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颈肿瘤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术后不同护理模式对护理满意度所具有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8月~2018年10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接受头颈肿瘤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术治疗的患者共93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研究。依据随机抽选法分组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研究组47例。患者均由同组医师实施头颈肿瘤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术,且手术均成功实施。术后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皮瓣一次性成活率、血管危象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统计两组护理结果后,研究组皮瓣一次性成活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期间虽均有血管危象病例出现,但经治疗后均成功抢救,但研究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头颈肿瘤游离组织移植修复术后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管危象发生率,提升皮瓣修复效果及护理质量,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头颈肿瘤游离组织瓣移植修复术 术后护理 护理满意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中末节或指端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桡动脉掌浅支为蒂的腕部微型皮瓣进行修复,皮瓣设计于腕部掌侧,切取面积为3.5cm×3.0cm~3.0cm×2.0cm。结果:8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随访3~6月,平均4月,皮瓣质地柔软,色泽与受区相仿,无明显臃肿,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7mm,供区直接缝合,呈线型疤痕愈合,无明显增生。结论:应用桡动脉掌浅支腕部微型皮瓣移植修复手指中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方便,供区损伤小,皮瓣感觉外形恢复良好,是修复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手指皮肤 软组织缺损 桡动脉掌浅支 腕部微型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选择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总计纳入5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纳入对象收集年限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根据手术方案选择不同作为分组依据,每组25例。实施常规皮瓣修复手术和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患者分别收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不同手术方案临床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效果优良率较高,患者疼痛评分较低,手指关节活动能力评分较高,且皮瓣温度较高,毛细管反应时间较低,各项差异显著(P<0.05)。结论 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选择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手指关节活动度提升,并优于各项预后指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并运用于临床中。

  • 标签: 微型岛状皮瓣移植 修复手术 手指末节 外伤性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烧伤整形治疗中复合皮移植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效果差异性。方法 研究对象40例为在我院进行烧伤整形治疗的患者,并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20)、B(n=20)两组,分别给予复合皮移植及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并对比疗效。结果 B组较A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创面皮肤愈合时间及血运恢复时间均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烧伤整形治疗 复合皮移植术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效果差异
  • 简介:摘要:肺移植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终末期肺部疾病最后的临床治疗方法。肺康复能有效降低其手术风险及病死风险,缩短平均住院日。但目前国内外对肺移植预康复研究较少,本文就肺移植患者预康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肺移植术前预康复训练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肺移植,术前预康复,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30例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自我监测、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护理前、护理后对比,护理后有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满意度93.33(14/15)和73.33(/15)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异体骨髓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这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异体骨髓移植术后 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观察及护理
  • 简介:四百多年前,《列子.汤问》曾经记载,中国古代名医扁鹊为两位心脏阴阳失调的病患,互换心脏。尽管这只是一则寓言故事,但是反映了在很早之前人们已经开始想象利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更换人体损坏的器官。

  • 标签: 器官移植 阴阳失调 古代名医 外科手术 心脏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4月接诊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 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 2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常规护理服务,选做对照组,给予剩余 2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强化护理干预,选做研究组,对比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病程持续时间、焦虑与抑郁评分、住院时间和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接受各自护理措施之后,病程持续时间、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中对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为其提供临床强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疾病治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提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并发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护理干预 病程持续时间 住院时间 临床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治疗白血病的方式之一,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或者是脐带血移植等方式进行治疗。目前相关临床研究发现,移植物抗宿主病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引起移植相关性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皮肤排异Ⅳ度的护理干预措施是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针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移植物抗宿主病皮肤排异Ⅳ度的护理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皮肤排异Ⅳ度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胰腺移植技术的发展,胰腺移植数量的增多,供体短缺已成为制约胰腺移植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使用边缘性供胰能一定程度缓解供体短缺的情况。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老年供体比例随之增多。以往研究表明低龄和高龄供体胰腺均对与胰腺移植有不利影响。本文就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 标签: 胰腺移植 胰腺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干细胞移植患者皮肤药物护理的效果影响。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干细胞移植病例,选取52例进行系统抽样并随机分组。其中探究组采用皮肤精细护理,参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结果:两组病患入组前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而经过两种不同模式的护理后,探究组的病患SAS焦虑评分(37.87±3.13)与SDS抑郁评分(35.77±3.48)都低于参照组(45.47±3.33)与(43.44±3.78),表示探究组病患焦虑与抑郁程度更轻,心理状态更好;探究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92.31%)较参照组的(80.77%)也更高。结论:经过对两组病患的详细实验探究可发现:在干细胞移植病患中做好皮肤精细护理能够使病患康复更好,心理状态与满意度更佳。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皮肤 药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和羊膜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纳入本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丝裂霉素C和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详细分析患者病史、最佳矫正视力,散光结果、眼表创面修复时间、眼表体征及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共18例20只眼,患者平均年龄为58岁,术后随访10~26个月,平均18个月,18只眼术后角膜基本透明或仅遗留少许云翳,未见明显新生血管长入,治愈率为90.0%,复发2只眼,复发率为10.0%,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6;术前散光为-3.21D,术后散光为-1.56D。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和羊膜移植术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复发性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丝裂霉素C 羊膜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以观察S100A9、Galectin-7在放疗敏感性不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为例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治疗前宫颈癌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均为中分化鳞癌,在进行放疗后根据WHO实体瘤放疗疗效判断标准,从中选择30例对放疗敏感的病例(实验组)和30例对放疗不敏感的病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这些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放疗结果显示S100A9、Galectin-7的表达强度和表达率在实验组中均高于对照组。结论S100A9和Galectin-7与宫颈癌放疗敏感性有关。

  • 标签: 癌组织 免疫组织 化学表达研究。
  • 简介:摘要背景谵妄(delirium)是一种急性认知功能改变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随时间波动的意识改变、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症状。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delirium,POD)是指患者在外科手术后出现谵妄症状,多发生在术后24~72h。术后谵妄在ICU中常常被漏诊,在ICU中被确诊的谵妄甚至低于35%,绝大多数ICU患者在发生谵妄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相应的处理或治疗1。病例概要患者女性,37岁,因“无诱因高热后发现血肌酐升高6月余”于2018年6月21日收入肾移植科。诊断慢性肾脏病5期。2018年6月25日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毕转入ICU加强监护。转入ICU后予气管插管处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镇静镇痛状态下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尿量可。6月26日停用呼吸机并拔除气管插管予鼻导管吸氧,停用镇静并予镇痛减量,解除肢体约束。6月27日夜间2200患者突发谵妄,出现自行下床拔管伤人行为,经医生护士劝阻安抚,予情绪稳定治疗,家属入室探视后可安静配合治疗。6月28日转出ICU。7月6日顺利出院。结论通过对ICU内一例肾移植病人术后48小时内发生术后谵妄的应急处置护理实践以及文献回顾,结合重症监护室内谵妄护理经验,总结ICU内肾移植术后谵妄的护理体会,同时针对肾移植术后谵妄发生的种种高危因素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及护理对策,通过有效的处置方法及针对性的人文心理关怀措施,降低ICU内肾移植术后谵妄问题的发生并减轻其危害,以期提升监护室内安全医疗安全护理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脱发是一场常见的临床疾病,治疗难度大。现代毛发移植技术的出现为脱发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于自体毛发移植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自体毛发移植 应用现状 未来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