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作者通过对近3年来涉及电子病历真实性争议的司法案件进行研究,发现因为电子病历存在特殊表现形式,在司法裁判中存在对电子病历真实性判定标准不一、电子病历鉴定普及率较低以及责任归属认定不一致的裁判困境。为有效推行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可以从统一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标准、加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管理和委托第三方存储方面进行诉前预防,确保其证据力;通过确定病历真实性的认定标准、完善电子病历司法鉴定制度和明确病历不真实的责任归属方面完善该类医疗损害案件的诉中处置。

  • 标签: 电子病历 真实性 司法案件 实证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索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相关文献,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挑战。方法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记录""电子病历"为检索词,采用主题检索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2019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用SATI、Netdraw、VOSviewer、UCINET、CiteSpace等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从整体视角分析并可视化展现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的力量分布、热点主题与演化趋势。结果检索共获得2 146篇文献。研究发现,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研究领域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核心作者群,但尚未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权威机构,良好研究生态正在逐步形成;现有研究凝聚出7个热点主题,并呈现明显的技术化倾向。结论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安全保护、全国一体化系统整合、应用绩效提升机制以及健康档案数据产业化等问题,既是未来发展机遇,也是面临的重大挑战。

  • 标签: 信息管理 电子健康档案 文献计量学 知识图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烟IQOS气溶胶对小鼠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 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香烟组和IQOS组,每组8只。对照组小鼠给予呼吸新鲜空气,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置于自制染毒箱中,IQOS气溶胶或烟雾暴露1 h/d,5 d/周,共处理24周。观察每组小鼠一般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测量其肺功能;取各组小鼠肺组织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及测量平均肺泡直径。结果实验结束后对照组小鼠活动正常,精神好,食欲佳,体质量呈上升趋势;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出现精神萎靡、食欲降低,体质量较同时间点正常组均降低(P值均<0.05),IQOS组与香烟组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37,P>0.05)。IQOS组和香烟组小鼠第50毫秒用力呼吸容积(FEV0.05)/用力肺活量(FVC)、组织阻尼、组织弹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FVC和气道阻力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QOS组小鼠的FEV0.05/FVC、组织阻尼、组织弹性、FVC及气道阻力与香烟组小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对照组小鼠肺泡结构完整;IQOS组及香烟组小鼠肺泡腔扩大,部分肺泡间隔断裂,肺泡腔融合,肺气肿形成;IQOS组及香烟组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QOS组与香烟组肺泡平均线性截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7,P>0.05)。结论长期电子烟IQOS气溶胶暴露会影响小鼠肺功能,它可能不是传统香烟的很好替代品。

  • 标签: 动物模型 小鼠 香烟烟雾 电子烟IQOS
  • 简介:摘要目的加深对电子烟相关肺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救治的67岁男性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的病例,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UHPLC-MS/MS)测定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维生素E醋酸酯(VEA)和四氢大麻酚(Δ9-THC)浓度,总结该病例诊断及成功治疗经验。以“Vaping-Associated Lung Injury”“vape”“e-cigarette”“electronic cigarette”“EVALI”“electronic nicotine device”“lung”“injury”“case”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检索2020年7月前报道的EVALI病例文献,并结合文献对目前报道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病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208例患者中,男149例(71.6%),女59例(28.4%),中位年龄27岁(17~67岁),60岁以上老年人2例(1%),电子烟使用中位时间为90 d(2周~3年);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热、胸痛、咯血,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痛或腹泻症状者亦多见。胸部CT最多见的表现为双肺磨玻璃影(119例,57.2%);共70例患者完善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结果巨噬细胞比例为(49.5±29.8)%,肺泡灌洗液泡沫样巨噬细胞阳性者65例(92.9%),中性粒细胞比例为(34.7±28.7)%,淋巴细胞比例为(10.1±7.4)%,嗜酸细胞为(2.4±3.6)%;共计132例(63.5%)患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162例(77.9%)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激素治疗的最小初始剂量为甲泼尼龙40 mg,最大初始剂量为甲泼尼龙500 mg,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共计48例(23.1%),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患者共计10例(4.8%);202例(97.1%)患者治疗好转,6例(2.9%)死亡。结论临床医生要提高警惕,并加深对电子烟相关肺损伤这一疾病的认识,早期识别该疾病并及时诊治。建议加强对电子烟的规范管理,避免电子烟相关肺损伤相似情况在我国发生。关于电子烟肺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 标签: 电子烟 急性肺损伤 维生素E醋酸酯 电子烟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作者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建设电子护理临床路径的过程中融入症状管理循证实践的成果,以"化疗前全面评估""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化疗相关性腹泻"为例,介绍循证实践在电子护理临床路径中的应用。通过项目的实施形成了规范的电子化护理临床路径操作流程;护理人员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引入了护理新工具、新流程和新技术;同时帮助降低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从而达到减轻患者疾病负担、提高肿瘤护理效率的"双赢"目标。

