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60 个结果
  • 简介:(1899-1934),福建闽侯人。这是位“五四”时期与冰心比肩齐名的女作家,茅盾先生称誉其是“被‘五四’的怒潮从封建的氛围中掀起来的,觉醒了一个女性”,是“五四的产儿”。庐短暂的一生坎坷,情路多舛,个人不幸和社会的黑暗,使她的作品弥漫了感伤的情调,她用饱蘸感情的笔墨,描摹世相百态,抒写了自己及同龄人的人生际遇。庐是以《海滨故人》一举成名,在其笔耕14年光景里,出版了《曼丽》、《灵海潮夕》、《归雁》、《云鸥情书集》、《象牙戒指》等十余部呕心之作,体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等诸领域。重阅这些洋溢“五四”气息的作品,我们仿佛领略女作家的真性情,对人生对社会的奋斗与抗争,她勾勒的人物心灵图景依然散发着独特的文学魅力。

  • 标签: 庐隐 福建 作家 文学创作 诗歌 小说
  • 简介:自杞国是南宋时代西南的一个藩国,因贩马而强盛兴起来。本文资诸载籍,论述其的兴起、繁荣、消失以及与南宋的关系,并论述其国的主体族群为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群体。

  • 标签: 自札国 南宋
  • 简介:《尊》是龚自珍的一篇重要政论文,表现了作者对清王朝统治形势的根本看法,对其前途作了虽然朦胧却很实际的推断,体现了作者所达到的时代思想高度,理所当然地受到研究界的关注。但由于本篇写作时间难以确考,又采取寓言的表现手法,无论是写作时间还是内容的真正寓意,都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看法。本文拟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就个人认识与体会,发表一些浅见,就教于方家。一关于《尊》篇的写作时间,大体认为是在嘉庆十九年(1814)前后。如孙钦善先生说:'写作的具体时间

  • 标签: 尊隐 龚自珍 写作时间 乙丙之际箸议 思想高度 己亥杂诗
  • 简介:以招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最早大约是署名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这篇骚体小赋用主要的篇幅把隐士们生活的深山老林描写得相当可怕,最后发出呼唤道:“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汉朝的淮南王刘安喜欢养士,门下颇有些曾经人山林的人物,于是让他们继续呼朋引类,把尚未出山的都叫出来。秦汉之际天下大乱,隐居的士人中很有些先前的王公大人及其子孙;汉王朝建立后,陆续出来了一些,

  • 标签: 招隐诗 《招隐士》 陆机 文学作品 秦汉之际 淮南王
  • 简介:《叶》所宣扬的武士道与近世山鹿素行等儒学家提倡的“士道”相比,强调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为其特性。近代以后,随着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加深,出于战时武士道宣传的需要,《叶》这部因宣扬“死的觉悟”而曾在江户时代长期被封禁的奇书,成为战时日本国民教育最重要的教科书,其所宣扬的武士道也成为战时法西斯军人的精神支柱。

  • 标签: 《叶隐》 山本常朝 武士道 侵略战争
  • 简介:每到人艺院庆,我总是想起四位已经离开我们的缔造者:曹禺、焦菊、欧阳山尊和赵起扬。没有他们,哪里会有北京人艺的今天呢?直到今天我们还在沿着他们以及其他老一代艺术家们共同铺就的道路前进,还在演绎着他们那一代创造的不朽作品,观众也还在一代一代追捧着看我们的戏……

  • 标签: 焦菊隐 中华 北京人艺 缔造者 欧阳山 艺术家
  • 简介:日本金泽文库旧藏平安中期古写本《文选集注》残卷二十余卷。光绪间罗振玉影印出版,题为《唐写文选集注残本》。集注之次序依李善、钞、音诀、五家(即五臣注)、陆善经排列,亦时附编者案语於後。日本选学泰斗斯波六郎於《文选诸本的研究》中云:“此本所引之钞、音诀,虽均不知何人所撰,却堪称惊人之秘籍。特别是陆善经注,彼我书目一无所记,彼国之人且已久不问其名,诚不可不谓珍贵之极。”又於《文选索引序》中云:“《文选》

  • 标签: 陆善经 唐朝 《文选诸本的研究》 文学评论
  • 简介: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在他的思想和生活中,隐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生前好友颜延之曾称他为'南岳之幽居者'~①,稍后的沈约又把他请进《宋书·隐逸传》,而钟嵘更冠之以'古今隐逸诗人之宗'~②的美称。此后,陶渊明隐逸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千百年来,陶渊明一直以一个'隐者'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中;而人们在谈到他的隐逸时,也总是着眼于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③那悠然陶然、飘然出世的一面。对此,鲁迅曾提出批评,指出陶渊明'在后人的心目中,实在飘逸得太久了'~④。诚然,陶渊明不如人们想象得那么飘逸和超然物外,他的隐逸实际上经历了一番异常艰苦曲折的心理历程。

