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哮喘护理中采取环境改良联合功能干预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2.5-2023.5期间选取本院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112例进行医疗观察,通过随机抽样法分组,试验组(56例,环境改良+功能干预),对照组(56例,常规护理)。通过对患儿哮喘控制效果、患儿生命质量(PAQLQ量表)作为护理干预的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哮喘症状改善时间、总住院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的PAQLQ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过程中采取环境改良护理和功能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哮喘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小儿哮喘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小儿哮喘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4月46例小儿哮喘患者,随机取样法分组处理;23例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其余23例纳入观察组实施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结果:观察组PAQLQ量表分值较高、护理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环境改良及功能干预对小儿哮喘患者优势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 标签: 小儿哮喘 环境改良 功能干预 哮喘症状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院外环境中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在创伤伤口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们选择了56例院外环境中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的患者,通过收集相关文献,并根据负压伤口治疗的原理、操作方式和适用范围进行回顾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在院外环境中对创伤伤口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它能够有效清除伤口分泌物,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风险,并提供连续稳定的正压环境,保护伤口。结论:便携式负压伤口治疗是一种在院外环境中可行且有效的创伤伤口护理方法。它能够帮助患者提高伤口康复的速度和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遵守操作规范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 标签: 便携式 负压伤口治疗 创伤伤口
  • 简介:对临床路径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是提高临床路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本文旨在探讨建立临床路径评价的五步评价模式,即临床路径评价的计划、报告和数据收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数据收集和分析报告、评价的评估五个步骤.运用该模式对临床路径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可以取得关于病人医护状况变化的可靠信息,反映病人医护结果的变化趋势,使临床路径真正成为医护质量持续改进的有力工具.

  • 标签: 临床路径 模式探讨 数据收集 设计和开发 评价模式 分析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020年~2023年度武汉地区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武汉地区医疗机构常规化学、免疫两对半、血液常规室间质评价结果数据进行采集和回顾性分析,指出室间质量评估问题。结果:2020年~2023年武汉地区临床检验生化室间质评VIS合格率96.88%,VIS总平均成绩69.94分;PT合格率97.42%,平均分74.65分;血液检验室间质评PT合格率94.29%、平均分92.78分;质评结果合格率和平均分不断升高。结论:应用室间质量评价进行临床检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可发现检测问题,并进行改进,大大提高整体检验质量。

  • 标签: 武汉地区 临床检验 室间质量 评价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进步,环境保护问题逐渐显现,这也意味着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如何平衡环境与城市的发展,这个问题应受相关机构的高度关注。在经济建设的旅程中,必须始终坚守可持续的发展策略,努力将经济增长与环保融为一体,在进行环境管理时,要对环境的设计和调整进行精心规划,通过科学和高效的方法来强化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行政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强化不同部门的监督能力,并对水、土和农药的污染实施高效管理。

  • 标签: 环境管理 质量工程 环境保护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现状,为学校健康教育及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8所中学、1所大学共3934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主要为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缺乏体育锻炼、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自杀、吸烟、饮酒、接触毒品和无保护性行为。大部分危险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习阶段学生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青少年学生存在多种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应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入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或减少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

  • 标签: 饮食习惯 创伤和损伤 物质相关性障碍 性行为 青少年 城市
  • 简介:360度反馈评价又称“全方位评价”,是指通过多个信息源了解被评价者的工作能力及工作业绩。这些信息源包含:来自上级监督者的自上而下的反馈,来自下级的自下而上的反馈;来自平级同事的反馈;来自单位内部的支持部门和合作部门的反馈;来自单位内部和外部的客户的反馈;以及来自本人的反馈。

  • 标签: 反馈 评价法 慎用 工作业绩 工作能力 信息源
  • 简介:摘要:心衰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针对心衰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文献综述,评价了当前心衰患者康复护理方案的有效性与局限性。研究发现,综合性康复护理方案可以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率,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护理团队的不足、康复资源的匮乏等。因此,为提高心衰患者的康复效果,需要加强多学科协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康复服务体系,提高患者的康复参与度

  • 标签: 心衰,康复护理,综合性方案,护理团队,康复资源
  • 简介:医院作为特殊的医疗场所,应为患者就诊带来安静、整洁的环境感受。然而,事实上。随着患者流动量的增大、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周边环境的变化,导致医院声环境问题日益加剧。据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10年间,医院噪声水平稳定持续的增高已经升级到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噪声不仅刚扰着患者和医护人员,而且还增加了发生医疗事故的风险。

