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5 个结果
  • 简介:唐玄宗时的宫廷画师韩幹擅长画马,在当时就享有极高的声誉。唐代画论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记载较为详细:“韩幹,大梁人。……玄宗好大马,御厩至四十万,遂有沛艾大马,命王毛仲为监牧,使燕公张说作《駉牧颂》。

  • 标签: 《历代名画记》 圣人 唐玄宗 张彦远 画马 画论
  • 简介:——我是这样走过来,还将这样走下去。时代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每个人的艺术道路就不同。我出生在1924年,从小到现在,国家一直处在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之中,正是风云迭起,轰轰烈烈的伟大历史时期。我与绝大多数人一样,受滚滚向前的时代潮流的冲激,一会儿在浪尖,一会儿在谷底。我虽然不是弄潮儿,但,毕竟是在这洪流之中。

  • 标签: 生活经历 艺术道路 时代潮流 大变革
  • 简介:<正>藏学研究中,有关云南藏族的文章是不多的。我个人虽然从1959年就开始到云南藏区进行调查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是限于材料搜存,写研究文章只是近些年的事。就所见有关云南藏族的文章中,邓锐龄同志所写《结打、杨打二城考》一文,是比较好的一篇文章。读邓文之后,赞服之余,犹感其有所不足,特写本文,以求促进对问题的研究。

  • 标签: 达赖喇嘛 十三年 中甸县 纳西族 云南藏族 吴三桂
  • 简介:本文从现代气象学的角度,论证《春秋》的“雨冰”,记载的是古代的一次冻雨现象,此次冻雨形成的雨凇封冻住了树木。

  • 标签: 《春秋》 木冰 雾凇 雨凇 冻雨
  • 简介:拱廊桥,俗称厝桥、廊屋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又称虹桥。现代桥梁史专家唐寰澄教授将其定名为贯拱桥.并称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而中国又仅见于闽东北、浙西南一带。早在明朝,陈世懋就在《闽中疏》中感叹“闽中桥梁甲天下”。

  • 标签: 木拱廊桥 宁德 桥梁 浙西南 拱桥 明朝
  • 简介:纳西族古代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敬天法祖”,每年正月都要举行隆重的“祭天”仪式。李京《云南志略》即称:末些蛮“不事神佛。惟正月十五日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这祭天当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产物,且男女均可参加,束缚甚少。但发展到明代以后,除祭天地之外,还增加了“王”(君王或天王)。且只许男子参加。这反映了“王权”观念进入祭天大典,也说明了父系制度的确立与女权的下降。

  • 标签: 木氏土司 价值取向 纳西族 民族文化
  • 简介:作为自然世界的骄子,世界自然遗产——托尔峰及其周边的冰川、森林、草甸,构成了一幅宏伟的立体图画。仰望冰河之上的托尔冰峰,会令人深切感受到造物的博大与宏阔,进而产生对自然的敬畏。尽管迟至20世纪40年代,这座冰峰之上的冰峰才获得了初步准确的高度数据,并由此确立了它天山第一高峰的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在此之前对它一无所知。我相信,在口耳相传的民间诗歌、神话或者传说故事中,这座山峰的形象必然会一次次出现。在另外的语境与历史中,它或许有另外的名称。

  • 标签: 世界自然遗产 古道 托木尔峰 40年代 20世纪 民间诗歌
  • 简介:建筑作为人类室内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不仅是一种社会物质产品,同时是具有审美功能的艺术品。人类在建筑艺术创作中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美学思想,并要求以各种建筑艺术语言表达其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物质文化的风貌。宗教作为"文化的基本质量",在藏传佛教的宗教建筑上具有强烈的表现。藏传佛教的建筑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民族精神的物化体现,是社会历史的"活化石"。藏传佛教是藏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从内部的佛台到外部的经幡,从火塘边的座位到喇嘛的住床,都打着藏传佛教的印记。藏传佛教的艺术境界,让古今中外的人都为之赞叹,这与藏传佛教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本文主要从藏传佛教主要的精神实质出发,以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最大的寺院郎寺的藏传佛教建筑为例,探讨藏传佛教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

