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运用实验语音学方法,通过对佤族学生汉语普通话语音习得调查研究,归纳了佤族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标记,分析了佤语作为母语干扰因素对佤族学生学习普通话语音产生偏误的特点及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对策,认为教学中引进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佤语 普通话 语音 偏误标记 对策
  • 简介:许多研究者都认同"语文分流"模式更符合初级阶段非汉字文化圈汉语学习者的需求的观点,然而,目前对该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汉字方面。本文尝试探讨该模式对来华非汉字圈留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影响。研究在学期初和学期末实施了两次相同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语言文化中心零起点并进班和分流班中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经过12周的学习后,"语文并进"班学生的融合型动机显著下降,而"语文分流"班学生的学习体验要好于前者。因此,我们认为,相较"语文并进"模式,非汉字圈的学习者能够更好地适应"语文分流"教学模式,从而保持高度的融入型动机。

  • 标签: 教学模式 非汉字文化圈 学习动机
  • 简介:鉴于以往对后分句引导语“别说”?的语用衍推关系的研究无法解释“别说”句内部的语义、句法差异,文章对后分句引导语“别说”进行了重新分析。文章认为,在篇章视角下“别说”句的语用衍推关系在两个不同语义层面上分别表现为:“别说1”是前后分句命题内容之间的衍推;“别说2”是在更大事件框架下,前分句命题与前后分句的复合命题对于实现此事件可能性的衍推。衍推关系所在语义层面的不同决定了“别说”句不同的结构形式:“别说1”为对称结构,“别说2”为非对称结构。通过对虚词自身语义层次的分析,文章还找到了虚词的语义-语法接口。

  • 标签: 后分句引导语“别说” 衍推 篇章视角 语义-语法接口
  • 简介: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此言要之,“教”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不教”,而“不教”是因为学生具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仅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更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写作方面亦是如此。

  • 标签: 自主写作 自主学习 作文指导 摭谈 写作方法 写作学习
  • 简介:孔子学院成立10年来,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宣传中国语言文化,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对诸多文化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归纳,提出了文化活动设计的6个主要原则,并以旧金山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文比赛为例,介绍文化活动的操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文化活动的举办进行反思,提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要重点思考本土化的问题,如此才能促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使孔子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孔子学院 中国文化 文化活动 中文比赛 本土化
  • 简介: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文化活动暠是文化大众传播活动的一种,目前在国外开展的状况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对孔子学院成功的文化活动的经验进行总结,同时借鉴法语联盟等成熟机构的文化活动经验,把握好举办活动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使文化活动和汉语教学、文化教学三位一体,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汉语国际教育 孔子学院 文化活动
  • 简介:文章通过问卷对外国留学生在汉语学习和使用过程中的语言焦虑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分析了他们在不同环境和情境中的汉语学习焦虑程度,以及他们对他人负面评价的恐惧和他们对汉语的负面评价情况.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因素包括性别、生源地、是否华裔、汉语水平、对汉语的评价、学习汉语时间和在华时间,而学习者的年龄及其所学过外语的门数则与语言焦虑程度无关.

  • 标签: 语言焦虑 汉语学习者
  • 简介:红色文学作为构建爱国教育的最突出的典范,它有着继承革命传统教育的意义,在当代发挥着重要作用。红色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着思想和组织,也象征着英雄人物性格的纯洁。本文红色经典《红岩》为例,分析红色叙事的结构与象征性,对主人公许云峰和江姐的爱国形象进行解读。

  • 标签: 红色经典 爱国主义 《红岩》
  • 简介:在当前汉语国际推广和辞书现代化建设的有利形势下,对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系统性研究势在必行.在语料库语言学的指导下,我们按照一定的思想和原则,为当前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代表作《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建立了完整系统的封闭式信息库,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方面12个属性进行分析,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加深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研究.

