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王纯 王筱雯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年第21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武汉 430019 江汉大学医学院,武汉 43005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肾脏内科(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武汉 430019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CKD)是一种进行性全身性疾病,在肾病患儿中很常见。随着病程的进展,患儿逐渐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肾性骨营养不良、异位钙化、心血管疾病及生长发育迟缓、肾脏纤维化等类似衰老的表现。Klotho基因与人类衰老密切相关。Klotho蛋白高表达于肾脏,是CKD矿物质和骨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并具有抗衰老、抗血管钙化、调节生长发育、抗纤维化等多种功能。CKD患儿早期,血和尿Klotho蛋白水平均下降。补充外源性Klotho蛋白或激活内源性Klotho蛋白的产生可减轻CKD的肾脏纤维化、改善矿物质和骨代谢、减轻血管钙化并延缓CKD的进展。现从Klotho基因和蛋白的基本特性、Klotho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血管钙化、CKD矿物质骨病和CKD患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Klotho蛋白 血管钙化 矿物质骨病 生长发育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钾血症是慢性肾脏(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升高,且反复发作、发生间隔逐渐缩短。高钾血症反复发作,会增加CKD患者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因此,需要长期规范化管理。高钾血症长期管理措施包括低钾饮食、避免使用诱发高钾血症药物、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适当使用相关药物促进肾脏或肠道排钾。近年来,新型口服降钾药在我国获批上市,给肾内科医师治疗CKD高钾血症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本文旨在对CKD高钾血症长期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而为提高临床高钾血症综合长期管理水平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肾功能不全,慢性 高钾血症 阳离子交换树脂类 长期管理 饮食控制 新型口服降钾药物
  • 简介:摘要脑卒中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致残率高等特点,是全球第二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慢性肾脏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导致脑卒中复发、预后差、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本文就慢性肾脏引起的脑卒中及其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进行综述,以便早期进行预防、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 标签: 肾病,慢性病 卒中
  • 简介:摘要为加强透析前期和初始透析慢性肾脏(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管理,《中国围透析期慢性肾脏管理规范》专家组编写了本规范。规范首先提出"围透析期CKD"的概念及特征,其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治疗费用显著增高,同时肾小球滤过率快速降低,需要强化管理;接着本规范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围透析期CKD患者病情评估指标与频率、肾脏替代治疗时机与模式选择、透析充分性评估、围透析期常见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最后提出了围透析期CKD的未来研究方向。围透析期CKD管理一直是肾脏临床的难点,本管理规范的制定、宣传及落实能够提高我国围透析期CKD患者的管理水平,从而对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肾替代疗法 疾病管理 慢性肾脏病 围透析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卒中已成为中国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类型。与此同时,慢性肾脏(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病率也日益增高,且与缺血性卒中具有许多相似的危险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KD会增高缺血性卒中的发病、严重程度和转归不良风险,但其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对于伴有CKD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均缺乏充分的证据。文章就CKD与缺血性卒中的联系以及治疗和预防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肾功能不全,慢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CKD)病因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对中日友好医院1990—1991年173例、2009—2010年956例及2018—2019年1 440例CKD住院患者病因进行总结,分析3个时间段中青年组与老年组CKD的病因构成和演变。利用χ²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两两比较应用Bonferroni法校正。结果1990—1991年、2009—2010年和2018—2019年CKD的第一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52%)、慢性肾炎(35%)和糖尿(36%)。3个时间段的CKD病因构成有显著差异(χ²=74.375,P<0.001),其中糖尿(χ²=14.847,P=0.001)和高血压(χ²=12.279,P=0.002)导致的CKD占比呈上升趋势,慢性肾炎(χ²=19.976,P<0.001)占比呈下降趋势。老年组中,3个时间段CKD的第一位病因分别为慢性肾炎(34%)、糖尿(40%)和糖尿(43%)。中青年组3个时间段中,慢性肾炎始终是CKD的第一位病因,占比分别为49%,43%和40%,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χ²=31.345,P<0.001)和高血压(χ²=15.485,P<0.001)在中青年CKD患者中均呈上升趋势。在2018—2019年队列中,终末期肾脏(ESRD)有494例,糖尿和高血压在ESRD中的占比分别为48%和37%。结论糖尿和高血压是老年CKD的主要病因。慢性肾炎仍是中青年CKD的主要病因,但占比呈下降趋势。糖尿和高血压也是引起ESRD的主要病因。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糖尿病 高血压 慢性肾炎 老年
