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20地球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飞速发展,不仅使人类成功地解决了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问题,同时也给整个人类提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进入21,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科学——地球科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围绕人类社会面临韵全球性危机和可持续发展地球观,地球科学领域将出现一系列崭新的前沿问题。这些前沿问题是本世纪固体地球科学有待研究的重大问题。

  • 标签: 固体地球科学 发展趋势 板块构造 数字地球 生物演化 地球化学
  • 简介:想象一个任何想要寻找科学数据的人可以随意地访问、并可以获得想要的科学数据的世界。简单来讲,这是电子地球物理年(eGY)的一个前提,是纪念国际地球物理年(IGY)50周年的“国际科学年”的前提。在地球和太空科学中,如同像其他学科那样,随时和公开地访问大量不断增长的交叉学科的数字信息是了解和回答复杂的、影响到人类生存的地球和太空系统现象的关键。在这一方面,我们有责任建立起一整套的方针和策略并加以贯彻执行,以认识并挖掘出数字信息的全部潜力,为当前和未来的科学发展服务。

  • 标签: 数据存取 虚拟观测站 网络 科学数据 电子地球物理年 e科学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进入21化学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可持续性发展是化学工程学科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为5个方面,即突出基础研究、工程与工艺的紧密结合、

  • 标签: 工程学科 发展方向 21世纪 化学 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过程
  • 简介:本文综述了进入21化学工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了国内外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形势及发展趋势。可持续性发展是化学工程学科的推动力,其发展特点为5个方面,即突出基础研究、工程与工艺的紧密结合、过程集成化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立、生态工业的研究及生物化学的高速发展。化学工程技术的研究热点有: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工程、非传统反应与分离系统的开发、过程耦合技术的开发、膜过程的开发、工程放大方法的研究、超细粉体技术的开发等。

  • 标签: 工程学科 生物化学 21世纪 催化反应工程 生态工业园区 可持续性发展
  • 简介:利比亚的锡尔特(Sitr)、古达米斯(Ghadamis)、巴祖克(Murzuq)和的黎波里塔尼亚(tripolitania)盆地拥有油气田约320个,油气可采储量分别为500亿bbl以上和40万亿ft^3。这些储量中约有80%发现于1970年以前。此后,勘探活动减弱,并且比较保守。在2070和80年代,由于缺乏成熟的成像技术、对含油气系统缺乏了解以及高成本和高风险等不利原因,因而很少触及复杂、隐蔽特别是深部的远景。因此,利比亚未发现的油气资源还是丰富。若能加强地质和地球物理知识的了解,并通过技术创新或有效利用新技术,那么这些资源是可以开发的。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3-D地震采集来进行可靠的圈闭确定和地层控制。在正在进行油气开采的盆地中,深部的广大欠勘探地区将是绝大多数未发现资源之所在。有6个重要的未勘探区:锡尔特盆地南爱季达比耶(Ajdabiya)槽地、马拉达(Maradah)地堑中部和南宰莱(Zallah)槽地-图迈耶姆(Tumayam)槽地;古达米斯盆地中部、巴祖克盆地中部和利比亚西部的海上东的黎波里塔尼亚盆地。这些很有前景的盆地覆盖范围约15万km^2,而深度超过12000ft的井的平均密度为1井/5000km^2。

  • 标签: 利比亚 油气潜力 21世纪 锡尔特 圈闭 槽地
  • 简介:喀喇昆仑地块记录了以海相为主的奥陶至白垩的沉积史。识别出了6个主要的沉积旋回。最老的沉积地层为下奥陶统,超覆于结晶基底之上。厚达1km的奥陶系-泥盆系主要为页岩状层序,极少含碳酸盐岩夹层。早泥盆,一个宽阔的潮缘台地分布在克拉通之上。沉积速率比较低,为10—20m/Ma,而上泥盆统-可能的下石炭统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不整合于下泥盆统碳酸盐岩之上。没有发现晚石炭或冰川沉积存在的证据。二叠沉积速率提高,达到50m/Ma,沉积厚度达1~2.5km。识别出了三个沉积阶段:(1)阿舍林一萨克马尔期形成巨厚的冲积相到边缘海相的陆源透镜体沉积;(2)亚丁斯克-Murgabian期,因地块旋转引起拉张,以局部的隆升和侵蚀为特征;(3)晚二叠到中三叠沉积分异作用加强,在西南部发育了一个潮缘碳酸盐岩坪,而在东北部发育了一个较深的盆地。卡尼-诺利期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可以认为二叠-三叠的演化属于喀喇昆仑地块的被动边缘阶段。该地块原属环冈瓦纳边缘,当时像大拉萨地块(MegaLhasa)一样,往北向特提斯过渡板块上漂移。大拉萨地块被认为是多个地块拼贴的产物,这些地块可能由减薄的地壳或具有洋壳的短期海洋所分隔。具镁铁质火山岩和蛇纹岩颗粒的石英岩屑砂岩,与上覆的普林斯巴一托尔统含沉积及沉积变质碎屑的红色砂岩成平缓的不整合接触,记录了喀喇昆仑在始基梅里期(Eo-Ciminerian)的变形。该造山幕到阿连期结束,当时有个浅水碳酸盐岩缓坡加积到原先的出露区。前巴列姆期,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的记录很少。北喀喇昆仑后巴列姆期的沉积层序严重变形,形成包含结晶基底碎片的巨大冲断席。中白垩统的粗粒砾岩封填这些冲断席。最后记录了孤立的康潘期深海泥岩。在伊朗分支地块停止迁移

