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康复治疗围产期脑损伤的高危儿进行临床观察,总结分析其方法和疗效,对降低脑性瘫痪的发生率和减轻脑瘫程度的关键进行讨论。方法对200例早期康复治疗围产期脑损伤的高危儿临床观察,他们的平均月龄为(2.61±1.38)个月,治疗前或治疗前期确诊的患儿共41例,平均确诊月龄(4.51±2.23)个月。可疑脑瘫159例。康复评定采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及脑瘫功能测评等综合进行。结果在平均月龄为(8.89±2.85)个月时的治疗结果显示41例确诊患儿中包括22例(53.66%)正常,完全康复,临界正常为15例(36.59%),4例异常(9.76%)。可疑脑瘫的159例患儿中无一异常,153例(96.23%)正常,其余6例(3.77%)为异常。各类高危新生患儿的脑瘫均明显降低。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可降低脑瘫后遗症概率,达到治愈效果。

  • 标签: 围产期 脑损伤高危儿 早期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物理疗法(PT疗法)对于围产期脑损伤患儿的预后影响,(主要影响结果为所致脑性瘫痪的发生率)。方法将68例有围产期脑损伤病史,并有相应症状、体征及头部影像学改变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神经节苷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PT疗法。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肌张力、促进颈部控制、改善拇指内收(皮层拇指症)及尖足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PT疗法对围产期脑损伤患儿进行干预,对于改善患儿运动功能、降低脑瘫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物理疗法 围产期脑损伤 脑瘫 预后
  • 简介: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围生期保健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围产期心理变化十分剧烈,本身受孕、妊娠、分娩、产褥、哺婴对于妇女都是一种应激,会引起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如应激不当将会影响两代人的身心健康,在产科临床工作中,为了提高围产期护理质量,保障产妇和胎儿健康,必须认真做好围产期孕产妇心理护理。

  • 标签: 围产期 孕妇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冯闻评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5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163-02对于婴儿来说,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且母乳喂养还具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因为孕产妇存在乳腺炎、奶胀、乳头扁平或者凹陷、乳头皲裂等情况,而影响到母乳喂养,所以要做好围产期孕产妇的乳房护理,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乳房结构主要是支持结缔组织、腺体组织、脂肪(起到保护作用)等组成,内部结构就像是倒着生长的一颗小树。乳汁主要是经腺体组织进行分泌,沿着乳导管乳汁到达乳头,而乳头内输乳管在基底部扩张成锥形是乳窦,在乳头周围的是乳晕。对乳腺体来说,主要包括基质、实质等部分,乳房的形状因人而异,且乳汁分泌多少同乳房大小、形状没有关系。围产期乳房的生理变化当女性处于妊娠期时,乳腺泡快速发育、乳腺管增生,致使乳房显著增大,其乳头易勃起,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常出现沉重、肿胀以及刺痛等不适感。在胎儿娩出后两到三天内,因大量催乳素作用,产妇乳房会快速胀大、坚实,出现程度不同的胀痛难忍,这个过程大部分产妇都要经历。乳房保健孕产妇要配戴合适乳头罩,对乳房进行支托,并对乳房的血液循环进行改善。围产期是女性比较特殊的一个心理转换时期,应给予孕产妇讲述母乳喂养优点,告知哺乳正确姿势,有效消除孕产妇的怕痛、担忧等顾虑。及时纠正孕产妇的错误认识,调整心态。正常乳房护理指导在妊娠满三十七周时,每天用清水湿毛巾对孕妇的乳房进行擦拭,每次35遍左右,每天1-2次,不要用酒精、肥皂等擦拭乳房。教会孕产妇详细掌握按摩乳房的方法:对侧手掌以及手指托住乳房,用同侧手从基地部向对侧慢慢按摩三次;对侧手掌拇指朝外,托起近侧斜下方的乳房,同侧手向对侧肩方向慢慢按摩三次;对侧手掌拇指朝外,把乳房水平托起,且同侧手的拇指也要朝外,向同侧肩方向慢慢按摩三次。在产后,产妇也要进行上述的按摩,在按摩后对乳房进行抖动以及拍打,治愈动作要轻柔,防止对乳腺管造成损伤。乳头凹陷或者扁平的护理指导如果在产前的检查中发现,产妇乳头发生凹陷或者扁平,就可能导致孕妇丧失母乳喂养的信心,导致哺乳困难。所以,此时要提高孕妇的信心,给予其指导和帮助。产前,帮其孕妇做好思想准备,并给予及时的护理,除了每天清水湿毛巾擦洗乳房之外,还可进行以下处理:乳头伸展练习法:两拇指在乳头两侧平行放置,从乳头向两侧慢慢拉开,对乳晕皮肤和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只感染人体而不感染其它动物,所以人类是梅毒螺旋体惟一的传染源。梅毒螺旋体可侵犯人体的任何脏器并产生各种症状,其传播途径95%是通过性交方式进行的,极少数是通过接吻等密切接触传播的;先天性梅毒是由于梅毒螺旋体通过胎盘感染胎儿所引起。

  • 标签: 梅毒 围产期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实施围产期综合护理对其分娩情况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乐山市市中区妇幼保健院156例孕产妇,随机分组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予以围产期综合护理,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过程及结局。结果试验组孕妇顺产率(78.2%)高于对照组(60.3%);试验组顺产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少于该组剖宫产产妇,顺产产妇所生新生儿Apgar’s评分均优于该组剖宫产产妇;试验组顺产产妇总产程时长短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孕妇实施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孕产妇顺产率,缩短孕产妇总产程,而且对降低产后并发症、促进孕产妇产后早期恢复、改善分娩结局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 分娩 顺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对孕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39例予以围产期综合护理的孕产妇设定为试验组,280例产前入院分娩的孕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过程及结局,观察围产期综合护理对分娩的影响。结果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分别为3.77%(9/239)、4.64%(13/28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病率分别为0.84%(2/239)、3.57%(10/2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第二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s评分,经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分娩风险、减少产后出血量及缩短第二产程,改善分娩过程及结局。

  • 标签: 围产期 综合护理 分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妊娠期补钙时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单胎初产妇孕16~28周,55例孕妇常规剂量补钙和接受针对性护理为实验组,55例未能及时补钙和未能接受针对性护理的孕妇分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入院待产时查血钙、尿钙、血碱性磷酸酶。结果比较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血钙、尿钙、血碱性磷酸酶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孕期保健,孕期补钙,接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于孕期容易发生骨量减少,有效补钙能防止孕期骨质疏松,值得临床注意。

  • 标签: 围产期 补钙 护理
  • 简介:摘要了解围产期孕产妇的心理活动,并针对其心理特点,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对做好围产期保健,顺利完成分娩过程和产后恢复,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围产期 护理 心理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医院围产期健康教育的对照研究,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孕产妇102例为观察组,对其进行系统正规的孕期、分娩期、产褥期健康教育;随机选取同期住院但未进行健康教育的105例孕产妇为对照组。就围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产检次数,及妊娠结局进行比较,从自然分娩率、围产儿死亡率及纯母乳喂养率等方面对观察组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围产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产检次数、自然分娩率以及纯母乳喂养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围产期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健康行为指导,能提高孕产妇围产期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然分娩率,提高了产科质量。

  • 标签: 围产期 健康教育 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