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科研与生产工作,以区域水资源评价与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其相关技术方法为研究对象,利用新理论与新方法,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预警和解决重点地区潜在和已出现的相关问题,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中有关水资源评价与管理项目;研究地下水多参数测试技术、G1S与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耦合技术、“3S”技术集成等在地调科研中的应用;在上级部门领导下,修编水文地质相关规范与规程。

  • 标签: 水资源评价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 可持续开发利用 技术方法
  • 简介:日本每年都受到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威胁,包括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滑坡、海啸和海岸侵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遭受了特大地震和台风的侵袭。1951年,日本成立了防灾研究(DPRI),主要从事自然灾害形成机理和灾害缓解的研究。从此,DPRI成为自然灾害学科研究的先导,还与日本的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学科研究。DPRI依托自然和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机理,确定减灾的综合方法,培养自然科学、工程学和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生。DPRI有5个研究部、6个研究中心和1个技术事务部。此外,日本西部还有15个实验室和观测站,负责开展与自然灾害相关的试验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

  • 标签: 京都大学 研究所 防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自然灾害 科研院所
  • 简介:采用高精度进口电子压力、温度监测仪先后对位于欧利坨子区块的欧36井进行了系统试井及探边测试,测取了完整的地层压力、温度变化曲线。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不仅得到了流压、静压、流温、静温度梯度数据,而且计算出相关的地层参数,探明井周边界变化情况,了解储层物性变化特征、产能特征及该井单井控制储量等。

  • 标签: 欧36井 系统试井 探边测试资料 辽河盆地 解释 地层参数
  • 简介:地质灾害研究部从事地质灾害勘查、监测、预警、防治理论与方法研究的科研团体,现有人员18人,一支专业技术结构合理、年轻而富有朝气的技术队伍。

  • 标签: 地质灾害 勘查 监测 预警
  • 简介:本文主要是监测发达国家(英国)和发展中国家(莫桑比克)城区含水层环境中排泄物的污染。这不仅要加强了解经由复杂城区水系统的污染流,而且还要加强对地下病原体传输的了解,调查的目的更好地理解本文提出的这些问题,关注城区水资源再利用的潜在管理策略。

  • 标签: 排泄物污染 细菌 病毒 微生物污染 水质 莫桑比克
  • 简介:5月17日,受我邀请,法国NympheaWater公司驻华代表EmmanuelTurlin来,就法国海底淡水泉勘探开发与我科技人员进行交流探讨。NympheaWater公司一直致力于水下淡水勘探开发,曾第一次成功地从地中海海底36公尺深处抽取淡水。交流会上,EmmanuelTurlin分别从海底泉探测及定位、海底泉特性研究、导出海底泉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淡水泉开发流程,以及相关的技术方法,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现海底淡水泉开发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科技人员NympheaWater公司海底淡水泉勘探开发产生浓厚兴趣,并纷纷就海底淡水泉勘探开发与我水工环地质调查中的交叉领域进行了交流与沟通。

  • 标签: 公司 法国 海底淡水 勘探开发 科技人员 多媒体手段
  • 简介:今年七月中旬,随着雨季的到来,涞水县安阳村北出现轻微的地面塌陷。八月中旬,由于降雨频繁而且雨量大,该地又陆续发生了严重的地裂缝和地面坍塌,村北砖厂附近突现长约八百米的地面沉陷带,六十余户村民房屋出现裂缝,其中五户受灾严重。

  • 标签: 地面塌陷 灾害调查 河北 地面沉陷 地裂缝
  • 简介:2007年2月8日,方法召开了2007年工作会议。大会由郭建强副所长主持。会议首先宣布了方法正式更名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的决定及被河北省政府授予“省文明单位”的喜讯。接下来,传达了国土资源部、地调局领导在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地调局2007年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 标签: 中国地质调查局 环境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工作 国土资源部 文明单位 水文地质
  • 简介:滑坡灾害缓解策略旨在唤醒全社会对滑坡灾害的意识,并将其作为日常行动,以降低滑坡灾害的风险和损失。国家滑坡灾害综合缓解策略采用广泛的科学、规划和政策手段处理各种问题,以有效降低由滑坡和其它地面破坏造成的损失。这种滑坡灾害缓解策略涵盖以下9个方面的内容:

  • 标签: 滑坡灾害 损失 框架 美国 地面破坏
  • 简介:2005年2月22-24日,我召开了为期三天的2005年度地调科研项目汇报与学术交流会,20个地调科研项目进行了汇报,24篇论文进行了交流。交流会上,韩子夜所长做了总结性发言,郭建强副所长主持了会议,全体科技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了大会。

  • 标签: 学术交流会 科研项目 汇报 管理人员 科技人员 所长
  • 简介: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于2006年10月9日-13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我12人参加了大会,并在会上展出了近年来取得的水工环地质成果。

  • 标签: 水文地质 地质成果 水工环 国际 会展
  • 简介:2005年3月3—4日,方法召开了2004年度地调科研项目汇报与学术交流会,15个项目的科研人员做了工作汇报;交流论文20篇。

