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正>外伤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病例比较少见,文献报导亦不多。如处理得当,可避免手术,缩短疗程,取得功能早日康复的效果。本文作者从1977年以来,相继治疗3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50岁以上2例,26岁1例,均为左侧肩部。病因,直接暴力2例,间接暴力1例。3例均经保守疗法治愈。为了在临床治疗或医务监督工作中遇到类似外伤者处理、治疗时参考,作如下小结。

  • 标签: 肩关节前脱位 肱骨外科颈骨折 肩关节脱位 保守疗法 关节囊 短疗程
  • 简介:跑的动作幅度与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等素质有直接关系,增加作用力的距离,尤其是髋关节的灵活性直接影响跑时两大腿的幅度。研究表明,在跑的过程中两大腿的夹角加大4~5。,步幅可增加6~12厘米。加强柔韧性与灵活性训练,不但能有助于技术的改进,进而提高成绩,还可以减少运动损伤。

  • 标签: 关节灵活性 训练方法 柔韧性 下肢 动作幅度 运动损伤
  • 简介:探讨击剑运动员双侧下肢膝、髋关节在弓步过程中,生物力学表现对弓步速度的影响。14名击剑运动员以最快速度完成原地弓步动作,同步采集运动学数据和地面反作用力,运用Visual3D软件计算运动员弓步速度及下肢膝、髋关节生物力学参数,对运动员弓步动作重心水平速度峰值和其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弓步动作中各因素对重心水平速度峰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后膝关节伸峰功率〉后髋关节活动范围〉前髋关节活动范围〉前膝关节活动范围〉前髋关节屈峰功率〉后髋关节伸峰功率〉前膝关节伸峰功率。结论: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及峰功率是弓步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双侧髋关节和前膝关节关节活动范围同样能够对弓步速度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击剑 弓步速度 生物力学 灰色关联分析
  • 简介:针对膝关节不稳定性损伤的不同状态,对不同运动强度,不同运动开始时间在损伤康复研究中的价值进行比较研究,为运动关节损伤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

  • 标签: 膝关节 运动损伤 康复 运动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功能增龄变化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320名太钢集团临汾钢铁有限公司35-74岁身体健康的职工按年龄分为35-44岁、45-54岁、55-64岁以及65-74岁等4个年龄组,每组80名。分别采用IKDC主观膝关节评估量表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增龄变化。结果:IKDC得分、SF-36综合得分以及生理健康亚集(PCS)得分、心理健康亚集(MCS)得分呈增龄下降,其中35-44岁组与45-54岁组之间、55-64岁组与65-74岁组之间存在显著年龄阶段差异(P〈0.05);IKDC得分与PCS得分、MCS得分以及SF-36综合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呈增龄下降,其中45岁和65岁前后变化尤为明显。膝关节功能增龄下降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增龄性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功能关节不稳者踝关节内外翻肌力特征。方法:选取15名患有单侧功能关节不稳的受试者为实验组,匹配15名无踝关节伤病的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CON—TR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系统对其进行踝关节内外翻肌力测试。结果:不管是向心收缩还是离心收缩,实验组踝关节内外翻肌力的相对峰值力矩都要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在外内翻峰值力矩比的比较中,两组间都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无论是向心运动还是离心运动,功能关节不稳者惠侧足的内外翻肌力都存在严重不足,明显弱于正常人,其原因可能与踝关节损伤后造成的踝关节不稳有关。

  • 标签: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内外翻肌群 等速测试
  • 简介:浅谈肩关节标本制做李连群在形态学、人体解剖学的领域中,用标本来揭示机体内部的结构和联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肩关节是人体中最灵活的关节之一,由肽骨头和肩呷骨的关节盂构成.其周围又有韧带、浅筋膜、血管、神经及肽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肩关节关节囊薄而松弛大而宽...

  • 标签: 肩关节 斜方韧带 有机玻璃 标本制做 喙肱韧带 手术线
  • 简介:对海南回族青少儿的身高、体重、坐高、肩宽、胸围、骨盆宽六项身体形态发育指标作普查,在给出克托莱指数、劳雷尔指数、坐高身高指数、胸围身高指数,骨盆肩宽指数等典型指标后,经综合分析研究得出了海南回族青少儿的形态发育特征,同时还揭示了身体形态发育特征的性别差异、不同形态发育指示与其相应的体型之间的关系等一些规律特点,并与当地黎族、汉族青少儿的生长发育状况作了对比。

  • 标签: 形态发育 体型 回族 青少儿
  • 简介:关节疼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所体会,这不仅仅存在于体育运动中,日常生活里也有很多情况会引发膝关节的疼痛,其原因在于关节软骨的磨损,而造成磨损的关键是膝关节所受的负担。很简单,比如当你走路时,膝关节要承受体重2—3倍的压力负担,上下楼梯时膝关节则要承受体重的3—4倍负担。要想预防和缓解膝关节磨损疼痛,别无选择,只有增强大腿肌肉力量。

