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韩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和诗人。文章试图通过对韩愈三十七岁在阳山任县令时所著"五"(即《》《原性》《毁》《原人》《鬼》)中《》的鉴赏分析,探讨其"尊崇孔孟排斥佛老"的基本思想。

  • 标签: 韩愈 《原道》 尊儒
  • 简介:法》是《明夷待访录》中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是黄宗羲法律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应该从百姓的实际利益出发,树立天下之法:同时尖锐地指出,君权专制下的一家之法是祸害天下的非法之法。在他看来,法是治国的根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但他的这些论述都只是法的内容,对于法治的客观化形式还有待进一步落实。

  • 标签: 黄宗羲 原法 法治 法律思想
  • 简介:陈忠实的《白鹿》为我们展现了关中平原深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风云变幻的时代历程,使我们对陕西地区的风俗民情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尤其是关中人民具有个性化的的方言词汇更是使读者耳目一新。本文将从语气词、合音词、称谓语、民间俗语等几个方面分析陈忠实在《白鹿》中对陕西地区方言语素的运用。

  • 标签: 方言语素 陕西方言地域性特征 语气词 语言风格
  • 简介:“小新,在认识你之前,其实我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北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和北相识在4年前的东京,她曾经是我的室友,现在是我最为要好的日本朋友。身为关西人的她,少了几分典型日本女孩的含蓄细腻,多了几分率真和豪爽。我们年龄相仿,价值观接近,有很多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我们都酷爱迪士尼乐园,在她的带领下,

  • 标签: 中国故事 迪士尼乐园 兴趣爱好 中国人 价值观 印象
  • 简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他一生智慧的结晶,是他与同志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集体奋斗的结果。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形成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和历史根源。本文仅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戴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等问题谈点看法,求教于方家。

  • 标签: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中国教育 教育实践 生活即教育 教育思想
  • 简介:传说早在秦汉之际,客家乡(赣闽粤边区)即已流行石古信仰习俗。从石古原型的象征意象、记忆和文化渊源来看,客家乡传承至今的石古信仰习俗,与百越文化、畲民文化乃至禹夏先民的石母崇拜一脉相承,其原型是中华初民心灵中的以大山石壁洞穴为象征的"大母神"。

  • 标签: 客家原乡 石古信仰习俗 石古原型 石母崇拜 大母神
  • 简介:郭沫若二十年中步鲁迅诗"惯于长夜"韵抒怀三首,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他对鲁迅的悼唁、纪念是真诚的,他继承并发扬了鲁迅爱国主义精神和硬骨头品质,他当之无愧地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郭沫若步鲁迅"惯于长夜"诗韵抒怀三首,也以典型实例说明,鲁迅和郭沫若这两位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化伟人,他们的旧体诗虽然具体内容不同,风格迥异,但各有特点,各呈异彩,能相互衬托,相映生辉。

  • 标签: 郭沫若 鲁迅诗 抒怀三首
  • 简介:“教学相长”,道明了教与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亲近”学生,学生才会“亲近”老师。因此,提高教师的亲和力对于实施新课程改革,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推进素质教育,增强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教学相长” 新课程改革 学习气氛 素质教育 教学效果 教与学
  • 简介:文章着重记述了元结在州的生活历程和为官品质,并对元结诗文中所提到的大量史迹详加考证,尤对元结文风钦佩有加。

  • 标签: 元结 道州 行迹 传说
  • 简介:提起纽约,人们自然会想到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穿梭如织的车水马龙,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饰,人声鼎沸的股市街区。但是,在这个有“世界之都”之称的繁华都市,繁荣的经济现象后面却是浓郁的文化氛围,浮华的都市生活之中有着高雅而丰富的精神享受。可以说。纽约不仅是闻名遐迩的国际经济中心,而且还是首屈一指的世界文化中心。在这里,博物馆种类繁多,图书馆门类齐全,影剧院比比皆是,艺术家频频聚集。

