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低场强颈动脉三维对比增强MR血管造影(3DCE—MRA)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5年5月~2007年3月35例行颈动脉3DCE—MRA检查的影像资料,分级评价图像质量。结果图像评价为Ⅰ级者30例,占该组85.7%;Ⅱ级4例,占该组11.4%;Ⅲ级1例,占2.9%。结论颈动脉3DCE—MRA快速、安全、有效、无创,有利于血管病变的检出,为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扫描技术和方法的采用很关键。

  • 标签: 颈动脉 三维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2种成像方法的优劣。方法搜集80例胰胆管疾病的患者同时进行3D和2D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采取双盲法独立阅片,并对图像质量进行分级。结果3D-FRFFSEMRCP对胆道系统显示1级45例,2级23例,3级11例,4级1例,5级0例。2D-SSFSEMRCP对胆道系统显示1级41例,2级19例,3级12例,4级5例;5级3例。两者的结果进行比较,两者间无显示差异(X2=0.93P>0.05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肝内胆管和肝门区胆管的显示3DMRCP1级13例,2级5例,3级2例,4级0例,5级0例。2DMRCP分别为1级7例,2级4例,33例,4级3例,5级5例。两者间有显著差异(X2=5.27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3D-FRFFSE和2D-SSFSEMRCP均能较好地显示肝内外胆管病变,但在肝内胆管病变显示方面3DMRCP优于2DMRCP得到的图像。

  • 标签: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成像原理技术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维打印模型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口腔修复患者分为A组44例和B组43例。A组采用3D打印模型修复,B组采用传统种植修复。比较两组的角度、深度、头根偏差、临床疗效和种植体存活率。结果:A组头、根、深度和角度的偏差值分别为(0.49±0.12)mm、(0.51±0.20)mm、(0.44±0.16)mm和(0.15±0.04)°,低于B组(0.80±0.17)mm、(0.86±0.24)mm、(0.77±0.18)mm和(0.21±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3D打印模型 口腔修复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在临床医学领域尤其在与再生重建及肿瘤相关的外科中应用广泛。3D打印技术可用于制备医学模型及病灶模型,进行手术策划,手术辅助器械和个性化内植入物,生物打印与组织工程等方面。3D打印技术在外科的应用有以下方面优化手术方案,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手术。本综述着重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临床外科中的精准应用,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发展前景。

  • 标签: 3D 打印技术 精准 临床外科 生物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运用3D打印技术的具体价值。方法:实验对象78例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入院后以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9)、实验组(n=39)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起止时间为2022年3月-2023年11月。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更少(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的CMS评分更理想(P〈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用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对改善临床指标、促进患肩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3D打印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3D打印也叫增材制造技术,它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的技术。在得知我国首个3D打印人体植入物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全国人大代表、曾在多个场合为3D打印注册而呼吁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刘忠军主任和张克教授领衔的骨科关节研究团队终于如释重负。这张代表我国3D打印植入物迈入产业化阶段的“准生证”在业内引发了极大震动,它让人们看到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希望。

  • 标签: 人体植入物 打印技术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国 全国人大代表
  • 简介:《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等3D大片一部接一部上映,3D影院客满为患。有专家指出,由于影院3D眼镜反复使用、疏于清洁或清洁不及时,可传染一些眼疾和皮肤病。

  • 标签: 传染病 眼镜 电影 反复使用 皮肤病 影院
  • 简介:【摘要】针对我科收治的一例右侧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实施3D打印假体“桡骨远端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全程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术前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做好患者、医护人员及所需物品准备,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及康复锻炼,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做好出院指导,及时追踪随访。

  • 标签: 3D打印 半腕关节置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3D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脊柱外科的护理及实践。方法选取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6月1日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脊柱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两组各有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在3D计算机导航技术基础上,再分别采用针对性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0.85±1.45)d、手术时间(144.12±5.36)min、出血量(145.86±5.98)ml、满意度(98.33%)、VAS评分(12.86±2.78)分、ODI评分(17.85±3.4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计算机导航技术在脊柱外科患者中效果显著,若加强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促使手术的顺利实施。

