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先秦文献中“先子”凡5见,都是儿辈敬称已故的父亲(包括公公),而没有泛称已故的长辈或祖先的。本文对《左传湫孟子》中的两例“先子”作了详细考辨。“先君子”在先秦典籍中2见,其中《荀子》一例有疑问,《礼记》一例也是敬称自己已故的父亲,而非祖父。“先子”“先君子”中的“子”和“君子”都是对自己父亲的敬称。

  • 标签: 先秦文献 先秦史 先子 先君子 词义
  • 简介:<正>一山西闻喜(城关)方言的声调的最大特点就是“乱”,“乱”到有些人认为“诗、时、使、是、试、事、识”同音,“梯、题、体、弟、替、第、滴”同读;“乱”到有些闻喜人说“闻喜话没有声调”;“乱”到有些闻喜人往往只知变调而不知本调,如果一个字在不同的组合环境中有三种变调,发音人可能一会儿以变调A为该字本调,一会儿又以变调B或C为本调,好象单字没有固定的调值。这种“乱”的情形确实有点象方言地理学派所说的“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没有什么规律。“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的历史”这个口号是方言地理学派的法国语言学家齐列龙

  • 标签: 两个声调 方言声调 连读变调 城关 调值 去声
  • 简介:北京方言(又称“北京话”)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直接基础,它在汉语的诸方言中具有其他方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北京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极其丰富、极富特色的语汇(本文用“语汇”而不用“词汇”,因它比“词汇”范围要大,包括:单音词、复音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准固定语、谚语等)。北京方言语汇一直是语言学家、民俗学家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对象。从20世纪初的“国语运动”开始至今的一个多世纪中,产生了大量的记录、整理北京方言语汇的辞书和语汇索引。

  • 标签: 方言语汇 方言土语 北京话 索引 辞书 现代汉语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