  • 标签: 纽约 道文化 风景 国际经济中心 都市生活 摩天大楼
  • 简介:戴震清醒意识到经书传达道这一逻辑预设,将五经四书作为平息争论的权威依据,故而采取了专力于客观性解经的策略。因此方东树提醒经书与"里巷话言、官牍文书"不同时,并未把握到戴学自身的脉络。但戴震并非没有体认求的进路,因为前理解包含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对世界的理解两大部分,其中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归宿。这是戴震有时将典章制度列为解经的前提条件,而在《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和《古经解钩沉序》二文中却作为经书唯一所指的根本原因。当典章制度作为经书唯一所指时,戴震可谓比宋明理学家更为激进的体认主义者。

  • 标签: 戴震 权威主义 文本路径与体认路径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 《孟子字义疏证》
  • 简介:小说《白鹿》描写的是陕西关中白鹿上白、鹿两家三代人在清末到解放后这段动荡历史中的沉浮,作者借助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爱恨纠葛,试图通过一个初级社会群体来映现整个社会a,宗族衰落是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内因在于宗族地主阶层的没落、代际关系之间的疏远以及宗法社会的精神支柱儒家文化的消解;外因在于民族国家的兴起所构成的外部张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冲击。《白鹿》于细节之处透露着作者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深厚的历史关怀。

  • 标签: 《白鹿原》 社会史 乡村破坏 宗族衰落
  • 简介:从《道德经》研究角度看,道德教育有一个“合”与“离”的问题。当代道德教育领域,存在强制强迫、过分说教、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等误区,这都是“离”的表现。万物尊而贵德。但之尊、德之贵,却恰恰在于它任由万物顺其自然地生长,而不去强制它们。做道德教育,不仅要看是不是“合理”,更重要的是要看是不是合。因为理经常会离自生。离的极端表现是“盗夸”。如果以教育的名义对儿童进行控制和压迫。剥夺和戕害他们的自由天性,这就不仅是离,而且是“盗夸”行为,成为“教育之盗”或“盗的教育”。面对道德教育种种异化的情形,深入探讨和解读《道德经》,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理论上梳理源流、辨明是非,而且能够给我们在解决现实问题上带来诸多深刻有益的启发。

  • 标签: 道德经 道德教育 合道 离道
  • 简介:尊重生命是儒、、佛三家生死智慧的共同点,但三家探讨生死的角度不同,对待生死的态度不同,超越死亡的途径也不同.三家的生死智慧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生精神都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儒家 道家 佛家 生死智慧
  • 简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分析中华鳖和中华草龟的蛋白组分和主要过敏。结果表明,中华鳖有8个蛋白组分,相对分子质量(Mr)分布在25000~110000之间,主要过敏原在42000和64000附近,中华草龟有10个蛋白组分,Mr分布在25000~70000之间,主要过敏组分Mr在36000附近。提示中华鳖和草龟有相近的蛋白条带,在36000和42000之间可能有共同的过敏,但是否存在交叉反应有待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中华鳖 中华草龟 过敏原 免疫印迹
  • 简介:2012年12月18日至21日,由深圳弘法寺、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佛教协会、襄阳市道安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了“2012襄阳安论坛”在襄阳隆重举行。

  • 标签: 论坛 湖北省 襄阳市
  • 简介:回想从前在台湾念书的日子,其中最可怕的景象之一就是路过学校饭堂的厨房,看见几个厨师浑身是汗地炒菜,他们用双手挥动一根泥铲在硕大的铁锅里翻来翻去,然后拿起一个纸盒,倒下整整半盒的粉末。那些粉末自然就是味精。台湾人酷爱味精,夜市街头的小吃摊上几乎没一样东西是不用味精的(除了刨冰)。有一种说法,说这是因为台湾菜的味道太“寡”,不用味精根本吃不出味道。

  • 标签: 翻去 味精 小吃摊 一根 贡丸 新竹贡丸
  • 简介: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正走进非洲、遍布非洲。2017年2月,清华大学组队“丝路新探”,14名同学来到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参观了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中国央企承建的重点建设项目,华为、华坚等在非洲的民营企业……

  • 标签: 中国品牌 非洲 风景 重点建设项目 埃塞俄比亚 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