  • 标签: 临床路径 循证实践 症状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质量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效果,改进无菌物品的追溯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6月至12月实施该系统前为常规组,2019年1月至6月实施该系统后为研究组。在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物品200件进行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和使用情况等质量合格率的统计和比较调查。工作人员30名,其中男6名,女24名;年龄范围为26~58岁,年龄(40.27±7.61)岁。实施前后对30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发放、使用等环节的合格率分别为99.0%(198/200)、98.0%(196/200)、99.5%(199/200)、99.5%(199/200)、99.5%(199/200)、99.5%(199/200)、99.5%(199/200)、99.0%(198/200),均高于常规组的90.5%(181/200)、72.5%(145/200)、91.5%(183/200)、94.5%(189/200)、95.5%(191/200)、95.0%(190/200)、95.0%(190/200)、89.0%(178/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满意率为93.3%(28/30),高于常规组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质量追溯系统能显著加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该系统条形码的应用使各个流转节点数据准确清晰,具有可追溯性,显著提高无菌物品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医疗差错的发生,降低运营成本。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电子质量追溯系统 物品质量合格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磁共振的静态磁场、梯度磁场及射频磁场可使心脏电子器械产生移位、发热及功能改变,一直以来置入传统心脏电子器械(CIED)的患者被认为是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绝对禁忌证。然而约50%~70%置入传统CIED的患者后续仍存在MRI检查的需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患者筛查及适当的器械程控,置入传统CIED的患者可以安全地进行MRI检查,既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也不会导致CIED程控参数发生明显变化。该文将对置入传统CIED的患者行MRI检查安全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非兼容型心脏电子器械
  • 简介:摘要心肌细胞利用葡萄糖、脂肪酸、乳酸及酮体等多种底物产生能量,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舒缩功能。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异常改变与多种心脏疾病相关,如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等。放射性核素显像作为一种无创性功能检查方法,能够用于心肌细胞代谢状况的评价。放射性核素心肌代谢显像剂是由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心肌代谢底物及其类似物,在临床上分为氧代谢显像剂、糖代谢显像剂和脂肪酸代谢显像剂。笔者就近年来有关正电子核素心肌代谢显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放射性核素显像 正电子显像剂 心肌代谢
  • 简介:摘要2020年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及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对2012年发布的《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术后随访的专家共识》进行更新,新共识充分体现了该领域的技术发展,更加详细地规范了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术后随访。内容涵盖了磁共振成像兼容的CIED、无导线起搏器、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植入型心电事件记录仪及常规起搏器、心脏再同步治疗、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等的随访建议,使CIED的随访更加规范、高效。