  • 标签: 膝关节 疼痛 预防 体育运动 日常生活 关节软骨
  • 简介:通过临床实践和典型病例的研究,总结了一套踝关节损伤的针刺疗法。并认定该疗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的优点,可用于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

  • 标签: 针刺 踝关节韧带损伤 治疗方法
  • 简介:<正>踝关节损伤,在整个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中约占8%左右,占关节韧带扭伤首位。本文对上海师大体育系学生踝关节损伤的原因、项目、部位、性质及其分布等进行了研究,以便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从而尽可能地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减少或避免损伤的发生,并向同行提出一些基本资料,以供研究参考。

  • 标签: 踝关节损伤 急性损伤 运动损伤 体育系学生 篮球运动员 韧带损伤
  • 简介:一、前言游泳是一项人体在特殊环境中的运动项目。人体在水中依靠四肢运动,克服水的阻力,产生推进力使身体前进。而竞技游泳是以获取高速度为目的,这就必须使人体的四肢形成高度节省化的技术动作。要做到这点,必须具备符合技术动作的关节灵活性以及相应的肌内力量。二、踝关节灵活性是下肢形成对水面、产

  • 标签: 踝关节 练习 运动员 技术动作 运动项目 灵活性
  • 简介:一、重视加强踝关节力量在我们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对于力量的练习往往注重于大肌群力量的练习(如股四头肌、股后肌群),而忽略小肌群力量的练习。随着训练的深入,以及对训练目标要求的提高,到最后真正能使运动成绩达到一定高度的决定因素是小肌群的力量(如踝关节的力量)。二、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踝关节由胫骨下关节、内踝关节面和腓骨的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关节面组成。

  • 标签: 踝关节力量 几种方法 训练目标 肌群力量 股四头肌 股后肌群
  • 简介:在体育运动中,踝关节不仅要承担全身重量,而且所有的跑跳动作都离不开踝关节的运动,所以踝关节的扭伤在体育运动中非常多见。做为体育教师必须重视预防工作,并掌握其急救处理原则与方法,以避免贻误病情,形成慢性病,导致骨关节病的反复发生。

  • 标签: 踝关节 扭伤 预防 治疗
  • 简介: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是发生率较高而又严重的运动损伤,对ACL和膝关节的功能解剖及生物力学做了进一步分析,认为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创伤小,骨道定位准确,重建的韧带可达到牢固的生物学固定,以达到更有效的康复效果。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 简介:利用1985-2010年间武陵山区土家族学生的身体形态测试数据,对身体形态指标、青春突增年龄、身体发育速度等情况进行对比和动态分析,探索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25年间,武陵山区土家族学生身高、体重出现明显增长.但是武陵山区土家族学生胸围的增长幅度不大,特别是男生部分年龄组出现负增长,与肺活量下降的趋势基本一致土家族学生突增高峰年龄出现比较明显的提前现象,突增高峰年龄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土家族学生的2010年身高速度高峰、体重速度高峰、胸围速度高峰的发育高峰值明显大于1985年,但发育的速度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慢趋势.

  • 标签: 武陵山区 土家族 学生 身体形态
  • 简介: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比较主动分离式牵拉(AIS)与本体感受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PNF)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方法:选取某体育大学有训练背景、无肩部损伤的学生20名,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为期两周,每周5次,每次15min左右训练,一组进行AIS牵拉,另一组进行PNF牵拉。使用F-JDC型关节测量尺在实验前、第一次牵拉后和两周训练后对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结论:两种牵拉方法对于肩关节的柔韧性均有改善作用,而AIS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的提高效果优于PNF牵拉。得出AIS牵拉在运动训练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且易于掌握,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为进一步研究更好的牵拉方法提供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主动分离式牵拉 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 肩关节柔韧性
  • 简介: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结构与机能均具有年龄、性别特点。在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中,既要防止教学与训练手段的成人化,又要根据儿童少年的身体特点,采取积极方法,促进其生长发育,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水平的目的。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最大特点是,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均衡。表现在两方面:①各系统、器官本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长发育速度;②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有先有后,但都服从整体的需要。

  • 标签: 儿童少年 生长发育 体育教学 有先有后 性别特点 体育卫生
  • 简介:使用Kistler三维测力平台、TM-6710CL高速摄像机和MONARK829型功率自行车在正常状态和相对疲劳状态下对从不同下落高度跳深的12名男性二级运动员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运动员跳深时,下肢髋、膝、踝关节之间髋关节的角度变化最小,膝关节次之,踝关节的角度变化幅度最大;正常状态下,运动员在各下落高度跳深时,其髋、膝、踝关节在缓冲期的动作顺序上是踝-膝-髋,在蹬伸期的动作顺序是髋-膝-踝;相对疲劳状态下,运动员跳深时,下肢髋、膝、踝关节在缓冲期的动作顺序是踝-髋-膝,在蹬伸期的动作顺序是髋-踝-膝。

  • 标签: 下肢关节 运动学特征 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