  • 标签: 召开年度 学术交流会 年度调
  • 简介:高山区多年冻土及其退化泥石流的演变非常重要。根据遥感数据判读选择研究区域,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和泥石流之问存在着相互关系。本研究评估了该区域的泥石流人类和地下设施存在的潜在危害。调查区域包括HoheTauern国家公园的Carinthian区。此外,本研究可为进一步长期监测高度敏感的生态系统的泥石流提供数据资料。

  • 标签: 国家公园 泥石流 高山区 奥地利 冻土带 实例
  • 简介:3月13日,水环地调中心参加了部国科司组织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关键技术研究》年度汇报会。中心承担的“地质灾害监测光纤传感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参加了汇报。此次会议部国科司为了总结和评估《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救灾关键技术研究》各课题的2007年度研究成果,确保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组织召开的。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部地质环境司、局科外部、局水环部及各课题承担单位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十一五” 科技支撑 计划项目 光纤传感技术 重大地质灾害
  • 简介:目前.韩国正在考虑把地下水用作空间供热和制冷的热源。本项研究评价了韩国266个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的地下水温度数据。地下水温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理纬度、气温和局部地形高程的影响。地下水温度的分布模式与环境空气温度的分布模式非常类似。地下水温度的年变化可以分为4种主要模式:P型(周期变化)代表地下水温度的年周期变化,大多数浅层地下水的温度变化都属于P型(62.5%);F型地下水的温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深水井的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大多数属于F型(47.9%)。从表面上看,地下水水位的深浅似乎与地下水温度的变化模式有关。例如.温度变化属于P型或者WP型的地下水的水位最浅。而温度变化属于F型的地下水的水位最深。76.6%的浅水井地下水温度的年变化范嗣小于8℃,而97.1的深水井地下水温度的年变化范围小于8℃。通常,在最冷的月份(11月-月)地下水的温度最高,而在3—6月份(仅在最热的月份(7月—8月)之前)地下水的温度最低。研究发现.地下水温度和环境气温之间的相位差,与地下水温度的变化范同之间存在单纯的指数关系。这表明,气温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介质传导完成的。鉴于地下水温度的稳定性,为了有效地设计和维护热泵系统。利用温度变化属于F型的基岩含水层地下水最适宜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地下水热泵系统.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潜在的环境变化进行详细勘查必需的。

  • 标签: 地下水温度 地下水热泵 露天环路 国家地下水监测站 韩国
  • 简介:在美国及许多国家、地区存在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在这些资源的不断开发过程中涉及环境风险,尤其水资源。这种分布式采掘工业的复杂原始状态及有限的影响数据,导致建立可能的影响和设计适当的调控响应面临挑战。为了评估一套潜在的水管理政策方案,此处我们建议在项目层次影响评估方法之外.采用区域性、共同性影响分析。具体来说,我们检查用于水力压裂的假定取用水和随后的废水处理,这种废水可能返回或来自目前未开发的纽约Susquehanna河流盆地的未来开采的页岩气井。结果表明:建议的取用水管理措施不能提供比单一方法更大的环境保护。我们建议采用一种使环境保护最大化、同时减少调控复杂性的政策。对于废水处理而言,据我们了解,纽约Susquehanna河流盆地现存的市政设施的废水处理能力有限,我们建议工业处理设施采取适度的私人投资,以完成处理目标而不会对公共系统造成风险。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影响页岩气开发的确定性水资源调控应该建立在区域性、共同性基础上,这表明可以通过兼顾环境评估和调控限制开采的需要,以满足水资源管理目标。

  • 标签: 水力压裂 页岩气 水资源 区域评估
  • 简介:本文提供了采于1115个水井过滤器的7671个地下水样的分析结果(1993—2001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在丹麦,地下水被广泛用作饮用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目标。描述地下水的现状、发育以及地下水受到的影响。本文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计划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该项目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被监测地区。补充的数据包括约6000个供水井的供水系统的监测数据。除了农药(杀虫剂)之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以监测项目所得出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讨论。根据化学性质,监测的有机微污染物进行分类:芳香烃;氯酚;洗涤剂;卤化脂族烃;醚(MTBE);苯酚和邻苯二甲陵盐(或酞酸盐)。监测地区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化合物:甲苯(18.7%)、苯酚(14.6%)、二甲苯(10.9%)、三氯甲烷(9.5%)和苯(8.8%)。浓度常大于丹麦饮用水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的5种化合物:二丁基酞酸盐(d.buthylphthalate)(28%)、苯酚(14%)、2,4.二氯苯酚(10%)、三氯甲烷(10%)和五氯苯酚(7%)。总的来说。在1993-2001年的监测期间。在1115个被监测的水井过滤器当中,57.8%的过滤器被检测出至少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化合物。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年平均出现率为19%。

  • 标签: BTEX 氯酚 洗涤剂 饮用水 地下水 微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