  • 标签: 指南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 随访
  • 简介:摘要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并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为减轻检查过程中患者的不适与痛苦,无痛性检查已成为改善舒适性有效的措施之一。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常用的麻醉方式有局部黏膜表面麻醉、局部麻醉联合表面镇静镇痛及全身麻醉,但患者依旧存在不耐受的情况,可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疼痛等不良反应,依从性及舒适度体验较差,从而影响检查结果。因此,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过程中使患者达到最舒适的状态对临床诊疗至关重要。本文就检查过程中不同麻醉方式下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及相应的干预措施予以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舒适度 无痛技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5 T磁共振引导放疗中的电子流效应(ESE)及其对射野外剂量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Monaco系统研究了均匀射野(5 cm × 5 cm)在规则几何模体外入射端和出射端的空气中ESE。其次,回顾性地选取在常规加速器上接受过放疗的1例喉癌病例和1例乳腺癌病例,重新用Unity机器模型在Monaco系统中进行剂量计算,研究磁场下ESE对射野外皮肤剂量的影响。结果在磁场作用下,规则几何模体的入射端和出射端都观察到ESE效应,但出射端ESE明显强于入射端。在喉癌病例中,ESE现象不明显,对射野外皮肤剂量影响很小。在乳腺癌病例中,射野外ESE会延伸到下颌附近,导致下颌皮肤剂量升高,1 cm3体积对应剂量D1 cm3=454.6 cGy。添加1 cm虚拟防护膜后,下颌皮肤剂量D1 cm3降低到113.6 cGy,几乎与无磁场情况下相当(D1 cm3=92.5 cGy)。结论磁场下的ESE会改变射野外的剂量分布,导致局部剂量升高。在喉癌病例中ESE不明显,但对于乳腺癌病例,ESE可延伸到下颌位置,外加防护膜对ESE具有较好的屏蔽效果。

  • 标签: 磁共振加速器 磁共振引导放疗 电子流效应 野外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化智能管理系统在电子自控镇痛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选择2018年6—8月及2019年3—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7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比较应用电子镇痛泵智能管理系统前后70名医护人员镇痛泵取用时间及医护满意度指标。结果应用电子镇痛泵智能管理系统前医护人员平均取用镇痛泵时间为(3.725 ± 0.332)min,医护满意度为64.29%(45/70);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后医护人员平均取用镇痛泵时间为(1.901 ± 0.237) min,医护满意度为97.14%(68/70),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197,χ2值为8.425,P<0.05)。结论电子镇痛泵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医护人员镇痛泵取用时间有效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效率,实现了麻醉科电子自控镇痛泵网络化的管理。

  • 标签: 电子自控镇痛泵 智能管理 术后疼痛 麻醉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络化智能管理系统在电子自控镇痛泵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选择2018年6—8月及2019年3—6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70名医护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比较应用电子镇痛泵智能管理系统前后70名医护人员镇痛泵取用时间及医护满意度指标。结果应用电子镇痛泵智能管理系统前医护人员平均取用镇痛泵时间为(3.725 ± 0.332)min,医护满意度为64.29%(45/70);智能管理系统应用后医护人员平均取用镇痛泵时间为(1.901 ± 0.237) min,医护满意度为97.14%(68/70),应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6.197,χ2值为8.425,P<0.05)。结论电子镇痛泵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医护人员镇痛泵取用时间有效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提升了医护人员的临床工作效率,实现了麻醉科电子自控镇痛泵网络化的管理。

  • 标签: 电子自控镇痛泵 智能管理 术后疼痛 麻醉 质量
  • 简介:摘要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远程随访可以减少常规随访次数、优化器械管理和疾病管理、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改善患者生存率。因此,国内外专家共识均推荐将远程随访作为所有CIED患者的标准随访管理策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远程随访尤其重要,减少了面对面诊室随访,避免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又能安全有效地管理患者。国内尽管已开展了远程随访,但应用严重不足,今后应加大力度,推进远程随访技术的广泛应用。

