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写完15万字的《玻璃虫》已经有一个多月,但内心的喜悦至今没有散去,我甚至想写一首歌,歌名就叫:玻璃玻璃我爱你玻璃到底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要爱玻璃呢?那就更不知道了。无端的喜悦和爱在我的身体里穿梭,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高兴。我的上一部长篇《说吧,房间》还充满着职业女性的疲惫憔悴,这一部长篇却已是眉飞色舞,草肥水美。这就是写作赋予写作者的奇迹。写作第一应该取悦的就是自己。写什么不重要,怎么写也不重要,是否深刻不重要,是否富有道德感也不重要。关键的是它能否激扬你的生命,使你微笑、乐生、感恩。《玻璃虫》的写作很奇异,它使我越写越健康,越写越高兴,好像有一种美妙的气体,它把我全身都打通了。这是从来没

  • 标签: 散文 随笔 当代
  • 简介:星期天一大早,妻子就突然说要与我一起“抻”。提起抻,倒使我一下子想起了从前。记得,早些年每临冬季,母亲就要整夜地忙碌一家人的棉衣棉被等过冬物品了,做那些东西,是需要母亲自己纺织的粗布,特别是做棉衣棉被的时候,还要“抻”。

  • 标签: 星期天 棉被 棉衣 母亲
  • 简介:  一  那个扬花飞舞的春天,一位名叫胡蝶的少女突然闯入我的生活.那个扬花飞舞的春天我画了一百多幅画.这些画都是一些粗制滥造,有时候我一画完就把它揉进了垃圾桶.……

  • 标签: 剪刀石头 石头布
  • 简介:  那年夏天,他和她毕业了.  一个月后,她留在了省城,而他则选择了西藏--去做一名排长,那是他的梦想.  ……

  • 标签: 剪刀石头 石头布
  • 简介:  别涅迪克博士是法国一家化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一次,在实验室里,他准备将一种溶液倒入烧瓶,一不小心烧瓶"咣当"落在了地上,糟糕!还得费时间打扫玻璃碎片,别涅迪克博士有些懊恼.然而,烧瓶并没有破碎,于是他弯下腰捡起烧瓶仔细观察,这只烧瓶和其他烧瓶一样普通,以前也曾有烧瓶掉在地上,但无一例外全都破成了碎片,为什么这只烧瓶仅有几道裂痕而没有破碎呢?……

  • 标签: 中的机遇 玻璃瓶中的
  • 简介:当解释学先驱海德格尔建立旨在迫向存在及其意义的存在解释学时,还看不出东西方之间能不能获得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因为如果语言是存在的家,那么说着不同语言的人就居住在不同的家里,即便语言自己说话,那也意味着不同种类的语言不可能有完全等值等量的对话。伽达墨尔解释学借助于移情式的个人感受力,推断理解是人及其艺术活动的本质。他径自把它称为对话式的,但实际上却具有独白式的特点。事实上,当缺乏一个基本原则或范式就转向对话(包括游戏、寓言、反省、相互影响等对话形式)时,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不确定性、多义性、多元性以及相对主义,各种文化特例各执一套话语,之间没有共同的话语系统切人点,对话因此成为对话的一个反讽。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对话式 反讽 语言 独白 话语系统
  • 简介:隆斯伯里”学派中的叶君健[英]迈克尔·斯卡梅尔最近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笔会代表大会上,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章节在叶君健这个人物身上显现出来了。他曾经是佛吉尼娅·吴尔芙的外甥朱理安·贝尔的朋友。当奥登和伊雪乌德于1937年在中国访问的时候,他给他们介...

  • 标签: 斯伯里 吴尔芙 国际笔会 英国文学史 吉尼 乌德
  • 简介:巴塞尔姆在《玻璃山》中通过对传统童话的戏仿,利用碎片拼贴的叙述模式荒唐诙谐地再现了漫游于后现代城市的作家在探索创作之路时所面临的困境:作为后现代生存状态的观察者,作家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文学形式已无法担当书写当代都市经验的重任以及后现代城市生活的反童话本质。这些思考在他们城市意象的描摹中展现出来。在作家玩世不恭的表面之下,隐藏的是对人性、传统的人文价值、后现代社会种种问题的严肃思考。

  • 标签: 《玻璃山》 后现代 作家 城市 漫游者
  • 简介:本文将结构主义谱系研究分为三种模式:法国模式、东欧一西欧模式、雅各森模式,并以雅各森模式为基础,探讨结构主义思想范式的出现与19世纪德国学术思想的广泛联系。

  • 标签: 结构主义 谱系研究 雅各布森模式
  • 简介:本文通过对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淑·莱赫德的解读,深刻剖析了淑在叛逆与保守中的矛盾与挣扎。追求自由的女权主义思想与恪守传统的道德规范的激烈冲突,无时无刻不纠结在淑的内心中,由此造就了淑内心中那份特有的叛逆而纯粹、传统而挣扎、彷徨而迷茫、矛盾而纠结的爱。然而,坚持纯洁而高尚爱情的淑,始终挣扎在痛苦而矛盾的心情中,并最终臣服在传统的世俗观念之下,亲手埋葬了她的理想爱情。

  • 标签: 叛逆不羁 传统 矛盾 爱情观
  • 简介:在我国比较文学领域,“X和Y模式”名声不好,一般被认为是一些研究者由于对“可比性”缺乏了解、盲目借美国学派平行研究之名所进行的简单比附研究。而与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相对应的“影响研究”,常常被认为是法国学派注重实证性、忽略文学审美性的比较文学学术方法。在我国目前已有的不少比较文学教材中,对法国学者、美国学者学术主张进行非此即彼、标签化、扣帽子的论断常有发生。本文试图从皮埃尔·律内尔等法国学者所提出的“X和Y模式”入手.重点关注美国学派对法国学派的理论主张发起诘难之后。法国学者对影响研究以外的其他方法进行吸纳总结、针对比较文学理论所进行的完善与更新。在比较文学学科史中,“法国学派”的内涵是丰富的,不应仅仅谈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等人的观点,而应该拥有更为丰富和准确的含义,我们的教材应该改一改了。

  • 标签: 皮埃尔·布律内尔 “X和Y模式” “法国学派”
  • 简介:<正>太行山巅,漳水河畔,富饶美丽的土地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集约高效、安全文明现代化矿井,它就是有“煤炭战线一盏明灯”美誉的山西潞安能股份公司王庄煤矿。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一句名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王庄煤矿不仅对这一光辉思想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更是这一光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中国煤炭工业史上的三次技术革命都发祥于此。

  • 标签: 王庄煤矿 潞安环能 煤炭产品 工业史 集约高效 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