  • 标签: 奥陶纪 白垩纪 碳酸盐岩 沉积速率 含油气盆地 冲积相
  • 简介:通,男,山东省黄县人,1934年10月出生。1955年8月赴莫斯科进人古勃金石油学院学习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师从苏联著名地球物理学家A.里亚宾金教授。1960年6月回国,任教于北京石油学院,1977年任副教授,1988年任教授,1993年起被批准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1991年被授予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科技专家称号,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 标签: 杜世通 地球物理学家 山东 黄县 地震勘探工作
  • 简介:我们使用基于数据体象素可视化技术,分析了从俄亥俄州杰克县采集的一组偏移的三维地震反射数据。调节前寒武反射面时间切片中心象素的不透明度,结果,揭示了在海平面之下大约1460m(4800ft)的一排水河道系统对俄亥俄州前寒武系表面的切割现象。发生于侵蚀作用在前寒武不整合面上产生了100m(350ft)宽的支流的图象,它们共同形成一个前寒武系表面的大致平行于俄亥俄州地下Grenville前缘走向的400m宽的河道。定义前寒武反射面的零相位地震子波的增宽和分裂,展示了这些河床。此地震子波图象是由上覆MountSimon组和下伏的河道充填间的界线与下伏的前寒武表面之间的界面的反射所引起的薄层干扰效果应生。因此,这个地震图象能定位俄亥俄州地下一新的岩性单元。这些河床沉积比上覆MountSimon组更老,因此,必须至少应是中寒武时代。河床形态表明其流动的方向大约是向南60kin的Rome地槽,很可能把沉积物输送到该盆地。尽管用三雏地震方法只对俄亥俄州进行少量的取样,这种被埋藏的古河道沉积在前寒武系面上是很普遍的。

  • 标签: 俄亥俄州 前寒武系 河床沉积 三维可视化 三维象素解释
  • 简介:本章概述了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对美国以外世界常规石油、天然气和天然气液(NGL)资源进行评价的五年研究成果。这些资源有可能在30年内(1995-2025)成为储量。本章也提供了有关石油能源的数量、质量和位置的资料。美国地质调查所着手进行这种世界油气评价研究。

  • 标签: 世界 资源 美国 石油能源 储量 USGS
  • 简介:中国西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一哈密盆地保存有地球上最厚的和面积最大的二叠湖相地层。在准噶尔盆地南部的沉积中心,这些非海相沉积厚达5km,而其中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相也属于世界上最厚和最丰富的油气源岩(Graham等,1990;Lawrence,1990;Demaison和Huizinga,1991;Carroll等,1992)。

  • 标签: 湖相沉积 中国西北部 二叠纪 准噶尔盆地 海相沉积 油气源
  • 简介:无论是油气生产者还是油气消费者,了解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位置和数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Youngquist(1997)是这样分析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的重要性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在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能源是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的钥匙。没有能源,工业的轮子就不会转无论是油气生产者还是油气消费者,了解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位置和数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Youngquist(1997)是这样分析的:“矿产和能源资源的重要性怎么估价都不会过分。在这些资源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能源是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的钥匙。没有能源,工业的轮子就不会转动,所有金属都无法开采和冶炼。

  • 标签: 油气消费 估价 能源资源 世界 油气生产 油气资源
  • 简介:中国地处三大板块间的三角地带,是世界上新近以来构造运动活跃地区之一,与油气成藏及保存条件相关的主要特征是:①在西部,新近以来的急剧沉降、快速沉积促进了深部源岩有机质的演化进程,也为生物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②多期次的构造—热事件及高热流值促进了有机质的快速演化、成藏以及异常高压及泥拱等特殊构造的形成;

