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增值将在"十二五"期间进行一次全盘""改革,增值将全面覆盖营业征收范围。这是我国流转税制改革完善的重大举措。分析增值"改革后给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利相应的措施应对。

  • 标签: 增值税 改革 影响 措施
  • 简介:增值是我国三大流转之一,它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由于流转具有覆盖面广、税源大和组织收入及时、可靠等特点,

  • 标签: 增值税 流转税 中国 税种 税收监管体制 税款抵扣制
  • 简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据统计,从1994年开征增值至1997年,工商税收合计完成23979亿元。其中,增值为11359亿元,占全部工商税收的47.8%。从1998年看,全国工商税收完成8552亿元,其中增值、消费“两”收入完成4556亿元,占全部工商税收入的53.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的安排,今年税收计划为9460亿元:其中增值、消费税收入为4828亿元,任务十分艰巨。因为近年来,在工商税收连续超额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增值收入占工商税收比重却逐年下降,从1994年的58.8%,降至1998年55.3%。这种状况莫不与我国未建立规范的增值检查制度有

  • 标签: 增值税 税务检查 小规模纳税人 当期进项税额 工商税收 增值税纳税人
  • 简介:在我国各税种收入中。增值占据半壁江山,增值改革始终为人们所关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的增值转型改革方案,这次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单项税制改革减税力度最大的一次,预计将因此减少财政收入1200亿元。以下两文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增值转型可能对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 标签: 增值税转型 国务院常务会议 增值税改革 财政收入 转型改革 税制改革
  • 简介:企业出于技术、核算成本、出口返内销等因素考虑,没有分别核算生产内销货物和出口货物所耗用的外购料件成本;或者故意混淆内外销货物生产成本来骗取出口退税,造成"免抵退"办法对出口企业多征税或少退税。本文在对"免抵退"办法解析的基础上,分析多征税或少退税的情形,并提出筹划方案。

  • 标签: “免抵退” 增值税 纳税筹划
  • 简介: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免”,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出口时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抵”,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 标签: 增值税 EXCEL 自动计算 进出口货物 国家税务总局 自产货物
  • 简介:增值是流转环节的主要税种,是中央、地方各级预算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增值的审计,对确保依法征缴税款、维护经济秩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总结审计工作实际,认为开展增值审计,应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账户为基础,以核实销售额为重点,从以下要点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

  • 标签: 增值税审计 审计要点 要点方法
  • 简介: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作为WTO成员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决定了增值转型的必要性。同时,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和财政政策将逐步从积极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向中性财政政策的转变,又决定了增值转型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增值转型合带来一系列风险。因此,转型不能一步到位,要首先实施“有限选择型增值”转型,同时,作为配套改革,要开征新的税种。总之,增值转型的过程就是我国税制全面优化的过程。

  • 标签: 增值税 转型分析 对策 转型风险 宏观经济
  • 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不同的计税方法。即:“一般纳税人”采用税款抵扣方法;“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尚不具备税款抵扣法的条件,采用的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简易征收方法。两种不同的计税方法导致会计处理的方法与程序也不同。

  • 标签: 会计处理 税款抵扣 一般纳税人 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 计税方法
  • 简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纳税法制化进程的加快,税收筹划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收筹划树立了一种积极的理财意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管理层对财务工作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的管理理念要求财务人员在核算、监督的基础上,加强财务管理,同时根据税收政策,对企业经营、投资和财务活动进行筹划,为企业合理避税,间接获得相应的财务利益。

  • 标签: 纳税筹划 混合销售行为 企业财务管理 增值税 税收筹划 法制化进程
  • 简介:我国自“94”税改实施增值条例以来,全国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在增值统-实行规范化的购进扣税法下,是按照增值条例规定的“应纳税额=当期销顶税额-当期进项税额”的公式(以下简称条例公式),计算其每月应纳多少增值款或增(减)多少期末存货留抵进顶税额的。

  • 标签: 增值税 结帐 当期进项税额 税改 购进 期末存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