障受害人的诉权;改进先行处理程序,提高国家赔偿的效率。

  • 标签: 国家赔偿法 人性化理念 理念 强化
  • 简介: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主要有过错归责原则、违法归责原则和以过错为主、危险责任为辅归责原则的几种立法例体系。针对我国现行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存在的一些缺陷,应以违法归责原则为主,以结果、过错、无过错等归责原则为辅来重构我国的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体系。

  • 标签: 国家赔偿法 归责原则 缺陷 重构
  • 简介: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已经出台,此次修法力度较大,其中新法第17条关于刑事拘留赔偿的问题引起极大关注。与旧法相关规定相比,新法第17条有进步之处,但也存在不足。

  • 标签: 国家赔偿 刑事拘留 第17条
  • 简介:国家赔偿法修正案实施后对公安机关的行政执法、刑事执法工作产生影响。广大执法民警要严格规范执法,尽最大可能杜绝和减少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违法侵权行为的发生,尊重和保障人权,积极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执法公信力,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使公安工作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期待,真正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 标签: 国家赔偿法 规范执法 公安执法工作
  • 简介:1案情摘要2001年8月29日凌晨,叶某某在广州市某推拿按摩中心与该中心负责人何某某发生争执并斗殴,何某某的母亲莫某某在劝阻过程中被叶某某打伤,后叶某某和何某某均被带至派出所。莫某某被送往广州某医院诊治,该医院为莫某某拍摄了X光片,诊断莫某某左腕舟骨骨折,并用石膏绷带固定患肢。当日,公安局根据体表检验和医院的病历资料作出法医学鉴定,认为“莫某某的损伤已构成轻伤”,并据此于次日对叶某某实施拘留,同年9月30日改取保候审。2001年12月3日,检察院指控叶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公诉。2001年12月13日,法院委托中山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对受害人奠某某的伤势进行重新鉴定。鉴定期间,伤者莫某某在广州另一家医院再次进行X光片检查,确诊莫某某左腕诸骨未见骨折。

  • 标签: 故意伤害 X光片 证据效力 赔偿案 法医学鉴定 广州市
  • 简介:我国《国家赔偿法》对保障和救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不完善之处也在实施中日益暴露。结合刊登于《楚天都市报》2006年5月1日第13版的“重大交通肇事疑犯为何无罪释放”一案,根据国家赔偿的充分救济原则,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刑事赔偿范围和程序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 标签: 交通肇事案 刑事赔偿范围和程序 怠于履行职责行为 充分救济原则 国家赔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