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小同桩核冠修复体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该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62例(117颗牙)牙体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有行桩核冠修复治疗指征,根据桩核冠材质的小同将患者分为金属根管桩修复体治疗组(CA组)和纤维桩修复体治疗组(CB组),每组各31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6.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2%(P<0.05);B组患者治疗后仅1例出现桩核松动,A组患者治疗后3例出现桩核松动,3例出现牙跟炎,2例出现桩核折断,两组患者总失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修复体治疗牙体缺损的疗效优于金属根管桩修复体治疗,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缺损 修复 桩核冠修复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分别接受正畸治疗和可摘局部义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治疗满意度96.0%;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8.0%,治疗满意度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正畸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分析影响口腔健康影响因素及牙齿修复问题,改善人们的口腔健康行为,是口腔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对影响口腔健康的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烤瓷牙修复、青少年牙列不齐矫正两个方面对牙齿修复问题做了探讨,为临床及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健康 影响因素 牙齿修复 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皮瓣转移修复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采用皮瓣转移修复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钛网外露面积较小者,及时清创缝合后创面愈合;8例钛网外露面积较大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局部皮瓣治疗后,7例愈合,1例皮瓣远端出现表浅坏死,经换药愈合;4例钛网外露面积大者,2例采用VSD结合S形皮瓣转移进行治疗,2例采用VSD结合AVT转移皮瓣进行治疗,其中2例修补失败,2例创面愈合.所有患者随访8~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皮瓣转移可以作为颅骨修补术后钛网外露的补救措施.

  • 标签: 颅骨 外科皮瓣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对口腔修复中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间进行口腔修复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修复,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口腔修复术后有效率及总满意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观察组患者修复有效例数96例,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修复有效例数75例,有效率为75%;在修复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5%,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8%,两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修复患者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状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成型技术 口腔修复 应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先天性缺牙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行口腔修复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咀嚼功能评分和语言功能评分。结果分析患者口腔修复的疗效情况,其总有效率为94.12%;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评分情况,治疗后的语言功能评分和咀嚼功能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提高,并且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的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先天性缺牙患者口腔修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有利于良好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形成和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先天性缺牙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