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著名沉积学家及石油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副主任委员、《古地理学报》第一、二届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及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名誉编委、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发同志,因病于2011年3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中国地质学会 《古地理学报》 专业委员会 编辑委员会 石油地质学家
  • 简介:棉教授(2017)发表的学术论文《物源分析的一个误区:砂粒在河流搬运过程中的变化》,基于Krumbein滚筒实验结果及大量观察数据,发现现代河流的砂粒中不稳定矿物成分、磨圆度及粒径等变化与国内《沉积岩石学》教材相关结论矛盾,应用于物源分析是"以讹传讹"。受其启发,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作者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滚筒实验结果对自然界河流砂的机械搬运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即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颗粒逐渐变细、磨圆度变好,加之河流搬运过程中伴随的化学分解等作用,其中的不稳定成分逐渐变少。但由于掺和作用的存在,河流搬运过程中混合了搬运距离不同的颗粒,其不稳定矿物成分含量、磨圆度和粒径等均会发生变化。国内教材对上述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描述,得到广大沉积学者认可,而胡棉教授(2017)对此论述不够。此外,胡棉(2017)单从地理位置上划分搬运距离的长短似乎不妥。河流搬运对颗粒的磨圆度和粒径的改造作用缺乏直接的数据证明,建议利用标定法跟踪观察。

  • 标签: 沉积岩石学 河流搬运 掺和作用
  • 简介:2014年4月20日,我会第八届侯封奖评选工作委员会在福州召开了评审会。19名评选委员会委员到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院士主持。本次共评选出16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14-04-28至2014-05-07)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陈华勇,男,1976年10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汇聚板块边缘热液矿床成因与勘查。程和发,男,1976年11月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请奖项目:矿物微孔对有机污染物迁移与归宿的控制机理研究。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 侯德封奖 青年科学家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评选工作
  • 简介:2016年4月9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八届侯封奖评选工作委员会在杭州召开了评审会。19名评选委员会委员到会。会议由评选委员会主任刘丛强院士主持。本次共评选出18名获奖人,经网上公示(公示时间:2016-04-14至2016-04-25)无异议,评选结果生效。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以姓氏拼音为序)。

  • 标签: 公示时间 评选委员会 网上公示 获奖人 侯德 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