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主反射的口径大小与结构形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望远的技术难度与经济成本。为了实现更高的空间分辨率与更强的信息收集能力,各国研制的空间望远主反射的口径朝着越来越大的趋势发展,从“哈勃空间望远”(HST)的2.4m,到“新世界观测者空间望远”(NWO)的4m,甚至到“先进技术大口径空间望远”(ATLAST)的8m,无不体现了对超大口径空间观测能力的追求。而单块式主凭借其支撑技术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正成为超大口径空间望远的首选。通过对国外研制的超大口径空间望远的论述与分析,探讨了目前空间望远镜中超大口径主反射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国内运载能力与光学制造加工能力的极限,提出了建造基于3.5m口径主的空间望远设想。

  • 标签: 空间望远镜 主反射镜 超大口径 单块 反射镜支撑
  • 简介:介绍了大口径球面反射曲率半径的传统测量方法,提出了利用组合测杆结合激光干涉仪测量球面反射曲率半径的新方法。首先利用激光干涉仪检测球面反射的面型,调整干涉仪与被测的位置,使被测达到零条纹干涉状态,然后架设合理长度组合测杆,调整组合测杆靠近干涉仪端测量球头的位置,使之达到零条纹干涉状态,再使组合测杆另一端测头与镜面接触完成测量,通过计算分析即可得到被测球面的曲率半径。对该方法的基本测量原理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对口径为600mm的望远球面主的曲率半径进行了多次测量,测得其曲率半径均值为2836.774mm,标准偏差为0.071mm。最后对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61mm。

  • 标签: 光学测量 球面反射镜 曲率半径 组合测杆 大口径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原子力显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阐述了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开设原子力显微有关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结合作者本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经验,指出了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开设原子力显微有关实验的设计。最后,以分析半导体薄膜的形貌特性为例,探讨了原子力显微在大学物理实验课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大学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