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民收入变化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从收入水平看,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从收入增量看,农业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再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本文拟就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探讨农业、农村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广东 农民收入增长 收入结构 产业结构
  • 简介:2000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全市IT企业的努力下,全市信息产业增长迅速,已超额完成年初预测的1,000亿元产值(现价)和经营收入,达到1031.14亿元,实现增加值350.3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7.7%,为“九五”计划的完成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信息产业在“十五”期间作为我市第一支柱产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信息产业 增加值 IT企业 经营收入 海信 上海
  • 简介:我国自1995年起,开始实行了5天工作制,1999年9月国家又实施了“三个长假日”,即:春节,五.一节,十.一(三基定假日再加4天周末休息日,共计7天),这意味着我国公民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将在闲置中度过,这一国家行为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问题即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形成的休闲产业叶向我们走来,并成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拉动内需的新机遇。

  • 标签: 休闲消费 休闲产业 经济增长 对策 中国
  • 简介:本文利用浙江省1978—2008年的第一、二、三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运用VAR模型侧重考察了浙江省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第三产业变动在长期上对国民经济的动态冲击和贡献度最大,第二产业变动在短期内对国民经济的动态冲击和贡献度最大;从效率角度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贡献。

  • 标签: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 简介:粮食产业化的趋势促使粮食企业选择增长型经营战略。粮食企业首先应通过增强核心能力实现内部增长,而增强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和文化力是增强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的内部增长支撑其外部增长。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应实施外部增长型战略即一体化战略。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应将垂直一体化与水平一体化并举。

  • 标签: 粮食产业化 “龙头”企业 增长型战略 核心能力 一体化
  • 简介:采用G20成员国1990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技术变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内生影响机制及全球经济非平衡增长的成因。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变化对产业结构演进具有显著推动作用,并且更加偏向于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产业部门;产业结构演进对于技术变化具有明显推动作用,且对资本密集型部门的促进效应强于劳动密集型部门;技术水平差距及不平衡的技术变化会加剧国家或地区间的产业结构失衡,从而成为全球非平衡增长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应加快产业结构演进步伐,增加研发投入,调节国内市场供求结构,缓解内外经济增长失衡。

  • 标签: 技术变化 产业结构 内生影响机制 全球非平衡增长 面板联立方程组模型 20国集团
  • 简介:文章基于协整理论,构建了1955-2008年新疆兵团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实证模型,并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兵团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呈现出互为因果的良性经济发展态势,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所以制定合理的产业结构政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新疆兵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产业结构变迁 经济增长 新疆兵团
  • 简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产业逐渐向空间集中的方向发展,即形成金融产业集聚的形式,金融产业集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因此,本文对金融产业集聚的内涵及形成动因进行概述,分析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金融产业集聚发展的政策建议,从而加快金融产业的建设步伐。

  • 标签: 金融产业 产业集聚 区域经济增长 政策建议
  • 简介:目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强劲引擎。广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信息产业,加速经济增长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实证方法分析1996—2006年广西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识到我区信息产业尚属潜导产业;尽管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年增强,但是这种作用非常有限;信息技术改造广西传统工业部门的力度在加强,但其在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仍然有待提高。

  • 标签: 信息产业 发展水平 经济增长 广西
  • 简介:应用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考察2005年-2012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状况,并根据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对14个省区的经济增长进行分类。研究表明:从地区经济增长来看,国家分量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各省区经济增长的主因,而空间结构分量和空间竞争分量在不同省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同;从产业经济增长来看,各省区的经济增长均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海南除外),但各省区三次产业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尤其从空间竞争分量来看,东部的江苏、福建和海南三省区的三次产业均具有竞争优势,而西北的甘肃、宁夏和东部的浙江、广东四省区的三次产业均不具有竞争优势。各省区可借鉴邻区经验,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强化竞争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 标签: 区域经济 产业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偏离—份额分析空间模型
  • 简介:根据无锡市的经济增长与三大产业增加值数据,通过选择多元性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就会相应增加0.07、0.59、028个百分点,说明三大产业对无锡的经济发展均有促进作用,其中,第二、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第三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并有逐步赶上第二产业的趋势。针对无锡产业结构状况,提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关对策。

  • 标签: 无锡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多元线性回归
  • 简介:本文以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误差修正模式的方法,对山西省产业结构效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山西省劳动生产率与经济增长之间虽然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它们之间不存在格兰杰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效益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的缺陷,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 标签: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 简介: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战略高度,摸清枣庄市养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利用好枣庄市养老产业发展的六大优势,从组织领导、政策规划、人才培训、融资拓展等多渠道、多领域,探索具有特色的养老产业发展的“枣庄新模式”。

  • 标签: 养老产业 新旧动能转化 优势分析 对策建议
  • 简介:根据马鞍山市1990-2005年统计数据研究表明:马鞍山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带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而非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

  • 标签: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关系 ADF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