  • 标签: 声环境 医院 控制策略 噪声水平 医疗场所 医疗设备
  • 简介:医院环境的室内设计,以医疗公共空间室内设计为主。由于临床医学科技发展,要求现代医院建筑的门诊大厅、医疗候诊区、医技检查区、病区护理单元及患者家属等候区等,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室内环境与功能设计相结合的医院环境综合设计。医院环境综合设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整体设计素质,创造性设计思维,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训练和掌握复杂医疗空间设计规律的专业知识。

  • 标签: 室内设计 医院环境 医学科技 门诊大厅 医院建筑 医技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管理当中采用质量评价指标的效果。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常规的质量管理,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0位工作人员作为实验对象,根据工作人员是否符合质量评价指标,将其分为干预前和干预后,在实施之前消毒供应中心专业的质量管理中采用常规评价指标,在实施之后采用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管理采用质量评价,对比实施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管理的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数据对比,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在实施质量评价指标之后其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管理采用质量管理的及格率17(85.0%)以及满意度18(90.0%)均要优于实施之前及格率12(60.0%)以及满意度12(6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质量的管理当中采用质量评价能够有效的改善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情况,同时可以加强对于质量的监控,并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质量评价 消毒供应中心 专业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计划与实施评价表在肺结核护理中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475例肺结核患者,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2015年2月—2015年7月收治患者230例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1月收治患者2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本院自制的健康教育计划与实施评价表进行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遵医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率98.8%高于对照组的78.3%,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95.9%高于对照组的78.3%;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7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计划与实施评价表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患者遵医性、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均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结核病 遵医性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使用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应用在肝病病人营养评价工作中起到的效果和作用,以此为肝病患者选择出最适宜的营养评价方法。方法:本次实验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实验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本院收治的60例肝病病人,分别对这些患者采用主观全面评定法(SGA)、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和传统营养指标的测定等进行营养评价。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知,除了NRS 2002和BMI之外,其他营养评价方法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不同营养评价方法存在的差异较大,NRS 2002效果相对较好,为了提升肝病病人营养评价质量,应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指标。

  • 标签: 不同营养评价 肝病病人 营养评价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采集静宁县古城镇卫生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诊治的50例眩晕患者,依据病例单双数将其分为A组(25例)和B组(25例); B组患者实施西医常规治疗,A组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统计分析其治疗疗效。结果:A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6%)明显高于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在眩晕治疗应用中通过辨证施治,合理开取中药处方,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中药 眩晕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对腹针治疗痛经研究进行疗效、安全性、方法学评价。方法电子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W)、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gfang)中1979年1月1日~2016年5月30日的腹针治疗痛经文献,系统评价研究设计,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中文文献15篇、研究16项,共计1163例(试验组589例,对照组574例);16项研究仅2项进行样本量估计,病例来源11项为门诊、1项为学校、4项未提及,痛经类型9项为原发性、4项为继发性、3项未提及,盲法1项研究提及、15项未提及,仅1项研究提及用“密封信封”进行随机化隐藏。诊断和结局评价分别采用国家、行业、专家、自拟的标准,试验组干预措施8项为单纯腹针、8项为腹针综合,干预时间14项为3个月经周期、2项未提及,3项研究记录失访或脱落,仅1项交代具体原因,随访6项研究为治疗结束3个月时、3项研究为治疗结束6个月时、7项研究未提及,不良反应3项为0例、1项为4例、12项未提及。结局指标13项为,2-有效率、2项为痛经症状评分、1项为VAS疼痛评分,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是腹针高于体针(P〈0.05或P〈0.01)、腹针综合高于芬必得(P〈0.01),腹针有效率高于西药(P〈0.05),但二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1),痛经疼痛评分改善是腹针优于体针(P〈0.01)。结论研究设计在样本量、病例来源、研究对象、盲法、诊断和疗效标准、干预措施、结局指标、随访等方面存在不足;腹针治疗痛经能提高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改善痛经疼痛评分上优势明显,无足够证据表明使用安全。

  • 标签: 腹针 痛经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本研究从系统的观点出发,通过科学方法建立符合军队医院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系数,为综合评价结果建立了基础.采用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的多种方法与不同的指标体系结合,形成多个评价方案,并通过评价方案择优系统,计算出各评价方案的兼容度和差异度,科学的从多个评价方案中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评价方案.符合现代科学决策规则,为科学、客观的说明评价单元的综合效益状况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综合效益评价 方案优化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方 权重系数 医院特点
  • 简介:在理解绿色医院的概念中,应特别注意,绿化医院≠绿色医院,节能医院≠绿色医院,环保医院≠绿色医院,三甲医院≠绿色医院。绿色医院的内涵应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医疗环境和满意度"4个方面来诠释。那么我国绿色医院发展现状及国外绿色医院发展状况如何?

  • 标签: 绿色医院 医疗建筑 评价现状 医疗理念 资源节约 商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