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2016年7月14日,菲律宾新任总统杜特尔特在参加其母校圣贝达学院的一个纪念晚宴上表示,他拟派前总统拉莫斯作为特使前往中国,协助开启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谈判。随后,杜特尔特正式任命88岁的拉莫斯为赴中国谈判的特使,拉莫斯也接受了杜特尔特的邀请。

  • 标签: 前总统 菲律宾 南海问题 中国 谈判
  • 简介:林达所著“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丛书之《历史深处的忧虑》主要介绍了美国宪法如何诞生,以及美国人民在追求“生命权、自由权和幸福权”的过程中为此付出的代价;另一本《总统是靠不住的》。则着重介绍了美国宪法是如何制约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总统的。

  • 标签: 总统 美国宪法 最高领导人 系列丛书 近距离 生命权
  • 简介:<正>法国第五共和国的四位总统都有各自的标志:戴高乐将军用洛林双十字;乔治·蓬皮杜用自己姓名的开头字母;吉斯卡尔·德斯坦选择了古罗马执法官的待从官的手执束棒;弗朗索瓦·密特朗则以树作标志。自1958年以来,这些用金线绣在小三色旗上的标志就飘扬在总统的座车上,插在着陆后的总统专机的机首。习惯成自然,这已成为礼宾司细心注意的一项工作。

  • 标签: 总统 标志 戴高乐 古罗马 密特朗 法国
  • 简介:复旦大学吴中杰教授在《文学报》上,开辟了一个专栏,曰:《学人心迹》。记叙复旦师长们的心迹风貌。读来如坐春风,似对秋月,令人心仪神驰。不知为什么,他写着写着,竟在同学当中,写到了我,让我得附骥尾。我只有脱帽鞠躬,敬谢抬举了。他前面写的全是师长,仰视遥望,笔墨凝重,不敢稍涉戏谑。轮到写我时,心情轻松,笔下就偶有调侃了。如写我不修边幅,毛线衣袖口破了,就卷成一团塞在袖子里面。有一次,与同学们上街,在马路上高谈阔论,塞在袖口内的毛线团掉了出来,拖了一路,大出洋相。更要命的是,他还提及我年轻时的“隐私”。本可一笑了之,但事涉1957年反右大事,回避不得,索性公开曝光。他说:“在那年月,突出的人才总没有好结果的,何况叶鹏身边还有一个女朋友,两人同进同出,一对才子佳人,自然更加惹眼。于是当风向突变,由鸣放转为反右时,在我们班级里,叶鹏就首当其冲了。关于叶鹏被打成‘右派分子’的缘由,有种种说法,他的妹妹叶文玲还以这段生活为素材,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无梦谷》,引起轰动;而另一方面,对此又有所非难。其中是非曲直,说来话长,留待他日细叙吧。”吴中...

  • 标签: 总统府长廊
  • 简介:  一  蒋介石于1948年4月19日登上了所谓中华民国行宪后第一任总统的宝座,本想激励士气,使这场"勘乱"战争转败为胜,至少能稳住脚跟,不想却是接连丧师失地,每况愈下.……

  • 标签: 下野总统 总统还乡 还乡记
  • 简介:曹锟幼年曾在家习武,与葛沽、咸水沽一带的地痞流氓头目刘得胜联合,经常聚众斗殴。以后带兵驻保定时,他也好指点随从人员习拳棒。高兴时不免亲自挥虎头双钩表演一番,并津津乐道自己幼年打群架的往事,自鸣得意。曹锟文化程度很低,但当了督军、巡阅使后,为了附庸风

  • 标签: 总统曹 曹辊 贿选总统
  • 简介:在近期的总统府(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扩建工程中,有不少新的文物发现,“关帝圣庙重修”碑就是其中之一。此碑发现地点是总统府内西花园西北一间破烂不堪木工房前的院落里,因为大院曾经是清两江总督署,结合大院其它历史资料推断,附近虽无明显庙宇建筑,出土此碑附近应为关帝庙旧址,木工房为关帝庙原址建筑。

  • 标签: 关帝庙 两江总督 出土 总统 文物 中国近代史
  • 简介:在北洋政府的5任总统中,徐世昌是惟一的文职总统。他曾任清廷翰林院编修,因而被人们称为“翰林总统”。他能作好诗、能撰好文、能写好字、能绘好画;因此在清末民初的艺坛上尽领风骚。其充满爱国忠贞精神的晚年,更值得人们敬佩。

  • 标签: 翰林院 徐世昌 总统 晚节 北洋政府 清末民初
  • 简介:周自齐(1871年-1923年),字子虞,山东单县人,一生活跃于晚清民国政坛。在晚清时期出使海外,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初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财政总长、农商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1922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兼教育总长,代行过民国大总统职务11天。作为一个受过西方教育的旧官僚,他有爱国的一面,维护国家利益,发展农工商金融业,做过大量对民生有益的事情;同时他又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在当时军阀混战武夫当国的特殊年代,正是这种动荡的社会,铸就了他矛盾而又复杂的传奇人生,留给后人许多人生第一。