  • 简介:摘要儿童慢性肾脏(CKD)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慢性疾病之一,合并生长障碍是CKD患儿特有的并发症之一,生长障碍影响患儿身体和心理健康。规范评估CKD患儿生长水平有助于制订合理的治疗策略,对延缓患儿肾脏变进程、改善其生活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学组组织专家组及成员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领域经验,结合我国儿童CKD生长障碍诊治现状,制订我国儿童CKD生长障碍诊治循证指南,旨在指导和帮助儿童肾脏科医师在临床中对CKD合并生长障碍患儿进行规范诊治,改善CKD患儿的生长发育,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终末期肾脏(ESRD)是全球相关专业专家共同关注的健康问题。随着ESRD的患病率增加,相关皮肤损害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ESRD相关皮肤损害的早期认识和治疗对降低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虽然其发病率低,但治疗效果差。本文介绍了ESRD皮肤损害的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

  • 标签: 肾病 皮肤疾病 肾源性纤维化皮肤病
  • 简介:摘要伴随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慢性肾脏(CKD)患者可出现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缺陷,导致感染性疾病高发并成为各阶段CKD患者住院和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肺部和血流感染是CKD患者最主要的两种感染形式。不同的免疫缺陷状态对不同病原体的易感性不尽相同,诊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快速明确感染部位及微生物学诊断,尽早开始病原学治疗。本文介绍了CKD常见特殊病原体(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奴卡菌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策略。对于免疫抑制状态下的CKD患者,临床随访过程中注意密切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警惕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感染 诊断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临床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其具有高发病率、高ICU住院率及高死亡率等特点;此外,AKI也是慢性肾脏(CKD)及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目前多项研究已揭示了AKI向CKD的转化方面所涉及的多种机制,但是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手段仍无突破性进展。本文就AKI向CKD转化的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的干预提供潜在的靶点。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机制 病理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对慢性肾脏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1年2月1日,检索词为suPAR或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脏。数据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提取,应用NOS或AHRQ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6.0软件对风险比(HR)进行分析,采用R语言软件对相关系数r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经Meta分析显示,血清suPAR浓度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强负相关(r=-0.67,95%CI: -0.93~-0.40)、与蛋白尿水平呈弱正相关(r=0.20,95%CI: 0.12~0.29)。血清suPAR高浓度组发生蛋白尿(HR=2.48,95%CI:1.88~3.27)及慢性肾衰竭(HR=1.36, 95%CI: 1.26~1.47)的风险增加;suPAR高浓度组的慢性肾脏(CKD)进展风险升高(HR=1.44,95%CI: 1.25~1.66)。CKD患者血清suPAR高浓度组的心血管事件(HR=2.39,95%CI: 1.28~4.48)及全因死亡(HR=1.39,95%CI: 1.16~1.66)风险增加。结论血清suPAR高水平可提示CKD的发病、进展、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风险升高,血清suPAR是CKD发生及发展的危险影响因素。

  • 标签: 受体,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慢性肾脏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病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之一,近年来儿童慢性肾脏和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慢性肾脏可合并多种并发症,其中生长障碍是儿童慢性肾脏特有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影响儿童终末期肾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增加患儿死亡风险。因此,在儿童慢性肾脏的治疗中,需加强对生长障碍的关注,力争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既是CKD的病因,又是CKD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除了经典发病机制,近年来发现,免疫因素、微小RNA、脑脊液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加、皮肤淋巴回流障碍、血管平滑肌细胞PPAR-γ信号被干预,导致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等新机制,也参与了肾脏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本文对这些新机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高血压
