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在直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axVisionTM法检测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和1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标本中PTEN及P13K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直肠癌组织PTEN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和直肠腺瘤组织[43.3%(26/60)比100.0%(10/10)和93.3%(28/30),P〈0.05],直肠癌组织P13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和直肠腺瘤组织[75.0%(45/60)比30.O%(3/10)和33.3%(10/30),P〈0.05]。PTEN及P13K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前癌胚抗原、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1或〈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形态无明显相关性(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13K与PTEN阳性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269,P=0.023)。结论直肠癌中P13K高表达及PTEN低表达,与直肠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监测两者的表达对判定直肠癌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到本院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LEDVT)病人60例,随机数字分组命名为尿激酶疗法组、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法组,各组纳入30例,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重组人尿激酶原疗法组再通畅概率高于尿激酶疗法组,P<0.05。结论:运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LEDVT的效果高于尿激酶,更推荐运用在疾病治疗中。

  • 标签: 重组人尿激酶原 尿激酶 下肢深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治疗心衰患者给予环磷酸腺苷葡胺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本院98例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治疗法)与观察组(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患者治疗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比参照组高(P

  • 标签: 环磷酸腺苷葡胺 心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磷酸肌酸钠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62例小儿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果糖二磷酸钠)与研究组(磷酸肌酸钠)各31例,观察指标:疗效、不良反应、心肌酶水平。结果:研究组疗效、不良反应、心肌酶水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果糖二磷酸钠,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病症的疗效更为优秀,且不易产生不良反应,利于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水平。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与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方法选取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的于2013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进行分组实验,按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A、B组,各102例,98例,A组予以磷酸肌酸治疗,B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1)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2)A组治疗后乳酸脱氢酶-1(LDH-1)高于B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低于B组(P<0.05);3)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在小儿心肌炎临床治疗时磷酸肌酸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果糖二磷酸钠,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磷酸肌酸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钠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纳入研究时间段,选取在研究时间段内自愿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0例小儿心肌损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35例,实验组3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1,6-二磷酸果糖治疗,探究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下的治疗有效率、心肌酶变化状况(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结果:在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数据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提高,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心肌损害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肌酶指标,同时还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1 6-二磷酸果糖 小儿心肌损害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如何对唑来磷酸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1年 12 月在我科接受唑来磷酸治疗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共有 52例患者,对其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5 例患者在输液过程当中出现发热症状,给予布洛芬药物口服或吲哚美辛塞肛应用及物理降温后症状好转; 2例患者在输液后出现关节疼痛及全身肌肉酸痛,通过镇痛药物以及心理护理以后,不适症状24小时后大致得到缓解,其余 45 例患者无特殊不适症状。结论:对唑来磷酸治疗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 采取一定的临床护理干预,可以减少患者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病情的康复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唑来磷酸 女性骨质疏松症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老龄化趋势越发明显,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多,从而致使急性脑梗塞发病率逐年提升。因此,临床加强对急性脑梗塞治疗及护理方面的研究具备极强临床意义。当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方式主要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此方式可恢复患者脑组织供血,避免或减轻病情对脑组织造成损伤,但患者治疗后存在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且会产生肢体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在急性脑梗塞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完成后,给予其有效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现将进行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尿激酶静脉溶栓 治疗 急性脑梗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86例脑血栓患者参与研究,资料编录时间:2019年2月-2019年12月,抽签均分为对照、观察两组(n=43),对照组给予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均衡(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更高(P<0.05)。结论:采用尿激酶参与治疗脑血栓,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尿激酶 溶栓治疗 脑血栓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和治疗组(26名)。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行尿激酶溶栓接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12名显效(48.0%),8名有效(32.0%),5名无效(20.0%);治疗组中15名显效(57.7%),10名有效(38.5%),1名无效(3.8%)。治疗组96.2%(25/2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0/25)。比对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0±0.6)较对照组(14.2±1.6)显著降低。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塞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 于2019年8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对照组(25名)和治疗组(26名)。对照组行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行尿激酶溶栓接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对照组中12名显效(48.0%),8名有效(32.0%),5名无效(20.0%);治疗组中15名显效(57.7%),10名有效(38.5%),1名无效(3.8%)。治疗组96.2%(25/2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0/25)。比对差异明显(P0.05);经治疗,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0±0.6)较对照组(14.2±1.6)显著降低。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尿激酶溶栓 急性脑梗塞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以脑血栓形成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评估作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7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将其按1:1原则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35),常规治疗;观察组(n=35),另在前一组的治疗方案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全面性比对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94.29%、77.14%,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明显(P<0.05);NIHSS评分,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血管再通率,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提高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提高血管再通率,推荐。

