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小琼:这个月,送上来自纽约的问候。我在这里观看了一场出色的世界首演,共600位歌唱家和14位指挥家参与其中。该演出于8月11日在纽约圣约翰大教堂举行,但我想说说更多背后的故事。

  • 标签: 自然 指挥家 歌唱家 纽约 演出
  • 作者: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12期
  • 机构:曲调悠扬、歌唱深情、舞姿绚丽,2009年9月12日下午,由湖北省文联和湖北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百朵牡丹唱盛世”文艺演出在董必武先生于1920年创立的,具有红色传统的名校——武汉中学新校区体育场举行。湖北省文联、湖北省文化厅以及武昌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和四千多名群众一起观看了演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国古代戏台的建筑形制主要有三面观和一面观两种,《中国大全书.戏曲曲艺卷》认为,三面观戏台是其主流。作者在十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古代戏台现存情况的归纳和对照,分析了古代戏台形制变化的历史意义,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一是不能通过建筑形制判断古代戏台的主流,二是古代戏台的主流为祠庙戏台。

  • 标签: 戏曲 戏曲文物 古代戏台 建筑形制
  • 简介:自然界的规律是:春暖时花才开。我们所指的花盛开是中国文联春节大联欢节目的录制演出活动。《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从2003年开始,迄今为止,已经历了三个春秋。这个活动是由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近600位著名艺术家共同为全国电视观众奉献的一台"喜庆祥和、团结奋进",歌颂"德艺双馨"的精彩节目。中央电视台进行现场实录,并于春节期间向全国人民播出。

  • 标签:
  • 简介:《黄梅戏艺术》已出版一百期了!这个以剧种名称办起的刊物在全国还是凤毛麟角。我孤陋寡闻,据我知道,目前以剧种命名的刊物只有中国京剧院的《中国京剧》、山西的《蒲剧艺术》。黄梅戏发源发祥于安庆及周边地区,办这样一个刊物应该是顺理成章、众望所归的事情。话是这么说,但要实施起来不是像说句话那么容易。我不是刊物的人员,由于我们办公地点在一起,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他们的风雨历程,酸甜苦辣。

  • 标签: 《黄梅戏艺术》 百期 《中国京剧》 中国京剧院 周边地区 办公地点
  • 简介:对于任何一个剧种来说,原创剧目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由于戏曲是高度综合、难度极大的艺术,她的许多剧目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和反复的舞台实践检验才能臻于成熟。原创剧目犹如平地起高楼,如果缺乏坚实的基础又不能耐心锤炼,往往虎头蛇尾,不易取得成功。因此,戏曲剧目的积累

  • 标签: 京剧 剧目 《瘦马御史》 意象 人物塑造 表演艺术
  • 简介:中西交汇:———年戏剧回望廖奔十九世纪后期,欧洲列强的坚船硬炮摧毁了东方古国封闭而腐朽的大门。从此,中西方文化的互相隔绝局面彻底瓦解。尽管双方的接触方式更多是孱弱的中国被迫而不胜重负地承接了西方工业文明滚滚而来的铁轮的碾轧,但是就文化范围而言,则无...

  • 标签: 西方戏剧 中国戏曲 中西戏剧 《新青年》 中国戏剧 宋春舫
  • 简介:“优孟衣冠”,后世成语谓登场演戏,自本世纪以来,所有戏曲史家对于“优盂衣冠”也无一遗疏。以往的戏曲史家把“优孟衣冠”较多看着是简单的模仿,是戏曲表演艺术的幼稚阶段。笔者重读《史记·滑稽列传》。又查阅了一些书目,总觉得过去的研究与认识是对“优孟衣冠”这一历史戏剧现象的简单化或以偏盖全的,尤其是《大全书·戏曲曲艺卷》“优孟”条(下简称“优盂条”)的评价更难于接受:

  • 标签: 戏曲表演艺术 百科全书 重新认识 曲艺 历史 作者
  • 简介:一说起黄梅戏的传统,大家往往就会联想到具体的剧目、具体的曲调,比如、、、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平词]、[八板]是黄梅戏的传统唱腔;[二四六槌]是黄梅戏的传统锣鼓等等…….

  • 标签: 黄梅戏 唱腔 传统剧目 《女驸马》 锣鼓 观众
  • 简介:这张CD节选并灌录了21名德国语系歌唱家的著名录音,如伊丽莎白·舒曼(ElisabethSchumann)、贝格尔(E.Berger)、莱姆尼茨(T.Lemnitz)、美籍德国女高音罗特·勒曼(LotteLehmannl、雷特伯格(E.Rethberg)、波兰女高音泽斯(M.Korjus)、捷克女高音穆勒(M.Muiler)、瑞典女低音奥涅金(S.Onegin)、

  • 标签: 录音 传奇史 声乐 女高音 伊丽莎白 歌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