  • 标签: 中国 构造演化 天然气田 分布格局
  • 简介:在墨西哥湾,分布广泛的下第三系威尔科克斯群(Wilcox)深水扇沉积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但有关其与对应的陆上同时代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浅海相储层的关系,人们还没有清楚的认识。采用一个大规模的三维地震数据集(8500km2,我们研究了未经勘探的得克萨斯州海岸带第三系下段的构造和地层,这个海岸带区域从古大陆架边缘下倾方向大约96km处延伸至深水油气发现上倾方向322km处。在马塔戈达湾(MatagordaBay)附近推断的整个古新统至上始新统层段都识别出了海底峡谷,但本次研究的重点是最年轻的海底峡谷。这些海底峡谷一般是3~4km宽、200~500m深。主下切谷的轴向大都是沿陆坡向下,但也有一些存在分叉现象。早期的盐构造运动似乎产生了不规则的古大陆坡地貌,陆坡的坡度被改变,从而影响了沉积物流动路径。从古地理的角度来看,这个海底峡谷沉积复合体处于大陆坡的中段到下段,位于威尔科克斯群陆架边缘峡谷体系的正下倾方向。虽然这些海底峡谷并不是都一定与上倾方向上的陆架边缘峡谷连在一起,但它们属于墨西哥湾西部边缘一带大规模峡谷沉积复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复合体担当了已成功地进行过钻探的深水下第三系威尔科克斯群浊积岩油气储层的沉积物输送通道。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于得克萨斯州陆架区的勘探前景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认识墨西哥湾古新到早始新的古地理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海底峡谷 墨西哥湾 油气储层 早始新世 深水区 大陆坡
  • 简介:我们将根据底栖有孔虫所做的古水深分析与二维和三维的地震地层解释结合起来,来理解卡那封盆地早第三晚期一晚第三早期的层序边界和海泛面的主要地震不连续面的成因意义。前积层序主要是多生境碳酸盐沉积,它可以被分成5个北西向的前积的斜坡沉积层序和19个准层序。随着中新中期以后的强烈的冲刷作用,斜坡沉积前缘从平滑变为明显锯齿状。一旦冲沟出现,就会成为斜坡沉积前缘沉积物分布的集中地点。由于底积层相对欠缺沉积物补偿,因此在较低的斜坡和盆地中冲积裙不发育。小规模的变异性表明多相的沉积物散布在整个斜坡水道中。沿着走向,叠置在前积上的沉积物搬运从渐新晚期的西南向转变到晚中新中期的东北向,表明了印度洋东南部环流的重要重组。明显的地震不连续面代表了浅的古水深地层段和大陆架的海泛。以岩溶地貌为特征的部分陆架相露头与外陆架上的中到外浅海的古水深是同期的。前积发生在斜坡逆牵引超过100m的陆架古水深处,而不是沉积至海平面。因此,在卡那封盆地北部,斜坡前缘的上超不是海岸相,斜坡沉积对海平面变化的敏感度是低的。

  • 标签: 古水深 斜坡 海平面变化 陆架 海泛 碳酸盐台地
  • 简介:近年来,人们针对页岩气井产量预测建立了多种解析递减曲线模型(Anderson等,2010;11k等2008;Valko和Lee2010)。页岩气产量预测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这些作者要么没有量化页岩气井储量的不确定性,要么无法证实其概率预测结果得到了很好的标定。Jochen和Spivev(1996)和Cheng等(2010)开发出了可以开展概率递减预测和量化储量不确定性的自助法(bootstrapmethod)。采用改进型自助法(Cheng等,2010)开展预测能够很好地反映真实的储量。但由于需要为每口井都开展数百次的牛顿迭代(NewtonIteration),其时间效率比较低。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针对概率递减曲线分析引入了贝斯法,用于快速可靠地量化储量不确定性,而且无需修改历史产量数据。我们通过分析巴奈特页岩区带中生产历史在7年以上的167口水平井,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在贝斯方法中,递减曲线参数qi、D.和b被假定为随机变量,而非为获得最佳拟合效果而需进行修改的参数。采用带Metropolis算法的McMc建立了递减曲线参数的马尔科夫链。在对167口巴奈特水平页岩气井开展测试时,我们假设前半时段的产量数据已知,而下半时段的产量数据未知,后者被视为“未来产量”。这167口井的“未来产量”数据大约有85%落在由贝斯法计算的P90和P10储量范围内,说明这种方法得到了很好的标定,而且贝斯法的计算速度是改进型自助法的13倍。所提出的贝斯法为人们快速而可靠地得出概率递减曲线预测结果和量化储量不确定性提供了一种手段。如有必要,这个方法还可以与其它解析递减曲线模型结合使用。

  • 标签: 贝叶斯概率 不确定性 曲线分析 页岩气 储量 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