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通关藤药材中所含成份的研究,从脂肪对癌细胞的作用、对癌细胞的作用机理以及临床研究等方面,阐述了脂肪的抗肿瘤作用。

  • 标签: 通关藤 不饱和脂肪酸 抗肿瘤
  • 简介:酥面包、黄油面包、奶油蛋糕、油炸薯条……这些甜蜜可口的美味,对人们总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于是端一杯咖啡、品几块甜点,然后优哉游哉地读书、看电视,就成了许多人内心向往的时尚生活方式,然而这也使他们成为了反式脂肪摄入的高危人群。

  • 标签: 反式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炸薯条 营养成分 时尚生活方式 奶油蛋糕
  • 简介:目的:应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探讨ω-3脂肪预处理对其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HIRI组)及缺血再灌注前ω-3多不饱和脂肪(ω-3PUFAs)预处理组(ω组),建立大鼠HIRI模型,予缺血60min,恢复血流后再灌注1h和6h后取材。各组分别于再灌注末抽取静脉血、处死大鼠,收集肝组织。观察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HIRI组和ω组血清ALT、AST水平、血清MDA含量及NF-κB表达均显著升高,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与HIRI组比较,ω组血清ALT、AST的活性及NF-κB表达均显著降低,而血清SOD活性则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较轻。结论:ω-3PUFAs预处理对大鼠HIRI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以及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来实现。

  • 标签: HIRI NF-ΚB ω-3 PUFA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游离脂肪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检测患者发病后24h内及发病后第7天血清FFA含量与同时期健康体检患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及发病第7天,血清FFA浓度均高于对照组,病程24h内和第7天浓度分别为(469.60±145.40)μmol/L和(301.15±132.47)μmol/L,分别与对照组FFA浓度(125.19±20.80)μmol/L相比较,显著增高(P<0.01)。且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h内血清FFA浓度高于发病后第7天血清FFA浓度(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间血清FFA水平比较,重型组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血清FFA含量明显升高,随病情好转其值下降,血清FFA的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关,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患者FFA水平有助于评估其病情及预后。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游离脂肪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诊断为危重新生儿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脂肪乳(1g/kg.d),对照组接受脂肪乳(2g/kg.d),余配比成分均相同。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水平。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脂肪乳(1g/kg.d)对危重新生儿脂肪代谢无明显影响,可满足新生儿对营养的需求,对危重新生儿是安全的。

  • 标签: 脂肪乳剂 新生儿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摘要脂肪属于脂肪乳剂,将其用于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效果显著,为了提高其临床应用效果,本文综述了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重点探讨了脂肪逆转局麻药心肌毒性的药理机制,旨在指导临床实践,增强局麻药解毒剂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 标签: 脂肪酸 局麻药 心肌毒性 药理机制
  • 简介:目的比较子痫前期患者中合并胎儿生长受限与不合并生长受限孕妇体内血清游离脂肪(FFA)水平。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2014年9月-2015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50例,其新生儿出生体重正常的28例,低出生体重22例。分为子痫前期组(PE组)和子痫前期合并生长受限组(PE+IUGR组)。以同期正常分娩患者30例为对照组。用改良铜试剂比色法检测孕妇血清FFA水平。结果1PE组及PE+IUGR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2464±729.391)g及(1684±481.908)g,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850±446.442)g,3组间进行多组均数两两比较的LSD-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组和PE+IUGR组孕妇血清游离脂肪水平分别为(569.45±24.03)mmol/L及(696.77±71.73)mmol/L,均高于对照组(452.84±63.87)mmol/L,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UGR组血清游离脂肪水平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FFA水平升高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血清FFA水平过高可能导致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影响预后。

  • 标签: 血清游离脂肪酸 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脂毒性
  • 简介:目的评价气相色谱法测定人红细胞膜反式脂肪的效果。方法用梯度离心法从全血中分离出红细胞;选用三氟化硼一甲醇作为衍生剂,进行脂肪甲酯化,然后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红细胞膜中3种反式脂肪(t—C16:1、t—C18:1、t—C18:2)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可使人红细胞膜上的3种反式脂肪(t—C16:1、t—C18:1、t—C18:2)得到良好分离,回归方程分别为Y=306.50X~0.7042、Y=242.58X-4.8796、Y=423.18X-3.0270,相关系数在0.9944~0.9991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红细胞膜反式脂肪的回收率为80.9%-113.7%;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9%~8.0%。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有效分离反式脂肪,分离效果好,适用于临床上检测血液中的反式脂肪含量。

  • 标签: 红细胞膜 反式脂肪酸 色谱法 气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心肌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取52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现症状之后,分别在0-2h以及2-4h对这些患者进行静脉血采血,然后分别对心肌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钙蛋白(CTNI)进行检测。另外设置对照组,从体检健康的人群中随机选出50人,对其同样的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相比于肌红蛋白(MYO)以及肌钙蛋白(CTNI),对于患者H-FABP的检测,其特异性、准确性以及灵敏度都出现了水平显著较高的现象,(P<0.05),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更加符合要求。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检测心肌型脂肪结合蛋白(H-FABP),其特异性、准确性以及灵敏度均比较好,具备临床应用价值,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肌梗死 诊断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型脂肪结合蛋白水平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60例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再抽取同期同年龄段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病例60例,将其定义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心型脂肪结合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对照组研究对象的H-FABP、CK-MB、MYO、cTnI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研究对象。结论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的H-FABP、CK-MB、MYO、cTnI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临床确诊。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甘油三酯异常患者血清游离脂肪(FFA)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抽取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样,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TG≥1.70m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甘油三酯异常组(A1组)61例与甘油三酯正常组(A2组)83例,抽取正常人群1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游离脂肪(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对照组做比较。结果A1组、A2组和对照组比较,FFA、FBG、TC、TG、HbA1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LDL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比较,FF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FFA的浓度和TG、HbA1c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FFA的结果在2型糖尿病合并TG异常患者中显著升高,FFA水平增高与2型糖尿病合并TG异常密切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型脂肪结合蛋白的水平变化情况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变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稳定心绞痛患者各60例,将其定义为A、B、C组。对三组研究对象的心型脂肪结合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A组研究对象的H-FABP、CK-MB、MYO、cTnI水平明显高于B、C三组,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B组研究对象的H-FABP、CK-MB、MYO、cTnI水平明显高于C两组,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结论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的H-FABP、CK-MB、MYO、cTnI水平会明显升高,且上述指标会随着患者的病情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升高。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对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准确判断。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病变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冠心病采用丹麦注射液治疗前后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和游离脂肪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在基础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药参麦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以及游离脂肪水平。结果对本研究组治疗前后的高敏肌钙蛋白以及游离脂肪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冠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为患者给药参麦注射液,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游离脂肪,降低患者的高敏肌钙蛋白水平,保护患者的心肌细胞,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病 参麦注射液 高敏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将这两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平均糖化白蛋白水平、平均游离脂肪水平和平均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来探讨和分析游离脂肪检测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法指导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20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4月之间,选取对象为同一时间段内我院收录并进行治疗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再选去同一时间段内在我院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通过将这两组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平均糖化白蛋白水平、平均游离脂肪水平和平均胰岛素抵抗指数进行比较,来探讨和分析游离脂肪检测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健康组体检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平均糖化白蛋白水平、平均游离脂肪水平和平均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比观察组患者更低,组间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可得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实施游离脂肪检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检测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游离脂肪(NEFA)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的量(mALB)将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CysC、Hcy、及NEFA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及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24h尿mALB水平增加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清CysC、Hcy、及NEFA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监测病程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游离脂肪酸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