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公告,明确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相关事宜.部门将建立专门通道对临床急需的境外已上市新药进行审评审批,组织专家进行品种遴选;对罕见病治疗药品,在受理后3个月内完成技术审评;对其他境外新药,在受理后6个月内完成技术审评.公告明确,专门通道审评审批的品种范围为近10年在美国、欧盟或日本上市但未在我国境内上市的新药,包括用于治疗罕见病的药品;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且尚无有效治疗或预防手段的药品;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疾病,且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

  • 标签: 上市新药 品种遴选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境外 新药审评 有效治疗
  • 简介:文章对本院飞利浦iU22超声诊断仪的例故障分析研究,提出了解决故障的措施和方法,最后强调了对超声诊断仪在日常使用中基本保养要求。

  • 标签: 超声诊断仪 iU22 型号 设备维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农村妇女癌免费普查模式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某地区农村妇女应用癌免费普查模式的前后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从调查研究结果来看,该地区的农村妇女在运用了癌免费普查模式之后,普查的人数逐渐增多,妇女对癌的知识了解的更加全面,该地妇女的癌预防意识明显上升。结论癌免费普查模式在农村的推广与运用,具有向农村妇女宣传“癌”知识,提高妇女接受普查的重要作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癌的发病率。

  • 标签: 农村妇女 两癌免费普查 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种低温灭菌方法,为腔镜器械临床使用选择最佳的灭菌方法。方法对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环氧乙烷灭菌器的灭菌时间、经济成本、环保和操作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结果环氧乙烷灭菌穿透性强,监测手段完善,成本低,但灭菌时间长,有一定的毒性;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为新兴灭菌方法,速度快,不残留毒性物质,环保,但穿透性弱,灭菌范围窄。结论环氧乙烷灭菌适合于器械使用周期长,危险性情度高的物品的灭菌;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适合于紧急、连台手术,危险性情度低的物品的灭菌。

  • 标签: 低温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器 过氧化氢灭菌器 供应室物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拔牙位保存技术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的美学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在本院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诊的口腔种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使用指标法分配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在拔牙后进行引导骨再生的位保存,延期接受种植体植入;常规组在拔牙后只进行常规方法处理。对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牙槽宽度、骨高度、美学效果和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实验组患者的种植成功率、牙槽宽度、骨高度美学效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组患者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牙位保存技术对口腔种植患者牙槽有较好的美学效果,可有效的控制牙槽的宽度和骨高度,为患者的再次口腔种植提供优良的种植条件,更有利于患者口腔种植的成功率。

  • 标签: 口腔种植 拔牙位点保存 美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间收治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及组患者麻醉显效时间与镇痛肌松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与术后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显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镇痛肌松优良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后的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较快,镇痛肌松质量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 单纯全身麻醉 直肠癌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对象随机分为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活动联合腹部热按摩法,对比分析组患者的压痛减轻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胀减轻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压痛减轻时间及腹胀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胃肠术后早期活动结合腹部热按摩的护理可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使患者尽早恢复正常饮食,减轻病人的痛苦,有效改善患者肠胃功能指标水平,且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不同护理方法 腹部手术患者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7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比较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h后,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0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h及6h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h后HFOV组的OI、MAP仍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常频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种肠内营养输注器在脑卒中鼻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并且需要留置鼻胃管患者按不同的鼻饲方法随机分为输注器组、袋式重力滴注组各200例,观察2组患者胃食管反流误吸率、胃肠道症状率、管道堵塞率。结果输注器组、袋式重力滴注组胃食管反流误吸率分别为18.5%、5.5%;胃肠道症状率41.0%、22.5%;管道堵塞率为22.0%、13.0%,2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袋式重力滴注的患者比输注器组可大大减少肠内营养输注不良反应,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营养 输注器 鼻饲 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