  • 标签: 代总统 民国 晚清时期 清华大学 传奇人生 中国银行
  • 简介:有元一代,佛教兴盛。朝廷设置了专门机构,管理佛教事务。在中央,设置了总制院(後改宣政院)和功德使司。总制院(宣政院)以下,设有诸路释教都总统所,管理“汉地”佛教事务。但是,《元史.百官志》中有关宣政院的记载,完全没有提到释教总统所,因而过去常被论者忽略。近年颇有研究着作涉及这个佛教管理机构,但有关论述似还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本文拟就此提出一些看法,希望有助於这个问题的讨论。

  • 标签: 总统 释教 《元史.百官志》 元代 管理机构 专门机构
  • 简介:堂堂大总统徐世昌,竟然是皖系悍将徐树铮的“私生子”!敢拿枪逼黎元洪就范的徐树铮,竟然是皖系首领段祺瑞之“子”!曾经的国务总理段祺瑞,竟然是日本人之“子”!当年的北洋政府要员,竟然个个是日本人的“徒子徒孙”……

  • 标签: 《民国日报》 总统 侮辱 北洋政府 “子” 段祺瑞
  • 简介:阿尔贝托·藤森·藤森(ALBERTOFUJIMORIFNJIMORI)于1938年7月28日出生在利马一个日本侨民家庭,祖籍日本熊本,1936年由冲绳移民秘鲁。曾就读于国立利马农业大学工程系,1961年毕业,获农艺师职称。随后赴欧美留学,分别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数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利马农业大学教授,1984年起任校长。1987年至1989年期间,同时担任秘鲁全国大学校长委员会主席。他在电视台担任过节目主持人。通晓英、法、日语。1974年同日本后裔苏姗娜·东枝结婚,生有4

  • 标签: 总统藤森 眼中秘鲁 秘鲁总统
  • 简介: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国内局势极为复杂。同盟会已名存实亡,在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拉拢下,革命阵营内部派系林立,矛盾日趋尖锐。孙中山回国前,立宪派人士就与袁世凯达成了“清帝退位,即拥袁为大总统”的协议。北方袁系势力与南方立宪派人士在上海英租界内的“南北议和”已经开始。革命党虽然在全国许多地方夺取了政权,但因袁世凯势力强大,仍不能控制国内局势。

  • 标签: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国内局势 立宪派 武昌起义 清帝退位
  • 简介:1996年,江西师范大学艺术系退休老教授,江西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86岁的彭友善先生,收到居住在美国的友人彭跃南转来的美国杜鲁门图书馆一封向他致谢的信,随信附寄50年前,他在庐山将一幅《全民雀跃庆和平图》,托请因调解国共冲突而来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元帅,转赠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庆祝中美共同并肩抗日而取得的胜

  • 标签: 友善赠 彭友善 总统杜鲁门
  • 简介: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乘专车从上海来到南京。夜色下的南京,原两江总督署大门前的广场上,华灯高照,如同白昼。晚11时整,在原两江总督署大厅里,隆重地举行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孙中山就任后就在原督署西花园西侧的一座西式平房里办公。

  • 标签: 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 办公室 两江总督 就职典礼 西花园
  • 简介: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邀请,我于5月1日前往台北,参加“纪念五四9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胡适与近代中国的追寻》。马英九先生不但出席这次会议,还坐在主席台下恭恭敬敬地聆听著名学者林毓生演讲。这让我想起学界的一件轶事。早在抗日战争前夕,竺可桢请马一浮去浙江大学授课,马一浮提出应该让学生“登门请业”,理由是“古闻来学,未闻往教”。因此我以为,马英九能够亲自“登门请业”,而不是让学者去“总统府”讲课,体现了他对学问的尊重。这种尊重对于政治领导人具有示范作用。

  • 标签: 纪念碑 总统府 著名学者 中央研究院 学术研讨会 抗日战争前
  • 简介:<正>据说,被称为“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对曹操的文治武功推崇备至,并又酷爱曹诗,曾仿效曹操故布疑冢,留下遗嘱要在其故里建造真假两座坟墓,以迷惑世人。所不同的是两千年前的曹操真墓,至今难以寻觅;而冯国璋的真墓,仅仅过了几十年,在1966年后的“文革”期间,就被“红卫兵小将”们找到了。冯国璋(1857——1919年),字华符(一作华甫),直隶河间(今河北河间市)人,人称“冯河间”或“冯诗经”。他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曾协助袁世凯

  • 标签: 冯国璋 “红卫兵” 代理 袁世凯 北洋军 徐世昌
  • 简介:今年5月,在韩国延续近十年之久的保守派统治宣告结束,韩国自由派政治家、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文在寅当选韩国第十九届总统

  • 标签: 韩国 总统 平民 保守派 政治家 自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