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感知距离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满意度以及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由感知距离定位图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了中国人对距离远近的感知标准及不同常住地、性别、学历和年龄群体差异。主要结论为:中国人对距离远近感知标准为:直线距离≤200km、时间距离≤4h感知"很近",直线距离200—400km、时间距离4—8h感知"近",直线距离400—700km、时间距离8—13h感知"远",直线距离700—1000km,时间距离13—20h感知"很远",直线距离≥1000km、时间距离≥20h感知"遥远";常住地交通便利程度、性别、学历、年龄都在影响着人们对距离远近的判断。本文首次实证研究了中国人对距离远近的感知标准,丰富了感知距离研究内容,研究结论对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销具有实践指导价值。

  • 标签: 感知距离 远近标准 直线距离 时间距离 群体差异
  • 简介:本文以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从生态脆弱群体的属性特征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态脆弱群体就医偏好与决策行为。从回归模型的整体拟合来看,自变量与各别因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其渐进Sig.(双侧)值均小于0.05。其中:生态脆弱群体的教育程度、经济和身体状况等属性特征与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偏好存在显著线性关系;社会因素中医疗服务满意程度、医疗条件的优劣、就医程序复杂程度与生态脆弱群体的就医决策行为存在显著线性关系。据此,形成了两种类型的就医行为模式,即“自养”和“异养”型模式。研究结果可为生态脆弱群体就医行为类型的划分提供借鉴,促进行为地理学和健康地理学的融合研究。

  • 标签: 生态脆弱群体 就医偏好 决策行为 行为模式 西安市
  • 简介:<正>宾馆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支柱是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取决于服务员的服务水平。而服务水平的高低,除管理因素外,又由服务员素质所决定。因此,研究服务员素质是研究宾馆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服务员 服务商品 服务质量 服务产品 服务水平 服务活动
  • 简介:基于归因理论,本文构建了生态旅游涉入、群体规范和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之间的理论关系模型,并用369份观鸟旅游者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1)生态旅游涉入和群体规范均对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生态旅游涉入对旅游者一般环境友好行为意愿和特定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均较强,能促使旅游者产生积极主动的环境友好行为意愿;(3)群体规范对旅游者特定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最强,具有规定或约束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功能。研究结果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生态旅游活动组织等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环境友好行为意愿 生态旅游涉入 群体规范 观鸟旅游者
  • 简介:在法治型政府建设中,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诉求与基层社区治理体制存在固有矛盾:如何权衡城市社区规划建设与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如何有效帮助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如何培养城市弱势群体法治意识?在保证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同时如何确保城市的文化传统不受破坏。通过上海市阿大葱油饼案例研究发现:城市弱势群体法治观念较弱,没有畅通的利益诉求机制,僵化繁琐的行政管理机制一定程度上束缚其发展。鉴于此,基于社会冲突论、社会选择论、非零和博弈论以及网络治理理论等理论,提出包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确保城市弱势群体生存空间。

  • 标签: 城市弱势群体 社会支持 基层社区治理
  • 简介: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人走出国门探亲、访友、旅游、留学、移民、投资、做生意,以及公务活动的人员越来越多。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们与外国的交往也日渐频繁。因此,如何教育、规范中国人在国外的文明形象,应该引起整个民族高度的重视。

  • 标签: 出国旅游 改革开放政策 生意 中国经济 人员 投资
  • 简介:“全国文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专业人才培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研修班日前结业。在培训期间,协会带领学员先后前往黄金海岸四纬路浴场、鸽子窝湿地、老虎石公园、董家口长城、正冠岭长城、山海关古城等地创作采风,饱览秦皇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

  • 标签: 专业人才培训 女摄影家协会 能力提升 干部素质 研修班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