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个性特征,为做好农村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合肥市长丰县某农村初级中学48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农村初中生心理特征为性格典型内向,情绪倾向于不稳定,精神质倾向明显;(2)女生较男生精神质倾向更为显著;男生情绪不稳定、易紧张和焦虑、掩饰性较女生显著(3)初中二年级内外向(E)量表均分明显高于初中一年级(4)父母亲文化程度对个性特征影响不大。结论初中生个性心理特征在城乡、男女、不同年级之间有差异,提示我们进行农村初中生心理卫生保健时应注意这些差别。

  • 标签: 农村 初中生 EPQ 个性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农村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水平进行调查,并探讨二者对农村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贵州省黔西县某农村中学抽取325名农村初中生作为被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学习倦怠量表测量被试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学习倦怠水平,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年级被试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690,5.062,5.907;P〈0.05);不同年级被试在学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耗竭、学习低效能感、师生疏离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18,6.746,3.830,4.198;P〈0.05)。男生的学习倦怠总分及情绪耗竭、师生疏离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34,2.486,2.167;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被试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呈负相关(P〈0.05),其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且其学业成绩与学习倦怠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可以共同预测学业成绩,二者可共同解释因变量学业成绩变异的16.1%。结论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二者对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水平,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辅导和干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目的。

  • 标签: 初中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 学习倦怠 学业成绩
  • 简介:论著类文稿需附200字左右的四段结构式摘要,分为目的(研究的意图)、方法(研究的基本设计、获取数据的方法)、结果(具体、准确的数据结果及统计学意义)和结论(结果的意义所在)。

  • 标签: 英文摘要 结构式摘要 统计学
  • 简介:扬州市在全面实现以县为单位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后,正在稳步推进初保工作先进县(市)创建活动,农村卫生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2001年初,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我市农村开展税费改革的试点工作,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农村卫生工作带来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主动适应农村新的经济政策,把落实税费改革政策与谋求卫生事业发展有机结合,保持了农村卫生工作的稳定和发展。1 认真分析形势,强化全局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之后,中央作出的又一项农村经济政策的重大改革。这项改革的实施关系到农村稳定的大局,但是农村实行税费改革

  • 标签: 农村卫生事业 农村税费改革 卫生体制改革
  • 简介:摘要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为了了解西藏农村农村土壤环境情况,本文对西藏20个县土壤中金属(铅、镉)和蛔虫卵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土壤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农村已婚妇女健康教育的现状,探讨对该人群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急需的教育内容。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农村已婚妇女534例,分析其对人体生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常见的疾病类型和迫切想了解的健康知识。结果(1)在基本生理知识的掌握上,534例农村妇女仅有54人为“好”,50%的为“差”,其余的多为“一般”;(2)在常见的疾病上排在首位的为妇科病,其次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3)其迫切想了解的知识排在首位的为常见妇科病的症状、其次为常见妇科病预防方法。结论农村已婚妇女对基本的生理知识掌握的情况较差,而且发病率较高,本身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但迫于没有资源和渠道,故政府和相关部门有义务和责任加大投入,来增强该人群的健康知识和意识。

  • 标签: 农村已婚妇女健康教育必要性生理知识
  • 简介:摘要农村预防医学的发展是关系到中国九亿农民能否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农民、农民工近年出现的系列社会、心理问题,阐述农村预防医学发展的策略问题,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社会学角度对这一重大课题进行探讨。

  • 标签: 预防医学 发展对策
  • 简介:<正>高等医学专科教育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独立的重要层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得到应有发展。为了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卫生战略目标,发挥专科优势,办出专科特色,为农村培养合格卫生人才—全科医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在农村解放以来,为了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

  • 标签: 全科医师 初级卫生保健 农村卫生工作 战略目标 中国特色 高等医学专科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老人髋部骨折后的心里护理对策。方法详细了解113例农村老人骨折发生的原因、存在的心里的问题给以相应的心里护理。结果113例通过术前心里干预,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结论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老人骨折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效缓解创伤后心理冲突、调节情绪角色、减轻躯体不适感、增强精神活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农村老人 髋部骨折 术前心里护理
  • 简介:寒假期间,我在家乡访谈了一些农村妇女,由于很多是挺要好的初高中同学和亲戚,自然就涉及到一些挺私密的话。访谈之中,农村青年妇女的堕胎现象让我感到震惊和担忧。下面介绍三个典型的访谈实录并作简单点评。

  • 标签: 农村妇女 堕胎现象 妇女健康 社会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我区农村孕产妇的保健状况,分析农村孕产妇保健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我区农村地区2015年的100名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χ2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区农村地区孕产妇产前的检查率为94%,孕早期的检查率为49%,住院分娩率为95%,产后访视率为63%,系统管理率为9%。结论我区农村孕产妇的孕早期检查时间之后,孕产妇的产后访视率过低,农村孕产妇服务利用状况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升。

  • 标签: 农村 孕产妇保健 影响因素 服务状况
  • 简介:摘要:城乡居民医保档案记录和反映了城乡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进程,具有“记录一生、跟踪一生、服务一生和保障一生”的功能和特点,关系到每一名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推进和实施,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奠定扎实基础。伴随着城乡一体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保档案数量和规模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迫切需要提升城乡居民医保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这也事关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

  • 标签: 农村 医养结合 档案管理
  • 简介:本文通过对5个乡镇、10个村卫生室,200户350名居民的走访调查,认为健康信息的传递有内源信息外向流和外源信息内向流两种方式,有单向传递过程和多层次传递过程两个传递周期,建立了健康信息传递模式图。同时,反映了不同传播媒介对于不同职业人群所获得健康信息的容量也是不同的。

  • 标签: 健康信息 村卫生室 效果 传递 调查 内向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也相应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日趋成熟,也使得农村的年轻劳动力相应向城市转移,留守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重;同时,当今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凑使隔代抚养已成为农村相当普遍的情况。因此,农村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已成为整个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我院在对农村老年病人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病人的心里负担成为了他们恢复健康的主要障碍,我院护理人员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及总结,积累了比较实用的对农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如下,希望可以与其它主要从事村镇人口医疗的机构进行交流。

  • 标签: 农村老年病人心理护理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的剖宫产资料。结果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剖宫产率为27.05%,显著低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38.24%,两者相比差异极显著性(P<0.01)。剖宫产指证难产处于第一位,胎儿宫内窘迫处于第二位,社会因素处于第三位,脐带绕颈处于第四位。难产与社会因素上升最明显(P<0.01)。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与产妇的自身因素和医源因素有关,而做好围产期保健,认真分析孕产妇的心理变化,预防因心理因素导致难产给母儿带来各种并发症,增加不必要的手术,从而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农村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为了解我国农村卫生厕所建设的意义、卫生厕所及无害化卫生厕所类型、2006-2008年我国卫生厕所普及状况。笔者对我国近5年国内农村卫生厕所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报道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卫生厕所建设对预防肠道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的发生、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均有帮助。1993年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发现共有12种卫生厕所;2006年由卫生部组织对全国657个县14036户调查发现主要有三格式、双瓮式、沼气池式、粪尿分集式、完整水冲式、卫生公厕等类型卫生厕所。改厕前与改厕后其肠道传染病和腹泻病的总发病率由6.99‰降到3.40‰,下降了51.4%。2011年全国卫生厕所普及率69.2%。是一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少疾病传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健康素质、文明素质的一项"民心工程"。需进行无生化效果评价,各部门应齐抓共管做好改厕工作。

  • 标签: 农村 卫生厕所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