  • 标签: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 学习词典信息库 构建与实现 属性分析
  • 简介:本文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580名来华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学习者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与动机类型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者个体因素对来华前动机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整体来看,留学生来华前汉语学习动机强度不高;2)对学习者来华前动机强度产生影响的是他们的专业以及是否来华攻读学位。来华攻读学位的学习者、学习汉语专业的学习者,动机强度不如来华进修语言的学习者和非汉语专业的学习者;3)内在兴趣动机与经验动机对学习者来华前动机强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学习者对汉字及中国影视书籍等文化产品的兴趣对其动机强度影响最大。

  • 标签: 汉语学习 动机强度 动机类型
  • 简介:文章对近代中国的晚清海关促进汉语学习的政策措施进行了研究。在赫德、安格联两任总税务司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海关洋员汉语学习取得了明显成效。赫德率先把推进洋员汉语学习作为战略决策,强制方式在海关推行汉语学习,安格联则较好延续了赫德的做法。海关洋员汉语学习与考试聘用、选拔晋升、奖金津贴、教育培训、考绩报告等政策制度紧密结合,使汉语学习成为强制性或体制性的需求,具有组织化、制度化的明显特点,对当今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有着现实启示意义。

  • 标签: 汉语学习 晚清海关洋员 政策措施
  • 简介:写好一篇作文不外乎涉及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语言等方面。相信习作者通过每一步训练指导,得心应手地写出一篇佳作,是完全可能的。

  • 标签: 作文教学 写作方法 语文学习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中介语语料库和纸笔测试等方法,对日本学习者“了2”的习得进行系统考察。考察发现:句末助词“了2”的偏误比动词后的“了1”要多;“了2”的偏误主要是“遗漏”和“误加”;“遗漏”主要受认知难度的影响,“误加”源于日语迁移;学习者初学时把“了2”看作日语的“”,之后逐渐日常意义上的“变化”来理解“了2”;学习者先习得的是一部分“了2”,“了b”的整体习得要比“了1”晚。

  • 标签: “了” 助词 偏误 习得 语料库
  • 简介:在美国开展中文师资培训,既要以相关的教师培养标准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又要考虑本地教师的实际需求;既要提供知识普及型课程,也要重视特色型培训;既要进行教学方法等实践技能的培训,也不能忽视语言理论对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因此,设计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发展中文师资培训、提高中文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

  • 标签: 中文师资培训 标准 孔子学院
  • 简介:汉语动词“吃”和韩国语动词“(掣吁)”为例,对汉韩动宾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语料库的例句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语义、句法、文化层面的分析,研究了汉韩动宾结构中名词性宾语的类型、属性、语义、句法限制等方面的特点,揭示了汉韩动宾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 标签: 动宾结构 (掣卧) 名词性宾语
  • 简介:本文研究了汉语水平较高的日本学生习得普通话轻声时的韵律偏误,发现日本学生产出的轻声音节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调型方面,基频曲拱偏平,升降幅度不够;基频曲线后半段常有轻微抬升;T3后的轻声音节常常被读为降调。(二)调域方面,四声后的轻声音节都存在调域偏窄问题,其中T1、他后尤其严重。(三)时长方面,不同声调后轻声音节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长过长问题,尤以T3后为最,甚至超过T3音节。

  • 标签: 汉语二语习得 日本学生 轻声 语音偏误
  • 简介:借助“看图说话”的话语诱导方式,本文考察了12名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在间隔两个月的时间内、口语产出流利性的发展情况。前测和后测数据分析显示,学习者的口语流利性发展呈现不同的步调,在时间性的多数指标上取得明显进步,在表达性和准确性的多数指标上则没有显著变化。结合文本分析发现,在第二次的表达中,学习者的口语产出更连贯,内容更丰富,语言形式的运用更为复杂。

  • 标签: 看图说话 初级 口语 流利性
  • 简介:文章介绍分析了美国汉语教学的特点以及AP中文课程的性质、特色,总结了针对这些特点编写AP中文课程的心得与体会.文章指出国别性是海外汉语教材的重要特点,并提出提高海外汉语教材国别性的三个原则:一、切合该国的实际情况,二、符合该国的教学标准,三、建立新型的教学理念.

  • 标签: 海外汉语教材 国别性 美国汉语教学 AP中文教材
  • 简介:读高一学生的记叙文,既读不到生动的形象,也读不到真正的感情。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形象鲜明、真情流淌的记叙文呢?在诗歌教学中,那传承千年的中国古典诗论,给了我们灵感。一、“诗缘情”启示我们:记叙文写作应强调真情实感我国诗歌发展的早期,“诗言志”的主张占据了统治地位,强调诗歌“讽喻教化”的社会功用,重视其工具性。“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因为孔子的推崇。这种强调诗歌“讽喻教化”的工具性的诗论,在中国影响深远。

  • 标签: 诗言志 记叙文写作 诗缘情 歌永言 《尚书·尧典》 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