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投入与分配不尽合理,使公平享受卫生资源的伦理学原则难以落实,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的难题。鉴于我国仍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使广大农民象城市职工一样享受公费与劳保医疗,各种集资医疗模式从八十年代末在我国农村第二次兴起,为患病农民提供了不同程度的医药防保费用补尝,保证农民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分

  • 标签: 医疗模式 合作医疗基金 集资医疗 伦理学原则 卫生资源 农民
  • 简介:目的了解小学生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比较整合式健康教育和单独设课健康教育两种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样,从10个省市中随机抽取小学三年级学生共1589人,填写结构式调查问卷.结果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多数喜欢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具有较好的日常卫生行为习惯,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不强,在知晓率和态度方面单独设课健康教育模式明显好于整合式健康教育模式.结论小学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小学健康教育的适宜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标签: 小学生 健康教育 不同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摸式镇痛在舒适化治疗的临床应用比较,采用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围手术期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回顾我科2008年4月—2011年7月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手术患者的术中、术后镇痛方法。方法择期行腰椎后椎间盘镜手术治的患者60例I—II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C组n=20)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n=20)。手开始前由术者对两组患者切口行局部浸润麻醉,显露神经根后用1mL利多卡因原液神经阻滞。M组在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和舒芬太尼0.015ug/kg,C组不给药。记录围手术期各时间点的镇痛评分(VAS)、手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时间及麻醉用药量无显著差异,手术开窗、探查神经根、神经松懈、术后1、3、6hVAS评分M组均低于C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曲马多的用量M组(49.5±20.0)mg低于C组(165.0±45.2)mg(P<0.05),所有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瘙痒、恶心呕吐等严重并发症,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联合局部浸润麻醉的多模式镇痛可为腰椎后露椎间盘镱围手术期提供良好的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利于术后恢复。

  • 标签: 多模式镇痛 治疗 临床应用比较
  • 简介: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了国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模式,总结归纳出四点经验:加强政府卫生立法和政治承诺,重视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对筹资模式的影响,拓宽筹资渠道、调整筹资结构和建立长效筹资机制,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卫生支出责任,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筹资机制的建设提供借鉴。

  • 标签: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筹资 模式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研究分析 CBE (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教与传统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护士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 2019 年参加规划饭培训的护士 50 名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 25 名护士。观察组护士采用 CBE 教学带教模式,对照组护士则采用传统的教学带教模式,带教完成之后对比两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操作能力等。结果:带教工作完成后,观察组护士的理论成绩以及护理技能水平都比对照组护士高出很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护理模式与Orem自理护理模式在阑尾手术患者中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期间42例阑尾手术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1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1例实施Orem自理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SF-36各项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理护理模式对阑尾手术患者是一项优选,建议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Orem 自理护理模式 阑尾手术 阑尾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模式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5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共7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对照组(采用自理护理模式)各35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依从性、积极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在进行自理模式护理后,依从性、积极性及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护理时,可以采用自理模式,综合护理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阑尾炎 常规护理 自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入院护士职能采用封闭式集中培训与阶段分散培训模式的观察比较,效果分析,寻求最佳培训模式。方法将2012年入院的护士50名作为观察组,采用集中示范-集中培训-集中考核-末位淘汰轮岗的封闭式集中培训模式;2011年入院的4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集中示范-科室培训-集中考核的阶段分散培训模式。通过观察分析两组间培训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常用护理操作技能及临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封闭式集中培训模式显著优于阶段分散培训模式,封闭式集中培训模式可显著提高新入院护士的临床适应能力、沟通能力、技能操作、理论水平。

  • 标签: 新入院护士 封闭式集中培训 阶段分散培训 效果
  • 简介:总结了发达国家医疗保险及其经办的民营化模式,深入剖析了发达国家医疗保险的民营化程度,勾勒了当下国际医疗保险民营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医疗保险民营化的可能趋势,提出借鉴国外经验需要遵循系统、严谨、本土化原则。

