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民族文学的意义现在已经不大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开始,每个人都应促进其发展进程。”众所周知,这是歌德1827年对艾曼(Eckermann)所说的话。20年后的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指出:“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越来越不可能了,于是从许多民族和地方文学中,出现了一种世界文学。”世界文学(Wehliteratur):这正是歌德和马克思的构想。

  • 标签: 世界文学 猜想 民族文学 地方文学 马克思 狭隘性
  • 简介:本文对莎士比亚的第五大悲剧《安东尼与莉奥佩特》中的异域想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剧作展示了当时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简单化想象,在此过程中。安东尼恰恰是最为鄙夷“埃及性”的罗马人;莎士比亚虽受时代影响。对罗马/埃及这种二元两分思维模式有所陷入.但又对固化的异域想象进行了调侃与讽刺:剧作最终呈现了罗马人对他者文化有限的认可与接受,但这种认可与接受仍然是在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模式下展开的。莎士比亚在剧中就异域想象这个议题的三重描写,充分显示了他在英国海外扩张开端年代所受到的时代影响,及其自身敏锐的文化洞察力。

  • 标签: 莎士比亚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异域想象 文化殖民
  • 简介:老人都说:一片树叶里蕴藏着一个季节的秘密.大山深处的浓艳,是源自何方的火种?这般撼人心魄的色彩,怎就悄然静默了经年?我一直幻想做一片秋天的树叶,站在季节的高处,弹拨一曲清丽.那是多美的一个梦啊!记忆像秋天的河水,清澈得唯留下游动的小鱼和河底光洁的卵石.

  • 标签:
  • 简介:“理论”与“实践”的古典模式(理论的优先性)在现代发生了颠倒,“实践”逐渐压倒“理论”成为决定性的建构力量,被塑造为优先、压倒性的主题。古典模式到现代模式的“突转”发生在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十一条,朱光潜建议将其翻译为“关键在于改变世界”,[1]顺着这条“实践之路”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者在将理论实践化的方向上重新思考了文学问题,

  • 标签: 文学实践 “终结” 阿尔都塞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主义者 古典模式
  • 简介:禁不住大美西藏、雪域高原的诱惑,我于去年秋天践行了一次西藏之旅,参观游览了举世闻名的布达宫,所见所闻给我以极大的享受.没去拉萨之前,总认为布达宫是建在大山的半山腰上.然而真正到了拉萨一看,才知道它是建在一个独立突兀的小山包上,四周坦平,街道环绕,布达宫下面还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宫殿南面是宽阔的布达宫广场.

  • 标签: 布达拉宫 雪域高原 西藏 拉萨
  • 简介:4—5月,由黄纪苏、张广天等同志编导的史诗剧《切·格瓦》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观众达一万多人次,每场平均上座率达120%。观众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老领导,更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高中生。《切》剧高扬革命理想主义旗帜,引起各种观点和立场的人们的不同反响和评说。本刊特发表两篇文章,以表达我们对该剧的深切关注。

  • 标签: 观众 北京人艺 小剧场 编导 史诗剧 革命理想
  • 简介:平视人生的肖凡林希肖凡初登文坛时,曾经一屁股便坐在了"工业题材"的硬板凳上,他长期在工人群众中生活,且对刻板的社会主义工业管理模式相当熟悉;于是,非常自然地他就选择了那样一条道路,要在描绘工业劳动者的辉煌形象中,为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出谋划策,或者...

  • 标签: 肖克凡 工人群众 文学世界 生存状态 赵玫 荒诞离奇
  • 简介:美国女作家伊丝·华顿以讥诮隽永的语言和充满象征意义的意象,使《纯真年代》成为表现人生挫折与绝望的成功之作。她借助背景,隐喻男女主人公们的命运和性格,并通过物体意象,极有分寸地传达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与意念。循此,本文探讨了《纯真年代》象征艺术的两个方面:背景象征、物体象征。

  • 标签: 《纯真年代》 意象 背景象征 物体象征
  • 简介:<正>十五年,周芹渐渐走远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简称《许茂》)也早已从当年举国上下对文学的关注中归于平静了。今天的人们很难再提及《许茂》,四姑娘也成了一座“远山”。走近这座山,我看到了四姑娘和她的一家子,以及当初引领着“许茂”一家走出来的《沱江文艺》……吴承蔚(原名吴远人,20世纪70年代任《沱江文艺》主编),因了吴承蔚倾注的关注和心血,周芹的《许茂》才吸引了圈内圈外众多目光的关注。1978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初稿形成;吴承蔚于1979年最后一稿审读后,开始分别在《沱江文艺》连载。之后,《内江三十年作品选》全文刊载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闻讯赶来内江的文坛前辈殷白(张京秋)、《红岩》主编王觉,面见了发稿编辑吴承蔚。一番恳谈后,殷白、王觉拿走了几本《内江三十年作品选》。很快,《红岩》(1980年1月号)全文刊发

