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氢氧化钙制甘油糊与水糊在老年慢性根尖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方法两组慢性根尖炎患者均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根管治疗,其中研究组选用氢氧化钙甘油糊,对照组给予氢氧化钙水糊,记录其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慢性根尖炎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治疗并接受有效随访(2年),研究组临床治疗成功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氢氧化钙甘油糊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根管治疗消毒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标签: 慢性根尖炎 氢氧化钙制剂 甘油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记载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配为两个组别—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5名,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25名,对照组采用β受体激动治疗,观察组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然后对两个组别各自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差方检验,判断差异的显著性;结果采用β受体激动治疗进行检查的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的对照组;结论采用β受体激动治疗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相较于抗胆碱能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肺功能治疗效果,并能够对患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良性引导,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beta 受体激动剂治疗 &beta 受体激动剂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GnRH-α)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7年2月收治的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参照组(17例,应用GnRH-α治疗)和治疗组(20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痛经、下腹坠胀、月经量增多、尿频等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比于GnRH-α,米非司酮可显著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药物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子宫肌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胃炎治疗中使用铋四联与传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疗效。方法回顾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9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资料,将采取替硝唑、克拉霉素、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医治的49例患者设研究组,采取甲硝唑、阿莫西林、奥美拉唑三联医治的41例患者设对照组,对比两组H.pylori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研究组H.pylori根治成功率93.87%比对照组73.17%高(P<0.05)。结论H.pylori阳性胃炎患儿行铋四联疗法医治的安全性较高,可提高医治疗效与H.pylori根治率。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克拉霉素 替硝唑 小儿胃炎
  • 简介:摘要观察司米脱敏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牙本质过敏症患者100例,随机抽取分组,实验组每天用司米脱敏,对照组采用普通牙膏,观察1天、7天、14天的患牙疗效。结果实验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司米脱敏对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司米脱敏剂 临床疗效 牙本质过敏症
  • 简介:包括药妆在内的很多美容产品通常都会宣称“纯天然”或“不含防腐”,这些词似乎让人听起来很放心。

  • 标签: 防腐剂 天然 美容产品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介绍自发性脑出血诊断治疗的最新和全面推荐。基于循证的指南提供急性脑出血的治疗。重点讨论了本病的诊断,凝血障碍和血压的管理,继发性脑损伤和颅内压控制,手术治疗,后果预测,康复,二级预防,和对未来的思考。

  • 标签: 指南 血压 凝血障碍 诊断 脑出血 脑室内出血 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对自然分娩产妇应用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讨。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6年下半年(6月~12月)期间收取的自然分娩产妇200例,按照入院的先后次序划分为两组即全程陪护组以及正常分娩组,两组各100例产妇,全程陪护组对产妇实施全程陪护分娩护理,而正常分娩组给予产妇正常分娩护理,将两组产妇应用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研讨。结果全程陪护组SAS评分和VAS评分低于正常分娩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微小(P>0.05);全程陪护组分娩用时显著低于正常分娩组(P<0.05);全程陪护组护理满意度远远高于正常分娩组(P<0.05)。结论对分娩的产妇给予全程陪护分娩不仅能及时改善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亦能在产程中减轻疼痛感,对缩短产程用时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意义重大,故该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分娩 全程陪护 正常分娩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程陪护分娩与正常分娩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取的280例产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例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均进行全程陪伴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分娩过程中观察组产妇的Ⅲ级疼痛例数、正常分娩例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采用全程分娩模式可提高分娩质量,缓解分娩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分娩 产妇全程陪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与MRI对确诊脑出血的价值,以用来对疑似脑出血的患者使用更加明确诊断及治疗,以免延误患者的病情。方法选择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出血、脑梗死的患者80例、90例,按照患者所患疾病类型将患者分为对实验组(脑出血组)、对照组(脑梗死组)。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均做头颅CT、头颅MRI的影像学检查,最后对比两组的MRI和CT有何不同的特点。结果①头颅MRI对于实验组的头颅MRI显示脑出血部位主要发生在基底节的类圆形病灶,弥散加权核磁显示病灶以双杂信号多见。对照组的核磁显示患者脑梗死部位主要集中在大脑,顶、额、颞叶,病灶的形状为不规则形,弥散加权核磁显示病灶主要以高信号多见。实验组大约有78.75%的病灶周围有水肿带,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②头颅CT实验组的患者病灶表现为椭圆形、高密度,病变周围组织有水肿。对照组的病灶为不规则形、类圆形、密度不均匀减低。两组患者在MRI、CT的显示差异显著,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对患者在发病6小时内的检查中,无论脑梗死或者脑出血的MRI检查对患者检出率比CT检出率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CT、MRI影像学检查对鉴别患者的脑出血、脑梗死具有重大临床价值,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指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CT MRI 脑出血 脑梗死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途径置管洗胃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120例口服药物中毒需洗胃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60例,A组病人经口置管洗胃,B组病人经鼻置管洗胃,比较两组病人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满意率、配合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病人(经口置管洗胃)的首次置管成功率98.3%、置管用时6.16s±0.89s,B组病人(经鼻置管洗胃)的首次置管成功率88.33、置管时间7.89s±1.06s,A组优于B组(P<0.05)且A组病人置管盘曲口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相对于经鼻置管洗胃方法,经口置管洗胃可以提高病人的置管成功率、满意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药物中毒 洗胃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饮食营养与高血压病人之间的关系,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高血压病人的体质不同制定不同的营养方案,能增强其治疗效果,并有助于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 标签: 高血压 营养 营养补充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注射是我国传统中医药应用在当代的一种创新。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萃取有效成分,改变了传统的口服由胃肠消化吸收的治疗渠道,直接从血液或皮下吸收,起效更快。但近几年来,中药注射的不良反应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主要原因是由于中药注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同时国内的中药质量标准不够完善,中药材的均一性差等,对质量和疗效影响很大。科学理顺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对加强预防和及时救治很有意义。本文从不良反应的成因和救治两方面做了概要阐述,以期引导正确生产和使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成因与救治
  • 简介:目的: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得到射波刀(CyberKnife)各准直器的输出因子,对比分析各方法的结果,从而得到准确的输出因子。方法:采用蒙特卡罗模拟、半导体探测器测量(PTW60017、PTW60016)、电离室探测器测量(PTW31010)和热释光探测器测量(?1.5mm、离散度1%)等方法,在相同的参考条件下,源轴距800mm以及深度15mm(SAD=800mm,Depth=15mm),得到相应的输出因子。结果:在射野较大(≥25mm)时,各种方法的输出因子差异不大,但是在射野较小(≤20mm)时,各方法之间的差异较大,尤其是在最小射野(5mm)的情况下,热释光探测器测量以及蒙特卡罗模拟结果略低于半导体探测器测量,最大误差分别为13%和7%,而电离室探测器测量误差高达37%。结论:输出因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而半导体探测器相对于其他探测器,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便于在临床应用中展开,因此可采用半导体探测器测量和热释光探测器测量的方式测量射波刀系统的射野输出因子。

