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供给侧实际上是指供给方面,其要素包含土地、资本及其劳动力,土地利用与科学合理的规划与管理是供给侧结构的一个重要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结构中,对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不断进行完善,从而有效提升了土地优势,因此,文章结合积累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希望可以为供给则改革下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供给侧 土地 规划管理
  • 简介:摘要在目前的情况下,土地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是人均土地却十分稀少,面对这样的挑战和情形,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积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其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 标签: 新形势 土地资源管理 土地利用转型
  • 简介:摘要气象谚语是指民间流传的关于预测天气变化的词语。是用来指示明日天气是天朗气清还是风雨飘移。早在我国古代就有比较系统的气象记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下了宝贵的经验结晶,唐代的《相雨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气歌谚集。劳作的人们通过长期不断摸索和总结了各种天象、物象反映与天气变化的内在联系,利用常见的天象、物象反映,简单预测未来天气的变化,由于它的语言通俗易懂,简短精练,在指导人们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管是在山区的农村,还是在繁华都市广为流传,直到气象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在民间仍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气象谚语 预测 天气变化
  • 简介:摘要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和谐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土地空间可以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潜力,增强土地积聚集应,从而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往对土地利用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优化上,而忽视了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优化。本文对如何进行合理的土地空间利用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全面阐述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概念,系统介绍了土地开发利用空间布局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并展望了土地利用空间优化配置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保护,并促进土地开发利用空间布局的创新和深化。

  • 标签: 土地资源 保护 开发利用 空间布局
  • 简介:一切系统都是若干变数(因素)的函数,都处于变化之中。它的变化由原因引起,变化在其过程中都将呈现出某种主要趋势,并必然有其结果。趋势是系统变化原因的直接结果,也是系统变化最终结果的直接原因。系统变化趋势的形成极其复杂,是系统复杂性的重要体现之一;系统变化的趋势和结果可以认识、把握和改变,即有规律可寻和可循;研究系统变化的趋势和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系统 变化 趋势 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选用山西省38个台站1958~2013年逐月降水量资料,对山西省降水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6年山西省四季降水量和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气候倾向率却有很大的差异;山西主要有三个多雨区,分别位于晋东南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吕梁山区、五台山区。阳城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大同年平均降水量最小,两地之间的降水量相差40%左右;春季降水分布同年平均降水量类似,夏季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经向分布,东西部降水量较大,中部降水量小,秋季平均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季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分布特征基本与春季降水量类似。

  • 标签: 山西省 降水量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利用近三十多年气温与降水观测资料,利用线性趋势法对昌都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气温变化特征方面来看,昌都市年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均呈显著上升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83℃/10a、0.41℃/10a、0.5℃/10a。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及最低温度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呈增温趋势,增辐最大均为冬季,增幅最小为夏季;冬季温度上升对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从降水变化特征看,昌都市降水量呈现出波动性增加变化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是9.4015mm/10a,降水偏少时段为1980-1984年及2005-2007年,降水偏少期为1998-2004年。昌都市降水量大体呈北多南少分布(除芒康站),北部丁青站以及类乌齐站为多雨中心,南部八宿站降水最少。

  • 标签: 昌都市 气温 降水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阿合奇县气象局提供的2001~2019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利用线性回归法对阿合奇县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18年阿合奇县年平均气温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平均气温同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而春季和冬季则恰好相反;年降水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年日照时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年内日照时数主要集中在夏季,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冬季日照时数相对较少。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日照时数 阿合奇县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1986~2017年呼伦贝尔市最大冻土深度、冻土初终日、10cm和30cm冻结解冻日期等资料,对呼伦贝尔斯冻土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a呼伦贝尔市最大冻土深度呈现逐年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7.819cm/10a,最大冻土深度平均值为261.8cm;呼伦贝尔市冻结日期提前,气候倾向率为-2.353d/10a,冻结日期平均值为9月27日;解冻日期逐年推迟,气候倾向率为1.162d/10a,解冻日期平均值为4月13日;呼伦贝尔市冻土持续时间平均值为166.9cm,冻土持续时间在平均值上下来回波动,从2005年往后冻土持续时间几乎都在平均值以下;呼伦贝尔市冻土10cm冻结日期和解冻日期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提前趋势;冻土30cm冻结日期和解冻日期变化趋势相反,前者提前,后者推迟。

  • 标签: 呼伦贝尔市 冻土 变化特征
  • 简介:本文简要回顾了中国FDI的历史,对中国FDI和GDP运用回归分析,并结合“十五”期间中国FDI的变化情况和FDI的结构,分析了06年FDI的变化成因,并进行了预测。并研究FDI收益的变化及对收益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