  • 简介:摘要氧化应激(OS)在慢性肾脏(CKD)患者中普遍存在,其水平高低受免疫功能状态、糖脂代谢、血压等因素影响,OS作为肾脏损伤的重要机制,主要是由于体内活性氧(ROS)、活性氮簇(RNS)产生过多,肾脏组织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导致。研究发现,在CKD早期就有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的表现,这种氧化状态通过改变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结构、裸露自身抗原、破坏内皮产生炎症反应等方式参与CKD的发生,并促使CKD逐渐进展为存在多种复杂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肾衰竭期,与预后相关。深入研究OS与CKD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疾病发生机制、进展特点,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方向,本文就CKD氧化应激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内皮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加剧,慢性肾脏(CKD)患病率不断增高。衰弱是一种复杂的老年综合征,老年CKD患者衰弱及认知障碍的发病风险较一般老年人群高。近年来,衰弱与认知之间的关系逐渐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认知衰弱被视为衰弱的一种亚型,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关于老年CKD与认知衰弱的研究尚少,本文就认知衰弱的概念、流行学、评估方法及CKD患者中可能的发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认知衰弱
  • 简介:摘要我国是慢性肾脏(CKD)和结核高负担国家,CKD患者感染结核的风险增加,而结核病患者中CKD的患病率也明显增高,两共存为临床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本共识广泛征求各科专家建议,对此类患者的概况、临床特征、抗结核药物代谢特点、方案制定原则等进行了探讨和归纳总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制定抗结核治疗方案时,应尽量选择经肝脏、肝肾双通道或者肝肾之外代谢通路的药物;具明显肾脏毒性,且主要经肾脏代谢的药物应避免使用。对于单纯肾小球滤过率(GFR)轻度下降(60~89 ml·min-1·1.73 m-2)的CKD患者,抗结核治疗方案应按照我国抗结核治疗的规范和指南进行,无需降低抗结核药物剂量;对于GFR降低明显的CKD患者,主要为CKD3b、4~5期以及接受透析的群体,抗结核治疗方案必须要根据GFR进行调整。对于GFR<30 ml·min-1·1.73 m-2的CKD患者,本共识亦推荐了初治、复治及耐多药患者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本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CKD合并结核的认识,规范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目前尚缺乏CKD合并结核治疗的试验数据,期待今后进一步开展针对CKD合并结核病患者相关的调查和循证医学研究,为我国CKD和结核的控制作出积极努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CKD)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接受手术的髋部骨折患者748例,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有无CKD病史,将患者分为肾病组78例和对照组670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本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对术后30 d死亡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得出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组间比较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相关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肾病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15.5(10.5~23.0) d比12.0(8.0~14.0) d,Z=-3.103,P<0.05]、术后出现贫血(83.3%比55.2%,χ2=22.685,P<0.05)、电解质紊乱(71.8%比51.5%,χ2=11.579,P<0.05)、心律失常(16.7%比5.1%,χ2=14.035,P<0.05)、肺部感染(20.5%比7.2%,χ2=15.911,P<0.05)、心力衰竭(19.2%比6.7%,χ2=14.830,P<0.05)的比例及住院期间死亡率(10.3%比2.1%,χ2=13.588,P<0.05)、30 d死亡率 (14.1%比3.1%,χ2=17.934,P<0.05)均高于对照组。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χ2=4.054)、高龄(t=-3.608)、CKD(χ2=17.93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χ2=6.458)、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Ⅲ/Ⅳ级(χ2=13.032)与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比值比(OR)=3.480,95%可信区间(CI):1.562~7.752]、高龄(OR=1.049,95%CI:1.003~1.098)、ASA Ⅲ/Ⅳ级(OR=3.368,95%CI:1.118~10.143)是髋部骨折术后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是髋部骨折患者术后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能有效预测部分围手术期并发症。

  • 标签: 髋部骨折 慢性肾脏病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综述国内外针灸推拿治疗慢性肾脏(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临床研究,认为针灸推拿疗法在改善透析或非透析CKD患者肾功能,以及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负面情绪、皮肤瘙痒、高血压、营养不良、水肿、腰酸腰痛等相关症状或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穴位按压 慢性肾脏病 尿毒症 肾透析 综述
  • 简介:摘要近年来,胰岛素抵抗(IR)普遍存在于慢性肾脏(CKD)患者中。IR是CKD的早期并发症,随着肾功能恶化而逐渐加重,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 标签: 肾疾病 慢性病 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