  • 标签: 吴承蔚 周克芹 许茂 《红岩》 创作思想 王觉
  • 简介:奥地利女作家,中欧公认的最重要文学家之一:埃尔弗里德·耶利内1946年生于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的米尔茨楚施格,她的父亲具有捷克与犹太血统,是位化学家,母亲出身于维也纳名门望族。耶利内自幼学习音乐,早年攻读音乐、戏剧和艺术史,六十年代中期以诗歌写作走上文坛后,着力从事戏剧和小说创作,经常因为作品中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和社会批评意识引发广泛争议。

  • 标签: 耶利内克 里德 名门望族 诗歌写作 六十年代 小说创作
  • 简介:2004年10月29日,诺罗敦·西哈努国王宣布退位。他最喜爱的儿子--热爱舞蹈艺术的西哈莫尼继承了柬埔寨王位。在新国王的登基仪式上,这对外表酷似的父子完成了历史的接力。生性热情浪漫,有着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诺罗敦·西哈努1922年10月31日生于柬埔寨王国首都金边市,系诺罗敦和西索瓦两大王族的后裔,1941年4月被王位委员会推选为国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953年11月9日使柬埔寨获得完全独立。在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上,年轻的西哈努亲王与周恩来,尼赫鲁,苏加诺、纳赛尔共同努力,使大会成功地通过了反映亚非国家共同立场的以中印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的十项原则。也许是观点的一致,周恩来与西哈努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了两个人和两个国家的友谊。西哈努曾经多次坦诚地评价自己:生来就是个艺术家。虽然命运使他成为历经坎坷的政治家,但是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他在柬埔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 标签: 西哈努克 罗敦 金边市 苏加诺 柬埔寨问题 亚非国家
  • 简介:右眼二百五十度,左眼三百五十度,米兰达记起了最早的度数;现在,两只眼睛的度数倒是一样:七百五十度.视力近点不正常地偏近,远点就更近.以前,她都把眼镜度数背下来,这样的话,不管出什么事,哪怕在旅行途中,都能马上再去配副新的眼镜.可后来,又有了散光,要背的东西更复杂了,就干脆不记了.这也让她担心,因为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中枢神经会出问题,两只眼睛的折射率也不一样.还有"散光"这个词,在她看来就不是什么好兆头.她煞有其事地跟约瑟夫说:散光,你明白吗?这简直比瞎了还糟糕.

  • 标签: 乔治·果 幸福眼睛 果代克
  • 简介:摘要研究奥林匹是一项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学者们有关“法治奥运”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其次谈了学者们对奥林匹规范的研究,分析了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奥林匹标志保护的研究情况,并顺便指出了这些研究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 标签: 奥林匹克 法律 规范
  • 简介:“莫雷斯时间,8点整。”近一百年之后,我站在地球的这一端,钟声乘着地中海的风隐隐传来。没错,时钟敲响了八下,这时,出浴不久的毛姆坐到书桌前.刚刚开始的这一天,他和他的世界一起进入“莫雷斯时间”。法国,地中海沿岸,里维埃,弗角。这一处花树掩映的所在.就是英国作家毛姆的莫雷斯别墅。

  • 标签: 时间 英国作家 地中海 毛姆 钟声
  • 简介:人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帕斯捷尔纳弥留时对妻子说:"我是幸福的。"能够说不幸福吗?他同时代的几位大诗人——曼杰利什塔姆(Mandelstam)死于古

  • 标签: 帕斯捷尔纳克幸福 幸福历程
  • 简介:由于话剧《切·格瓦》的上演,据说北京正在兴起不大不小的格瓦热。那些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穿着彪马、耐克、阿迪达斯的新人类们,正为格瓦当年的壮举感动不已。有人从剧中看出了英雄主义,有人看出了理想主义,有人看出了“酷”,而有人不过是看中了格瓦的发型和装束而已。

  • 标签: 《旁观格瓦拉热》 中国 当代 杂文 朱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