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近代形态的戏曲理论建构始于清末民初。王国维为戏曲下定义"以歌舞演故事",张厚载强调戏曲的虚拟性,余上沅假借他倡导的"国剧运动",把"程式"的范畴引入戏曲理论,齐如山用"有声皆歌,无动不舞"总结归纳戏曲表现手法,都为戏曲理论建构打下了坚实基础。从20世纪50年代始,戏曲理论建构进入更系统和自觉的阶段,张庚为首的"前海学派"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为戏曲理论建构做出了最重大的贡献;与此同时,焦菊隐对戏曲

  • 标签: 戏曲理论 张厚载 国剧运动 齐如山 焦菊隐 下定义
  • 简介:一、“综合”的戏剧观“综合”一词很早就已经被提出来讨论过,较早见于当代中国戏剧家们倡导、试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完全戏剧观”。所谓“完全的戏剧”即除语言、唱、念、做、打等手段之外,宗教仪式中的面具、杂技、说唱、乃至傀儡、魔术等都可以融入其中,形成真正的“综合艺术”。徐晓钟一直主张“以我为主,辩证地兼收并蓄”的美学原则:要在掌握我国传统艺术的美学原则的基础上,与观众的欣赏习惯辩证结合。

  • 标签: 戏剧理论 徐晓钟 美学原则 当代中国 宗教仪式 综合艺术
  • 简介:《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书系》,对从文明戏时期到建国前夕这一阶段的重要戏剧理论批评著述进行集中影印,为现代戏剧研究保留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书系》本着“依史看论,以论勾史”的思路,其编纂体例及对内容的择取,使整套书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按照原书出版时间的先后编排书籍,以求勾勒现代戏剧运动史之轮廓;二、书籍的收录,又以各阶段美学动向为内在支撑,勾画出中国现代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三、线性勾勒中,注重对重点戏剧家或戏剧现象的凸显;四、内容选编方面,力求面面俱到、风格多元;五、收录具有代表意义的外国译著。本文从以上五点对《书系》进行介绍和分析,并对其在戏剧理论批评领域的重大贡献做出评价。

  • 标签: 现代戏剧理论 现代戏剧批评 戏剧运动史 戏剧观念史
  • 简介:石挥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话剧表演艺术大师。以1940年为分界线,他的表演创作经历了在北平和在上海的两个阶段。1935年至1940年期间,石挥在左翼、抗战戏剧运动的影响下,吸收戏曲等传统艺术的表演技巧,形成了最初的戏剧观念,并总结了一系列演剧理论。1940年后,石挥南下“孤岛”上海,他之前形成的戏剧观念与演剧理论得到深化,其表演艺术成就攀上了巅峰。

  • 标签: 石挥 戏剧观念 表演理论 北京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