  • 标签: 郎木寺 藏传佛教 传统建筑
  • 简介:教育是对人灵魂的唤醒,是一项富有深远意义的筑梦工程。'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文化苏醒、民族复兴的实践征程上,幼儿教育的作用无可替代。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尚未完全绽放的花蕾,需要加倍的呵护与关怀。北京市海淀区北部新区实验幼儿园,百望山畔的梦想伊甸园,六年光阴铸就金色品牌的'奇迹园':2010年建园,2013年便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北京市级类验收,成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目前已形成北辰香麓园区、凯盛园区、苏家坨园区

  • 标签: 众木 微笑向暖 木成林
  • 简介:陈云是上海人。作为上海作家协会的专业作家,我很早就开始关注他。并希望能为他写一本书。但陈云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在他生前,除了南新华社播发的千把字生平简介之外,几乎找不到多少关于他的报道。为此,我曾先后赴上海青浦陈云老家及陈云工作过的瑞金、遵义、延安等地采访;还两度赴南昌采访陈云在“文革”期间的“下放”处所;另外,在北京还采访过陈云的老秘书及老战友等人。

  • 标签: 陈云 于若木 “文革”期间 上海人 专业作家 作家协会
  • 简介:心美术馆2015年11月15日在浙江乌镇开馆,心身后遗留绘画作品600余件,文学手稿数千份,人们或许可以从这些作品里找到通往心精神世界的线索。特别年代,心被数次囚禁,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他没有放弃过追求。

  • 标签: 木心 闭口不谈 绘画作品 林姐 暴力革命 独身者
  • 简介:明、清时代的广府学宫(故址在今文德北路,从市一宫到市13中的广阔地带)建有仰高祠(约在今马路71号附近),该祠被毁已有80多年,由于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巨人康有为的万草堂沾上边而名闻后世。

  • 标签: 万木草堂 今文 康有为 述略 近代中国 时代
  • 简介:《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嶷至镇,一日遣三千余人。见囚五岁刑以下不连台者,皆原遣。以市税重滥,更定[烏]格,以税还民。禁诸市调及苗籍。”

  • 标签: 《南齐书》 汉字 汉语 研究
  • 简介:铁炮的修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本文展示了应用硝酸银滴定法、XRF、体视显微镜等方法,对深圳博物馆所藏一尊锈蚀严重的铁炮锈蚀物进行成分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并应用X射线机观察铁炮炮体与座的连接方式,依据文物修复原则制定科学的文物修复方案并实施保护修复的过程。修复后的铁炮形态稳定、色泽协调,达到了长期安全存放的技术要求。

  • 标签: 保护修复 清代 文物修复 体视显微镜 成分分析
  • 简介:<正>前言14世纪中叶,西突厥斯坦的察合台兀鲁思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回历746年(1345/46年),察合台汗国哈赞汗(1343—1346年在位)手下一位显赫的异密哈扎罕发动了一场叛乱,反抗哈赞汗对汗国百姓乃至异密们的残暴统治。翌年,哈扎罕打败了哈赞汗并将其处死,扶持窝阔台家族的人重新登上汗位。从此,察合台家旅一蹶不振,察合台兀鲁思的实际统治权落到了异密们手中。于是,西突厥斯坦的异密们开始寻求新的权力。哈扎罕与阿

  • 标签: 察合台汗国 撒马儿罕 集团 部队 沙米 首领
  • 简介:<正>应日朝日新闻社、骑马文化研究会、奈良县立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的邀请,我于1988年11月赴日参加了藤之古墓国际学术会议。同去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孙机先生。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现于日橿原考古所研修的王巍助理研究员也

  • 标签: 马具 古墓 考古学 骑马文化 历史博物馆 社科院
  • 简介:中国元明清时代的汉文史籍称西亚里海之滨的阿萨辛派为“剌夷”,汉文史籍记载了对剌夷名称的不同称谓和全部的历史活动状况,包括剌夷的由来、城堡状况、七世传人和被他们刺杀的人物状况,以及西征蒙古军与剌夷的交锋概况。更多还原

  • 标签: 木剌夷 汉文史籍 旭烈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