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1997年成立地区,2000年建市,辖东坡区和仁寿、彭山、洪雅、丹棱、青神县5县,面积7186平方公里,人口349万。眉山市区到成都60公里.成乐高速、成昆铁路纵贯全境,2010年成赤、乐雅、遂资眉三条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成绵乐快速轻轨建成后,眉山到成都仅需18分钟。

  • 标签: 国土资源局 眉山市 成都平原 成昆铁路 高速公路 青神县
  • 简介:继7个分会场不同主题学术交流之后,7月16日,北京市地勘以“保障北京地质安全”为主题的纪念建五十周年主会场学术交流会隆重召开。

  • 标签: 学术交流会 北京市 地勘局 会场
  • 简介: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前身是1958年8月9日经中共北京市委工业部、中央地质部批准成立的北京市地质,曾隶属于国家地质矿产部。2000年7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划归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是负责管理本市地质勘查工作的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局级)。所属主要地勘单位有: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市地热研

  • 标签: 北京市 地质
  • 简介:农业地质背景系统这一边缘性交叉学科,是以系统论或系统科学(含系统工程技术)为理论技术方向,地学、农学、生物学及其它自然科学等渗透结合而建立的概念.它能直接服务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发展,并应用于有效地减轻某些自然灾害作用,为大幅度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服务.

  • 标签: 农业地质背景系统 岩石 土壤 多因子组合 潜资源
  • 简介:从大农业的实际应用出发,就农业地质背景的概念、实际应用、归类、系统内容、资源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将农业地质背景划分为成土地质背景和区域地质背景两大类,并对其系统内容作了归结,初步确立地貌背景、地质体背景、构造地质背景、地球化学背景以及水文地质背景等为区域农业地质背景的系统内容,并针对各系统的不同特点就其开发和应用工作的基本原理、方法、目的和侧重点等作了初步阐述或讨论,最后还就农业地质背景研究和工作方法、应用类型、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中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农业地质背景 系统内容 资源价值 农-地关系 开发利用
  • 简介: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简称四川省地矿局)始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西南地质。全局现有职工25000多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达6000人,高级职称人数达400余人,中级职称2000余人,是一支综合素质高,作风硬,技术强,能征善战,融基础地质,工程地质,矿业开发,商贸旅游为一体的地勘队伍。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四川 专业技术人员 高级职称 综合素质 基础地质
  • 简介:安徽省煤田地质物探测量队始建于1956年,队部坐落在安徽宿州,主要从事煤炭、石油、煤层气、水资源勘查,地球物理勘探及方法研究、工程勘察、数字测绘、消防工程、餐饮服务等业务,是一个功能齐全、技术装备先进的高科技单位,连续荣获两届全国煤炭工业地质勘察功勋单位和三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 标签: 煤田地质局 物探测量 安徽省 地球物理勘探 文明单位 煤炭工业
  • 简介:通过对农用矿产的概念和常见矿种的归纳和分类,就农用矿产作为土壤改良剂、矿物肥料、饲料配料和添加剂、作物生长调节剂、农药或农药载体、农用工程材料等的一般用途、用法和作用机理等进行了归结和综论。

  • 标签: 农用矿产 土壤改良剂 矿物肥料 饲料添加剂 作物生长调节剂
  • 简介: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327地质队,成立于1955年11月,是从事地质找矿和地勘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地质队。建队近六十年来,327地质队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50多万米,提交各类地质成果报告1000余份,发现和探明矿产地100多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国土资源部“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部署实施下,327地质队整合全队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在庐枞整装勘查区小包庄、沙溪等地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提交了三处大型、一处中型矿产地,再立新功。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 地质队 安徽省 国土资源部 地质找矿 地方经济建设
  • 简介:国家地质找矿“功勋卓著地质队”、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322地质队,组建于1953年10月,是一支拥有多种技术和施工手段的综合型地质勘查单位。曾被国家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

  • 标签: 地质矿产勘查 地质队 安徽省 地质勘查单位 地质找矿 文明单位
  • 简介: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仅是农业的命脉,而且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命脉,水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缓解水资源不足,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节水灌溉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重要途径,可以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节水和增产的双重效果。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和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转变的具体策略。怎样发展节水型农业,实现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对宿县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

  • 标签: 节水灌溉 生态农业 集约化 宿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