  • 标签: 医疗保险 民营化 模式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的神经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就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0例展开研究,随机将这7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综合护理。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康复积极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的评分结果分别为43.85±4.18、49.25±1.3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后,康复积极性的评分结果为67.36±12.15,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同时观察组在实施康复护理后,其Barthel指数、MMSE评分以及NDF评分均比对照组要高,两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有效的实施综合护理,可以使得患者快速的回复健康,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可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在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康复护理模式 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模式洗板机(水平式和立式)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洗板技术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1例临床确诊为HBsAg阴性和31例临床确诊为HBsAg阳性的标本,经随机排列,用同一批号HBsAg试剂进行检测,分别用手工洗板、anthosfluido水平式洗板机、基波全自动快速立式洗板机洗板,后由酶标仪判读结果(OD值≥0.105为阳性),对阴性数、阳性数进行分析。结果anthosfluido洗板机洗板5次,假阳性达12例,与标本原始结果相比较(χ2=6.93,p<0.01)有差异;基波全自动快速立式洗板机洗板1次,假阳性1例,与标本原始结果相比较(χ2=0.51,p>0.05)无差异;手工洗板5次,假阳性4例,与标本原始结果相比较(χ2=2.12,p>0.05)无差异。两种模式洗板机洗板方式对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χ2=7.69,p<0.01)有差异。结论在ELISA方法检验当中,立式洗板机比水平式洗板机在洗板时增加了蒸馏水冲洗和脱水的过程,减少了污染和残留,结果更加可靠。

  • 标签: 水平式洗板机 立式洗板机 ELISA HBsAg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利用不同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防护意识形成的影响。方法:选用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护士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护士各25名,对照组利用分散管理模式,观察组利用集中管理模式,对两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及护士防护意识考核总合格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安全事故发生率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此外,观察组护士的考核总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不同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 护士 防护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层次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比较。方法消毒供应室在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在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采取不同层次管理模式,分析对比在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下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与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次数。结果不同层次护理管理观察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次数(11)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次数(48),而考核分数(92.92±2.24)高于对照组的考核分数(72.23±2.32)。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不同层次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科室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及安全防护意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不同层次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护士防护意识 临床影响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胸外重症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例胸外重症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差异,对两组患者产生并发症比例、患者及其家人满意度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患者及其家人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产生并发症比例方面,实验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胸外重症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能够使产生并发症的比例显著降低,患者及其家人提高满意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 标签: 胸外重症 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简要回顾了我国口腔医学学位制度的发展情况,并以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对口腔医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指导方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学位论文及质量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对于今后更好地分类培养研究生、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高层次口腔医学专门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口腔医学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培养模式 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膝骨性关节炎中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收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7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38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39例为研究组患者则实施中医护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显著(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中应用中医护理模式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膝骨性关节炎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脊柱损伤并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2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脊柱损伤并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对照组组72.50%,且SAS评分和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损伤并多发伤患者急救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损伤并多发伤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灭螺管理模式的灭螺效果,为择优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螺情较重的地区,分析2010年至2014年的查灭螺数据,评价三种灭螺管理模式连续实施两年的效果。结果专业队灭螺管理模式有螺面积下降率是另两种灭螺管理模式的1.8~3.5倍,活螺平均密度下降百分点显著优于另两种灭螺管理模式。结论专业队灭螺管理模式效果较好,可在云南山区开展灭螺时推广使用。

  • 标签: 管理模式 灭螺效果 山区 云南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不同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常规护理组)和B组(人性化护理组),每组各33例,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治疗依从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护理后,B组的HAMA(3.5±1.3)分、HAMD(3.6±1.5)分评分优于A组(6.4±1.8)、(6.5±1.5)分(t=6.852、7.145,P<0.05),发作频率(1.7±0.8)次/月低于A组(3.2±1.5)次/月(t=6.589,P<0.05),发作时间(5.0±1.5)min短于A组(7.2±1.8)min(t=8.145,P<0.05)。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93.94%)好于A组(78.79%)(χ2=6.471,P<0.05),患者满意率(100.00%)高于A组(87.88%)(χ2=7.125,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较好,优于常规护理模式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