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敦煌《抱朴子残卷》现存三篇,即第一篇《畅玄》、第二篇《论仙》、第三篇《对俗》,原卷于藏经洞发现后,几经周折均流入日本。其中前一篇由孔宪廷先割赠许际唐,许氏又转售给中村不折。后两篇由孔宪廷售给了田中庆太郎,原卷毁于1923年日关东大地震。敦煌《抱朴子残卷》应为唐代抄本,而非罗振玉等所谓六朝写本,具有极高的文献和艺术价值。

  • 标签: 敦煌 《抱朴子残卷》 罗振玉 田中庆太郎 中村不折
  • 简介:目前学界缺乏对世传王维《辋川图》所季节号色的关注,唐代文献只记其清源寺壁画辋川之举。唐末李吉甫曾收藏绢本《辋川图》,宋初又有多个摹本流传,米芾《画史》多处提及《辋川图》,而《宣和画谱》却未见收录。洪迈对李吉甫父子跋文的辨伪缺乏实效。米芾是推崇王维雪景山水的第—人,据新发现的秦观跋语可证宋代流传的《辋川图》所景色确为雪景。晚明时期,原本擅界画楼观的郭忠恕成为《辋川图》临的主要代表,据董其昌等描述,郭氏临亦为雪景之象。考证《辋川图》所绘具体季节景色,对认识宋、明两代王维擅画雪景画史形象的“分化”与“层累”过程大有裨益,也会对其他一些作品描绘景色的认识有所深化。

  • 标签: 王维 辋川图 郭忠恕 秦观 雪景
  • 简介: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三种唐碑拓本受到广泛关注。其中题为柳公权所书《金刚经》拓本最为完整,却引起学者们的争议。本文结合文献史料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拓本缺字现象及书法风格两方面来论证这一碑拓为后人伪托之作。

  • 标签: 敦煌 柳公权 金刚经 拓本 伪作
  • 简介:中外道教研究者大多数都把"三洞经书"思想的创立归功于陆修静。而小林正美则把有无"三洞经书"思想,看成是"葛氏道派"所创作的"元始系"灵宝经和以陆修静所代表的"天师道三洞派"所创作的"仙公系"灵宝经最根本的差别之一。本文研究认为,古灵宝经"元始旧经"其实有非常完整的"三洞经书"思想。而较后出世的"新经"则继承了这一重要观念。至于陆修静的"三洞经书"学说,则是对古灵宝经的直接继承。因而,敦煌《灵宝经目》原有的"元始旧经"和"新经"的分类,更加符合古灵宝经的实际情况。而古灵宝经无论是"元始旧经"还是"新经",亦均为"葛氏道派"所创作。

  • 标签: 《灵宝经目》 “三洞经书” 古灵宝经 经典分类 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