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扶风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早在3000年前,周人先祖占公宜父率领部族越沮、漆水而至此定居。《诗经》赞美令扶风北部地区“周原既朊,堇荼如饴”,周人在此地定居垦殖,经过几代人不懈努力和辛勤经营,为其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力物质保障,更为以后力量不断壮大,进而灭殷建立西周王朝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西周王朝 出土青铜器 赏析 关中平原 自然资源 北部地区
  • 简介:中国虽然不是最早发明青铜地区,却是将青铜工艺和青铜艺术推向巅峰国度。在古埃及和美素不达米亚以及后来整个欧洲,除了铸铜工具、兵器之外,青铜被用于艺术例子主要是法老遗像之类雕塑,而中华民族于人类青铜文明最大贡献至少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 标签: 青铜器 收藏 鉴赏 青铜艺术 中华民族 古埃及
  • 简介:中华民族不仅有着悠久历史,更创造了灿烂文化和艺术。在这岁月长河中我们祖先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文物,这其中青铜就是见证历史宝贵遗存。

  • 标签: 北京东城区 青铜器 孔庙 保养 礼器 祭孔
  • 简介:青铜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直深受文物收藏界关注。然而青铜造假情况也很是普遍,作为青铜收藏爱好者,如果不具备一定鉴赏力和掌握基本鉴别方法,就很容易打眼。

  • 标签: 青铜器 观察方法 鉴别 显微镜 手法 作假
  • 简介:青铜是中国古代留存至今、令人印象至深且极具魅力遗物。商周时期,制造这类器物目的,是为了在祭祀祖先和神灵典礼上盛放酒食、娱乐神灵,青铜就成了贵族宗教与政治生活中最珍贵礼器。西汉以后,青铜开始脱掉商周青铜繁缛与神秘外衣,

  • 标签: 商周青铜器 大美 赏析 汉代 湖南 商周时期
  • 简介:金秋周原,田野里是一幅丰收画卷。扶风县庄白村刘智生夫妇忙得不亦乐乎。他俩摘完辣椒摘苹果,从天亮忙到天黑,从村西忙到村东。刘智生在周原颇有名气,因为他在1994年11月5日,挖出了让考古界颇为震惊“王盂”。

  • 标签: 青铜器 故事 国宝 宝鸡 扶风县 周原
  • 简介:绚丽华贵是一种美,质朴淡雅也是一种关,而这种美较之前者,似乎来得更持久,更凝重,更富有气韵。也正是如此,我国古代青铜魅力历千年而不衰,至今仍为世人所崇尚。

  • 标签: 青铜器 青铜艺术 制造工艺 造型艺术
  • 简介:黄河与长江,两条对中华文明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河流,在漫长流淌中孕育出各自不同文化传统。公元前16世纪,雄踞黄河中下游商王朝强势南下,直达长江中游今武汉地区。这是一次值得铭记历史事件,它影响了此后数千年间中国社会基本格局。出土文物,见证了这一事件。商人南下早在史前时期,黄河与长江流域就分别发展出了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以两大流域为代表南、北方文化,

  • 标签: 青铜文化 长江流域 青铜文明 商王朝 史前时期 历史事件
  • 简介:考古学家按照人类使用生产工具发展阶段,将最早石器时代和较晚铁器时代之间这一历史时期,称为青铜时代。我国青铜时代,可以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它起源于夏代,盛于商周,是中国青铜发展史上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时期。

  • 标签: 青铜文化 青铜时代 邮票 青铜器 博物馆 历史时期
  • 简介:2001年12月,福建泉州北门街工地出土了一批窖藏中外银元,经过整理发现,这批银元铸期为1881~1934年间。其中有民国时期孙像开国纪念币31枚,孙像23年帆船币2枚,袁像银币103枚;墨西哥鹰洋6枚;英国贸易银币55枚,英国爱德华七世头像银币1枚;法属贸易银币8枚;日本明治银元76枚,

  • 标签: 银币 出土 泉州 2001年 1934年 民国时期
  • 简介:宋代是我国陶瓷烧造鼎盛时期。宋代景德镇窑在前代青瓷和白瓷生产基础上,创烧出独具风格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为“青白瓷”或“影青瓷”。

  • 标签: 青白瓷 宋代 出土 鼎盛时期 景德镇窑 青瓷
  • 简介:红山文化是距令约6500~6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辽宁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在红山文化晚期出土了大量造型奇特精美玉器,如玉猪龙、卡鸭形佩、玉鹰佩、玉凤佩、勾云形佩、马蹄形器等,这些玉器在史前玉雕史中占有十分光彩一页。迄今为止,在陕西境内也发现了3件较为典型红山文化玉器。

  • 标签: 红山文化 玉器 出土 陕西 新石器时代文化 内蒙古自治区
  • 简介:五.人物纹人物纹有仕女、官员、童子等。纹饰画面有群仙祝寿、玉女献桃、仕女秋千、童子戏莲等。出土织物中(除童子外)人物纹饰较少,一般人物纹都是主题纹饰。

  • 标签: 出土 纹样 丝织 定陵 人物 纹饰
  • 简介:长期以来,宋金钧瓷在墓葬中发现不多,素有“钧不入葬”说法。此盘出士于许昌一座金代砖室墓,墓中壁画人物为女真人装束,墓葬地点位于许昌市文峰路中段西侧。同墓出土钧瓷还有一盘、一碗,说明民间所谓“钧不入葬”说法也不尽然。

  • 标签: 许昌市 出土 大盘 钧窑 金墓 砖室墓
  • 简介:磁州窑是宋代北方地区著名民间瓷窑之一。所烧瓷器纯供民间使用,因之造型实用,纹饰生动,富于生活气息。它始烧于北宋而终于元代,历时长达400年之久。宋元磁州窑釉下彩绘瓷器,是我国民间瓷窑中独具一格艺术精品,集胎釉、造型、绘画、装饰等制瓷工艺于一身,每件彩绘瓷器都是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工艺品。

  • 标签: 元代 大都遗址 磁州窑 瓷器 造型 工艺美术品
  • 简介:叶县文集遗址位于河南省叶县常村乡文集村,是近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抢救性发掘一个重要文物保护项目。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化局对文集遗址被南水北调主干渠占压部分进行了较长时间与较大规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1300平方米。

  • 标签: 文集 叶县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文物考古研究所 瓷器 出土
  • 简介:用于梳妆理容铜镜早在四千年前齐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作为生活用品,它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直接而鲜明反映出时代社会生活和风俗时尚。铜镜发展演变经历了春秋战国勃兴,汉唐繁荣,延续列宋元明清流变,直至被玻璃镜子所替代,其历史传承,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出中华民族物质文化发展史。

  • 标签: 铜镜 大连地区 综述 出土 生活用品 文化发展史
  • 简介:西汉梁王陵墓区位于河南省东部永城市北约30公里芒砀山,气势恢宏,景色秀丽(图一)。陵区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已发现大中型汉墓21座、陪葬坑6处、陵园2处、寝园1处及小墓数百座。

  • 标签: 梁王 西汉 述略 玉器 永城市 河南省
  • 简介:西安博物院收藏有一批西周青铜,它们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前辈文物工作者征集。这是一批珍贵文物,是研究西周历史难得资料。现选9件介绍如下。西周早期蚕纹方鼎——通高23厘米,口长18.3厘米,宽14.5厘米。

  • 标签: 西周青铜器 西安市 博物院 收藏 青铜鼎 20世纪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