  • 标签: 随访研究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 远程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电子鼻对大鼠伤口常见病原菌感染的检测,探讨电子鼻用于临床快速筛查病原菌类型的可行性。方法45只SD大鼠腰大肌处左右两侧划开伤口,根据伤口处涂抹标准菌液类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金葡组)、大肠杆菌组(大肠组)、铜绿假单胞菌组(铜绿组)、鲍曼不动杆菌组(鲍曼组)、肺炎克雷伯杆菌组(肺克组),每组9只,3 d后取伤口脓液进行培养。电子鼻检测5种标准菌液,使用神经网络(BP)计算标准菌液的总体识别率和单个识别率,建立标准菌液特征图谱。电子鼻检测各组伤口脓液,直观比对伤口脓液雷达图谱与标准菌液特征雷达图谱的重合度,比较各组伤口脓液的电子鼻检出率。送检各组伤口脓液,比较各组伤口脓液的临床检出率。比较电子鼻和临床对伤口浓液检测的一致性。结果5种标准菌液的BP总体识别率为93.2%,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BP单个识别率均可达99.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均可达88.0%以上。电子鼻检测伤口脓液雷达图谱与标准菌液特征雷达图谱的重合度高。伤口脓液的电子鼻检出率中金葡组、大肠组检出率最高(100.0%),其次为肺克组(88.9%),铜绿组、鲍曼组最低(72.2%),铜绿组、鲍曼组与大肠组、金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脓液的临床检出率中金葡组、大肠组和肺克组均为100.0%,铜绿组为94.4%,鲍曼组为66.7%,鲍曼组与金葡组、大肠组和肺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铜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子鼻和临床对伤口脓液检出率比较的Kappa系数为0.475。结论电子鼻检测可获得动物伤口脓液与标准菌液重合度高的特征图谱,电子鼻检测与临床检测具有中等程度一致性,为电子鼻用于临床快速筛查病原菌类型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 标签: 细菌 感染 大鼠 电子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及湛江西南医院泌尿外科采用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65例患者资料,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43.8±8.5)岁,分析其结石大小、部位、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等资料,总结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46例患者一期手术成功,19例因输尿管软镜鞘置入困难,留置双J管2周后二期手术成功。结石累计最大径线(23.3±6.8)mm,碎石时间(29.46±10.53)min;手术时间(42.18±15.35)min,术后住院时间(2.3±1.2)d。4例(6.15%)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包括发热、血尿、腰痛等,经治疗后均顺利恢复。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89.2%(58/65);结石直径≤20 mm组54例(83.1%),结石清除率为92.6%(50/54);结石直径>20 mm组11例(16.9%),结石清除率为72.7%(8/11);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肾下盏结石22例,其中肾盂下盏漏斗夹角(IPA)>30° 14例,结石清除率为85.7%(12/14);IPA≤30° 8例,结石清除率为62.5%(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1)。结论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但对于直径>20 mm、IPA≤30°上尿路结石的疗效需增加病例数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一次性 输尿管软镜 结石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温州市高中生卷烟和电子烟使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中国青少年卷烟流行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温州市高中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2020年9—11月间抽样,发放《中国青少年烟草流行调查问卷》给高中生匿名填写,收集学生的一般情况、卷烟和电子烟使用行为等资料,采用χ²检验分析不同特征学生的尝试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现在卷烟使用率、现在电子烟使用率、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并用logistics回归对温州市高中生吸卷烟、使用电子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 785份,回收有效问卷3 740份,回收有效率为98.80%。高中生尝试吸卷烟率为11.79%(441/3 740),现在吸卷烟率2.57%(96/3 740),尝试电子烟使用率10.00%(374/3 740),现在电子烟使用率2.86%(107/3 740),电子烟和卷烟双重使用率0.99%(37/3 740)。男生、职业高中、父母吸烟的学生尝试吸卷烟率、现在吸卷烟率、尝试电子烟使用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及父母不吸烟的学生(均P<0.05),其中男生、职业高中的学生现在电子烟使用率分别高于女生、普通高中学生(均P<0.05)。好朋友吸烟[6.076(2.872~12.855);4.630(2.656~8.071)]、职业高中[3.226(1.877~5.546);2.238(1.432~3.496)]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使用卷烟、电子烟的共同危险因素。而认为吸烟与否对社交聚会无差别[0.160(0.077~0.331);0.193(0.096~0.387)]或认为社交聚会时吸烟更不舒服[0.037(0.018~0.077);0.155(0.083~0.288)]是温州市高中生卷烟、电子烟使用的共同保护因素。除此之外,吸卷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过去7 d暴露于二手烟[2.194(1.129~4.262)]、被赠送免费烟草制品[2.836(1.018~7.905)]、校园里看到有人吸烟[2.072(1.111~3.863)]。吸卷烟的保护因素还包括未去过烟草零售点未暴露于烟草广告和促销[0.241(0.123~0.473)]、认为吸烟使年轻人吸引力减少[0.280(0.116~0.676)]。对于电子烟使用,男生是高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的危险因素[1.831(1.100~3.050)],相对于城市,农村学校是高中生吸卷烟的危险因素[1.942(1.084~3.478)],却是电子烟使用的保护因素[0.639(0.410~0.994)]。结论温州市高中生现在吸卷烟率、现在使用电子烟率较低,职业高中、好朋友吸烟为其现在使用卷烟和电子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吸烟 高中生 流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细电子支气管镜在气管支气管结核精准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南京市第二医院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经常规支气管镜未诊断但经超细支气管镜诊断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33例作为病例组,对同期入院的经常规支气管镜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以相同年龄、性别为配对原则随机选择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病原学检出率及直视观察气管支气管病变阳性率。并对病例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表现、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0~4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不符合,但病例组5~10级支气管镜下表现符合该病镜下诊断标准。病例组病原学检出率(75.76%,25/33)与对照组(78.79%,52/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7,P>0.05)。病例组患者以咳嗽(90.91%,30/33)、咳痰(60.61%,20/33)为常见临床症状;结节影(84.85%,28/33)为常见影像表现;Ⅳ型(瘢痕狭窄型)(51.52%,17/33)为常见气管镜下分型;病变好发部位:上叶尖后段>背段>舌段/中叶>基底段。结论超细支气管镜检查可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变诊断阳性率,但不能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若影像学符合气管支气管结核常见表现,但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可换用超细支气管镜检查,提高气管支气管结核的检出率。