  • 标签: FDI FDI变化 FDI收益
  • 简介:摘要本文是利用成都市2004年—2012年逐时太阳辐射资料,对太阳辐射进行时间变化特征分析(包括年变化特征、季节变化特征),总结归纳成都市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特点。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成都市2004年—2012年太阳辐射逐时年平均值为60.58W/m2,且整体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15时和16时的下降幅度是最大。2成都市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值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呈下降的趋势,但在冬季却呈缓慢增长的趋势,其中春季下降的幅度是最大的,斜率为-1.39,秋季下降的幅度最小,斜率为-0.22,而冬季增长幅度的斜率为0.03。3成都市太阳辐射日变化表现为单峰形势,春夏季的最大值出现13点,而秋冬季的最大值出现12点。

  • 标签: 太阳辐射 成都市 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具有稳定性。气候的变化影响人类心理和生理活动。建筑就是应对气候变化而生。徽派建筑在内外设计上,除考虑艺术、徽文化、徽商精神理念等元素外,也考虑生态环境及小气候,本文探讨气候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探秘徽派建筑的独特气象元素。

  • 标签: 徽派建筑 气象 应对设计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绵阳地区8个台站1965年12月-2015年12月的逐日温度(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资料,研究了近50年绵阳市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仅供参考。

  • 标签: 绵阳市 气温 变化特征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利用甘肃省酒泉市气象局1971-2017年的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的观测资料,对酒泉市近47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酒1)酒泉市近47年来年极端最高气温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427℃/10a;极端最高气温最大值为38.1℃,出现于2010年,最小值为32.2℃,出现在1993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极端最高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618℃/10a、0.427℃/10a、0.516℃/10a、0.258℃/10a。酒泉市的年极端最低气温整体上呈现出略微下降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24℃/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极端最低气温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48℃/10a、0.604℃/10a、0.543℃/10a、-0.106℃/10a。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会对农业生产、人们身体健康以及其他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 标签: 酒泉市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变化特征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青海省玉树市1987~2017年的逐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对玉树市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主要呈波动性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2.944h/10a,减少趋势比较显著,年代际动荡起伏变化较大;日照时数的月变化趋势比较平缓,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均超过170h;2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少,占年日照时数的7.3%;5月份的日照时数最多,为226.0h,占年日照时数的9.3%,日照时数逐月变化主要同季节的更替变化有一定的关联性。春、夏、秋三季日照时数与年变化保持一致,均呈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幅度最大,春季和秋季减少幅度均较小。冬季日照时数则呈增加变化趋势,增加速率为5.136h/10a。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61.6h、634.8h、583.5h、556.7h,分别占年日照时数的27.2%、26.1%、23.9%、22.8%;造成玉树市近30年日照时数增加的原因是春季、夏季、秋季三季日照时数变化造成的,尤其是夏季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玉树市 日照时数 变化趋势 分析
  • 简介:摘要使用苍梧县近60年雷暴观测资料,分析苍梧县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苍梧县属于多雷区,近60年来年平均雷暴日为82d;年际间日变化较大,通过线性变化图分析,呈下降趋势;每个月均有出现雷暴,但雷暴日数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0.6%;雷暴初、终日均呈缓慢推迟的趋势。

  • 标签: 雷暴气候 雷暴日数 特征分析
  • 简介:近年来,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取得重大进展,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的欢迎。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本文在总结以往工作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如何制定土地开发整理的标准。

  • 标签: 土地开发整理 耕地 资源
  • 简介:近年来,我国土地开发整理取得重大进展,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民的欢迎。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促进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本文针对土地开发整理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土地开发整理的几点思考。

  • 标签: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资源 管理
  • 简介:冷战后美韩同盟关系开始从“从属”向“伙伴”发展,但是美国至今仍是同盟的主导者。为适应美国的战略转变,驻韩美军开始大规模调整,调整后其防御范围开始扩大到整个东北亚,这必将对该地区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美韩同盟 驻韩美军 东北亚地区安全
  • 简介:摘要利用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对1961-2001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年际变化作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夏季整个青藏高原海拔≥3000m范围几乎都为热源,平均而言,6月属大气热源最强月份。高原西部热源强度较东部强,相同热源等值线在西部位置较东部偏北。夏季1979-1990年大气热源相对较强,1990年后大气热源较弱,但1998年大气热源还具有明显突变特征。夏季高原整层大气热源EOF分析第1模态均表现为气候转变型。其中6月与7、8月不同的是,大气热源变率中心不在高原上空,而位于高原北部,即昆仑山和唐古拉山北侧。

  • 标签: 青藏高原 大气热源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