  • 标签: 3D计算机导航技术 脊柱外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中采用3D打印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1例掌指关节粉碎性骨折患者,均给予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治疗,术中采用3D打印技术,观察手术实施效果并分析3D打印技术的应用优势与局限。结果11例患者术后疗效评估中优8例,良2例,中1例,预后优良率为90.9%(10/11);所有创口14d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肌腱粘连

  • 标签: 人工掌指关节置换术 3D打印技术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科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打印方法,能够根据数字模型文件,利用粉末状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出预先设计的物体,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航天制造、土木工程和医疗事业等不同领域。在医疗领域,3D打印进一步优化了关节置换前沟通及教学、有助于规避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诸多问题。多种材料3D打印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局部肢体模拟手术演练,成为提高手术熟练度的最佳途径。利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个体化治疗方案以及活性生物器官将成为关节置换的科研新方向。本文根据3D打印技术的概念、构成部分及应用现状,对3D打印技术在关节置换方面的应用类型及优势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3D打印技术 关节置换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3D打印模型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取我院一年间(2021年5月-2022年5月)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分别以常规教学、联合3D打印模型教学,比较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偏高,考评成绩显著偏高,(p<0.05)。结论:针对骨科护理学生使用常规教学联合3D打印模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提升护生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增加临床教学质量。

  • 标签: 骨科 临床护理 教学 3D打印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3D补片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选2022年01月到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单侧腹股沟疝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普通平片行LIHR术,观察组应用3D补片行LIHR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补片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能够缩短手术和住院的时间,降低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神经外科本科生实施CBL联合3D打印技术教学法的效果。方法:从我院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抽取100名作为主要对象,时间开始于2021年3月,终止于2022年6月。随机分组后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教学法,观察组50例实施CBL教学法,同时与3D打印技术融合,对比两组出科考核成绩与教学效果。结果:不论是在出科考核成绩上还是在教学效果上,观察组均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传统教学法,这种新型教学法(CBL联合3D打印技术)用于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中可以获得更为明显的教学效果。

  • 标签: CBL 3D打印技术 神经外科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316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做血浆(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并与真菌培养加以对比。结果血浆(1-3)-β-D葡聚糖和真菌培养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8,P>0.05)。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777)。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检测可以作为敏感快速的诊断指标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1-3)-&beta -D葡聚糖 真菌感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鉴于此,文章重点就3D虚拟技术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3D虚拟技术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正>忙碌的世界,纷繁的心灵,犒赏自己的,是一次远足?一回SPA?一节健身操?一次瑜伽课?亦或是一场音乐会?其实,彻底让身心放松,也可以在家中。不必跑去专业SPA会所,你也能使颈椎、腰椎得到精心呵护。那张随时等候你的OK-A900尊爵"3D体感"健康椅,让疲惫化解,让心灵回归。舒怀释然,触手可及。

  • 标签: 精心呵护 OK-A900 血液循环 轻柔按摩 局部振动 身心愉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 3D打印模板引导 125I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剂量,探究 3D打印模板在肿瘤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的肿瘤手术患者 200例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手术患者均计划使用 3D打印模板引导 125I粒子植入,手术后观察患者术前术后 D90、 V90、 V100、 V150和粒子数量差异大小。结果 200例手术患者中, 189例患者均使用 3D打印模板引导成功, 11例患者失败后改用 CT引导手动植入,使用 3D打印模板引导成功率为 94.5%;患者 3D模板引导手术前后的 D90、 V90、 V100、 V150和粒子数量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D打印模板引导 125I粒子植入术前术后各项剂量指标差异较小,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 3D打印模板引导手术的成功率高达 94.5%,对于具有稳定性的肿瘤, 3D打印模板引导粒子植入具有可行性和较大的发展前景。

  • 标签: 3D打印模板 粒子植入 计量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3D高清腹腔镜系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3D高清腹腔镜系统治疗的43例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的资料作为回顾性分析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3D高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完成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状况。结果所有4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没有出现中转传统腹腔镜手术或中转开腹的情况。手术时间在30min到210min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113.8±30.6)min;术中出血量在20ml到150ml之间,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4.8±7.4)ml;患者的住院时间在4天到10天之间,平均住院时间为(6.4±2.7)天。结论3D高清腹腔镜系统能够在泌尿外科手术中为手术医师提供更加清晰的解剖层次,降低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3D高清腹腔镜 泌尿外科手术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