  • 标签: 支气管镜 超细电子支气管镜 气管支气管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48例,均合并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术前给予骨科影像学检查,并行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术式治疗。回顾性分析其围术期指标及术后末次随访时椎体情况。结果48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6~18个月随访,手术时间( 118.06±17.97) min,术中出血量( 246.25±121.05) ml,切口长度(2.99±0.19)mm。术后末次随访时,48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椎间隙高度、椎体滑移度及滑脱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0、18.050、22.580,P<0.01)。结论新型电子内镜下改良PLIF术治疗腰椎滑脱效果确切,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 标签: 脊椎 新型电子内镜 椎管狭窄 椎体滑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2塑料闪烁体探测器在兆伏级光子束和电子束辐射中的性能。方法采用直线加速器提供的光子束和电子束能量对W2闪烁体进行数据采集。研究内容包括静电计读数稳定性、W2剂量和剂量率线性以及角度响应,同时研究W2校准系数给剂量测量带来的不确定度。结果静电计读数稳定性平均值的标准偏差在0.03~0.47之间;W2剂量的线性回归因子均为1.0;剂量率线性的最大偏差为0.61%;6和10 MV的切伦科夫校准因子(CLR)分别为0.741和0.746,6、9、12和15 MeV的CLR分别为0.750、0.753、0.757和0.757。照射能量为15 MeV时剂量不确定度最大,偏差为3.15%。结论经双通道信号测量修正得到的信号不随角度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在高能电子束流下也成立。证实切伦科夫校准因子线性良好,该探测器可应用于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非共面射野剂量学测量。

  • 标签: W2塑料闪烁体 切伦科夫校准因子 角度响应 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