  • 标签: 尿激酶 脑血栓形成 溶栓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本文我们对2017年至2020我科收治的35例确诊蜂蛰伤患者肌酸激酶异常升高(CK值≥1000)患者和肌酸激酶较平缓升高(CK<1000)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CK≥1000组患者蜂蛰伤伤口处、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以及肾脏替代治疗时间等指标,明显高于CK<1000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同时比较乳酸脱氢酶水平,在CK值≥1000组也显著增高,平均值1326.86u/L,明显高于CK<1000组,平均值398.92u/L,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两组动脉血乳酸在CK值≥1000组平均值2.62mmol/L,CK<1000组平均值2.88mmol/L,P>0.05,无统计学差异;肌红蛋白在CK值≥1000组,平均值134.31ng/ml,CK<1000组平均值90.38ng/ml,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CK可以作为判断蜂蛰伤患者临床预后准确可行的指标。

  • 标签: 蜂蜇伤  肌酶激酶(简称CK)  APACHEⅡ评分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黏着斑激酶(FAK)与肝组织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FAK、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分布及表达,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1)FAK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FAK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12、0.730,P〈0.01。(2)α-SMA在对照组中以阴性表达为主。随着肝纤维化及炎性反应程度的加重,α-SMA阳性细胞亦明显增多,与炎性反应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78、0.793,P〈0.01。(3)FAK与α-SMA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57,P〈0.01。(4)FAK、α-SMA阳性程度与血清HBV-DNA载量高低无明显关系,r值分别为-0.006、0.018,P〉0.05;与血清HBeAg阳性率高低亦无明显关系,r值分别为0.039、5.397,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肝组织FAK表达明显增加,与血清HBV-DNA、HBeAg无明显关系。

  • 标签: 肝纤维化 黏着斑激酶 肝炎病毒 乙型 乙型肝炎E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源性脑梗塞治疗中应用尿激酶溶栓的效果。方法: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取样66例,皆为我院2019年01月至2021年07月收治,密封信封抽选分组,应用常规治疗(n=34,常规组)和常规治疗+尿激酶溶栓治疗(n=32,研究组),比较SF-36得分,总有效率和NIHSS得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精神健康(69.50±6.37)分,社会功能(63.59±7.14)分,身体疼痛(66.28±6.70)分,情感职能(68.40±6.52)分,总有效率90.63%(29/32),皆比常规组高,NIHSS(7.26±1.38)分,比对照组(10.15±2.09)分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源性脑梗塞常规治疗同时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神经功能,具有确切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临床效果 心源性脑梗塞 尿激酶溶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肺炎并发心衰治疗中,引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探究此疗法的效果。方法:纳入对象的时间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取40例肺炎并发心衰的患儿作为纳入对象,落实资料分析,回顾治疗方式,将40例患儿随机规范化分组,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组样本均为20例。对照组纳入者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纳入者用磷酸肌酸钠治疗,针对2组临床体征变化情况、治疗效果加以对比。结果:监测2组临床体征即指HR、RR、SpO2,在治疗前对比,表示无差异,P>0.05,治疗后再次对HR、RR、SpO2做监测,表示均改善,但实验组改善效果更优(P<0.05);经治疗后,对治疗效果加以监测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并发心衰治疗时,采用磷酸肌酸钠,可以改善临床体征,对提升疗效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肺炎并发心衰 磷酸肌酸钠 临床体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肺炎合并心衰的小儿使用磷酸肌酸钠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进而提升对该类患儿治疗的效果。方法:文章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该时间段本院接收的肺炎合并心衰的小儿患者60例,为进一步观察磷酸肌酸钠对该类患儿的治疗效果,将选取的所有患儿分为数量均等的甲乙两组,分别使用常规和1,6二磷酸果糖、磷酸肌酸钠两种药物对患儿展开治疗,并对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以及对治疗的效果、患儿病症的改善程度以及患儿家属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进行汇总及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磷酸肌酸钠的方式对患有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进行治疗后,患儿的心率、呼吸的频率以及血氧的饱和度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说明对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且患儿的家属对该种治疗呈现的效果满意度更高。且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可确保本次研究数据的可靠性。结论:磷酸肌酸钠的治疗方式更适合患有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小儿患者,对于患儿病情的恢复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肺炎 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