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与财务监督(一)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根据权利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独立、权责明确、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设置原则,设立股东、董事、经理层、监事。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为两层控制权的设置与行使:股东通过股东大会与董事之间的信任委托关系形成第一层控制权;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

  • 标签: 企业财务监督 国有企业 监事会 公司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关系 决策机构
  • 简介:近年来,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哈电集团以国务院国资委派驻企业监事为契机,积极支持和配合监事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哈电集

  • 标签: 取得显著 工作取得 支持配合
  • 简介: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普遍设立了监事与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同样行使监督职能的监事、内审机构,在一个公司里扮演的角色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们应如何发挥好二者的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 标签: 内部审计机构 监事会 审计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 监督职能 内审机构
  • 简介:本文从我国监事计检查制度现状找出绝大部分监事监事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在于会计监督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格.对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建立、发展监事监督制度失败和成功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根据我国会计监督立法现状,进而提出发展我国监事计监督制度的基本思路.

  • 标签: 监事会计检查 客串审计监督 发展 中国
  • 简介:监事审查审计报告合理性何在邓春华(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推行,我国的公司监事监督系统日渐完善。目前有根据《公司法》和《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监管条例》)分别设立的两套系统。《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监事;有...

  • 标签: 注册会计师 外部监事会 审计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 监管条例 合理性
  • 简介:本文以2012-2014年219家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上市公司共657个观测点为有效研究样本,手工收集监事成员是否为党员的身份信息,采用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研究央企监事党组织治理与企业代理成本的关系,从组织文化的视角考察监事党组织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监事党组织治理有利于抑制第二类代理成本,但对于第一类代理成本并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央企上市公司监事自身对企业的代理成本(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并无抑制作用,只有在党组织参与监事的工作中,监事才具有显著的监督作用,从而证明了党组织参与央企的公司治理具有显著的治理效应。研究结果为提高我国党组织治理水平、优化党企关系、优化监事制度及提高监事监督作用提供了参考。

  • 标签: 中央企业 党组织治理 监事会 代理成本
  • 简介:现代企业制度与监事审计监督杨成增一、监事审计制是国际通行惯例,在我国现代企业中实行监事审计制是法定权利与义务监事审计,是指由股份有限公司(在我国可包括有限责任公司)有关人士担任监察职务并组成一个部门来对该公司业务进行综合性监督的一种审计。这种审计介于...

  • 标签: 监事审计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内部审计 监察人 股份有限公司 监事会
  • 简介: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全面执行独立董事制度。这一制度实施一年来,在提高董事独立性,增强董事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方面显示了很好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一制度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独立董事与公司监事的关系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美英法系国家。这些国家的上市公司采用一元权力模式,只设董事不设监事,为制约公司内部董事并监督经理层而

  • 标签: 独立董事制度 中国 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法 上市公司 监事会
  • 简介:19世纪60、70年代工业革命兴起后,大量股份公司涌现。为保护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1861年.德国政府以法兰西法典为范本,制定了《普通德国法典》。在这部法典中.设立了监事条款.要求董事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方案应接受监事的审查。这是德国公司监事制度的首次提出。1870年.又仿照1867年的英国《公司法》.制定了《股份公司第一次修订办法》。该办

  • 标签: 德国 监事会 公司 监事审计制度 经济审计师 审计报告
  • 简介:《公司法》规定,监事监事行使的职权有:检查公司财务;对董事、经理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当董事和经理的行为损害公司的利益时,要求董事和经理予以纠正;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等。可见《公司法》对公司监事监事的地位、职权、作用在法律上均作了明确规定。然而,从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来看,监事基本上不能有效监督董事和经理,无权参与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监事会 《公司法》 证券市场 财务收支审计
  • 简介:由审计署科研所主办的全国企业审计理论研讨会于lops年11月11日至I3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审计科研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刘鹤章副审计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c这次会议是为了深入贯彻十五大关于深化企业改革的精神,针对目前企业审计工作中面临的一系列理论和实务问题而召开的。会议围绕着如何深化企业审计、如何对股份制企业进行审计。如何在企业制度改革中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并对如何深化企业审计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一、关于深化企业审计的必要亿企业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审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发

  • 标签: 审计理论 研讨会综述 企业审计 审计报告 国家审计机关 股份制企业
  • 简介: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充足的现金流是支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然而企业在进行研发时普遍会面临外界的融资约束,在企业现金流不稳定或不足以支撑潜在的研发时,企业的合理避税为其创新活动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基于此,利用2008~2014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企业避税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企业的合理避税行为可以增加企业资金流入,促进研发创新活动。进一步研究发现,完善的公司治理会对企业避税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关系产生正向影响;并且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避税和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显著。

  • 标签: 企业避税 现金流技术创新 公司治理 市场化程度
  • 简介:企业私有化角度出发,构建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分析私有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发现,由于城市部门资本密集程度高于农村部门,而且如果农村劳动者从环境改善中获得的边际效用小于城市劳动者从环境改善中获得的边际效用,那么提高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减少时会引起:(1)劳动和资本要素向城市流动,城市工业部门产出增加;农业部门由于劳动和资本流出而导致产出减少,即城市扩张而农村收缩;(2)城市地区的失业总人数增加;(3)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减少的效应大于工业产出增加导致污染排放增加的效应,最终导致社会环境改善,但如果私有化导致单位产出污染排放增加,则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私有化水平提高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固体废物、废水、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资本投入也有利于降低单位产出污染物的排放。

  • 标签: 私有化 污染排放 二元经济 环境污染 国有企业改革 生态环境治理
  • 简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证券分析师的作用日益凸显,关于分析师盈余预测的研究一直是各界关注的重点。采用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1—2015年分析师盈余预测数据,检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精度和分析师跟踪偏好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越低;(2)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分析师盈余预测分歧度越大;(3)企业战略差异度越大,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少。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国有产权削弱战略差异度对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度和跟踪人数的不利影响。

  • 标签: 战略差异度 分析师盈余预测 盈余管理 经营绩效 分析师跟踪 财务分析师
  • 简介:近日,十三家企业首发申请获得首届创业板发审委审核通过,率先从证监会首批受理的149家企业中脱颖而出。本文拟以这十三家首批过的创业板企业为典型样本,对其展开财务分析,期望提示创业板上市企业业务与财务特征,以对利益相关者理解和研究创业板企业有所裨益。

  • 标签: 企业财务分析 创业板上市 样本 利益相关者 财务特征 企业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