  • 标签: 隐逸诗 中国文学史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心理历程 隐者
  • 简介:<正>首先说"文亡言"的"言。"对照简文,"言"字下部似缺,而且比简文其它释"言"之字多一小横,故李学勤释作"意";~①朱渊清、廖名春释作"音。"~②但我认为字仍当从马承源释作"言。"~③简文下部虽残,但对照其它释"言"之字,长度已够。至于多一小横的问题,对照郭店简,知"言"有两种写法,或有横,或无横,且一篇简文也有两种写法,如《成之闻之》。而且就先秦文献来看,没有将"文"和"意"、"音"联系起来的,倒有许多将"文"和"言"联系起来的例证,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孔子语:"《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晋为伯,

  • 标签: 隐言 简文 《诗论》 小横 言以足志 文以足言
  • 简介:国人有关何心生平的研究,至今仍不得不推容肇祖早年所着《何心及其思想》一文为最详尽。1936年他在《大公报》史地周刊发表《何心冤死事考》,次年1937年他又写了《何心及其思想》。1959年容肇祖整理的《何心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容肇祖在该集序中说,“1936年我从论明先生处借钞(爨桐集)”,

  • 标签: 何心隐 思想特质 社会活动 《大公报》 1937年 1959年
  • 简介:陶菊和张季鸾的结缘.要从风云变幻的时代局势说起。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打得难分难解时.冯玉祥率军回京,联合对“曹(锟)总统和吴(佩孚)总司令”极度不满的直系军将领胡景翼、孙岳发动北京政变,迫使曹锟下台、吴佩孚南逃.直系政权由此垮台。

  • 标签: 张季鸾 第二次直奉战争 北京政变 冯玉祥 胡景翼 吴佩孚
  • 简介:夜里,久久不能入睡,勉强睡着后,我又梦到了那位有着高高的个子、消瘦的脸庞、高度近视而又忧郁迷离的眼睛,沉默愤懑、不吭一声的老人,面无表情地从凄风苦雨里走来,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我。我的心要碎了,只能连连摇头,无言以对。或许,这将成为我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同事们心中永远的痛。此刻,我忽然意识到,焦菊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四十多年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人艺建院已60多年了。这座被誉为'国际艺术殿堂'的大剧院,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

  • 标签: 怀念焦菊隐 梦中笔 焦菊隐先生
  • 简介:上一世纪出土的《石彦辞墓志》是一方具有文学和史学双重价值的墓志。由于墓志多以骈句行文,用典过多,致使整理者多有误解。加之墓主传记不载于两《唐书》和新旧《五代史》,故有关史事亦难以表揭。本文立足于典故之诠释和史事之勾稽,将志文整理者因不明典故之误读一一征实纠正,并根据仅有的几条传世文献,结合志文所述,揭示出墓主与后梁太祖朱温之关系,为晚唐复杂之政局增添了一条可贵史料。同时对墓主之姓氏族属和兄弟、从侄之行历也有所考证。

  • 标签: 石彦辞 朱温 典故 标点 史事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著名戏剧评论家、翻译家童道明说:焦菊是中国少有的一位既对戏剧传统抱有敬畏之心,也对戏剧创新怀有巨大热情的戏剧大师。而其艺术的见解、导演的功力、审美的趣味、文化的修养,水准之高,更是独步中国剧坛。

  • 标签: 戏剧传统 《哈姆雷特》 焦菊隐 大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 排演
  • 简介:上博楚简公布后,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和讨论.其中关于1号简'孔子曰'以下三句(特别是最后一句)文字的解读,争议最大.李学勤解读为:'诗亡志,乐亡隐情,文亡意.'①而关于''和'意'的读法,歧说甚多.如'',或读作'吝'、'泯'、'离','意',或读作'言',再由此排列组合为更多的读法.

  • 标签: 上博楚简 《诗论》 文字解读 古文字学 '文无隐言' 儒家
  • 简介:对"上博竹书"的研究,无疑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课题.我们便随处可见专家学者们对这部竹书的品头论足与考订释读.然而,从总体上看,人们对它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却并不一致.仅就这部"竹书"的主体内容而言,有人称它是"";还有人称之为"古",进而认为,所谓""的说法并不妥当.于是,争论日起,尚未止息.本文认为,这种有关称谓的争辩是无畏的,因为比此更必要也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搞清楚孔子这部"竹书"所要表达的思想和道理.本文以所谓"诗言志"与"诗无志"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经过研究认为,这个思想和道理就在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中庸之道".

  • 标签:
  • 简介:宋末家铉翁《则堂集》原本散佚,乾隆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而收入《四库全书》。近检四库本《则堂集》及相关文献,考有《则堂集》佚文1篇,集隐藏佚诗2首,误收诗3首。另《宋代蜀文辑存》有家铉翁文5篇,其中4篇未见《全元文》收录。

  • 标签: 家铉翁 《则堂集》 佚文 佚诗
  • 简介:满族作家老舍创作中往往刻意淡化自己的民族身份,张扬爱国主义主题,与此同时.他运用多种方式为自己、为自己所属的民族进行辩护。主要采用的方式是;以阶级身份替代民族身份,达到与主流意识的和谐;从文化的角度来写国人,传递国家意识,稀释民族负罪感;借助描绘回民传达民族团结观念.老舍表达民族意识的独特方式与满族特定历史时期的公众形象密切相关。

  • 标签: 老舍 满族 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