  • 标签: 射波刀 输出因子 蒙特卡罗 小射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脏增强CT与超声检查用于肝癌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对我院于2012.6~2016.7期间经穿刺活检确诊为肝癌的43例患者进行分析,按临床检查方式不同分为超声组、CT组,人数均为43例,其中超声组行超声造影,CT组行肝脏增强CT检查,比较两组门脉期、延迟期、动脉期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超声组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增强检出情况较CT组好,P<0.05。结论临床肝癌检查超声造影诊断效果要优于增强CT。

  • 标签: 超声 肝癌 CT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CT图像伪影的成因及减少伪影的方法。方法对40例CT图像伪影的病例采用螺旋扫描方式,对自制模体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上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扫描,分别改变螺距、层厚、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对阶梯状伪影进行分析。结果CT图像伪影与被扫描物属性及成像的原理和技术有关;阶梯状伪影的大小与重建间隔和模体位置存在确定关系,伪影不仅随层厚的增加而增大,也随螺距的增加而增大。结论CT图像伪影种类繁多,选择正确的扫描参数和方法对避免伪影的产生十分重要。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MRI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意义,对治疗提供具有重要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127例,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37岁。对筛选的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关节常规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检查运用MRI诊断,对比两者检查的准确性及灵敏性等诊断结论,结果运用MRI检查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运用到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建议推广运用到临床中。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MRI诊断与临床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研究基于机械通气联合镇静治疗患者唤醒的护理。方法ICU机械通气患者96例选用咪达唑仑或丙泊酚微量注射泵静脉泵入镇静治疗,期间,实施每日唤醒计划,重点做好唤醒期间的病人病情观察、安全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心理护理等,防止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结果96例患者均达到了镇静目标(Ramsay评分为3-4分),每日镇静唤醒期间未发生严重护理意外事件。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后,做好每日唤醒护理,对防止护理意外和促进患者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机械通气 镇静 唤醒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的具体使用情况,继而加强用药的合理性以及中药注射的科学管理。方法对本医院2014年至2016年住院药房重要注射的日治疗费用、用药频度以及用药金额进行分析。主要的药学干预方法有点评处方、监测异动、以及对不良反应的监测。结果2014年至2016年,医院的住院病区的中药注射的用药金额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通过有效的干预,重要注射中不合理的用药情况有所减少,使用的中药注射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医院的注射应用合理,采取的药学干预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需要重视中药注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问题。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药学干预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研究0.2%莪术醇饵和莪术醇母粉与燕麦拌制成饵粒,控制高原鼠兔的使用方法,为防治高原鼠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不同剂型抗生育在野外对高原鼠兔进行控制效果、繁殖率、取食率、安全性等技术指标的测定。结果经调查2011—2012年莪术醇饵对高原鼠兔的平均控制效果为35.17%和50.35%,母粉饵粒为36.44%和57.91%,莪术醇饵试验区怀胎率平均下降率为49.50%和66.9%。母粉饵粒实验区怀胎率平均下降率为51.60%和72.10%。结论0.2%莪术醇饵和莪术醇母粉对高原鼠兔控制效果较为显著,经调查未发现害鼠天敌动物及非靶标动物二次中毒的发生,说明该药剂使用安全。

  • 标签: 莪术醇 高原鼠兔 抗生育 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